慈溪企业家俞书交虽身患绝症但不忘慈善事业
为造福乡里,他与时间赛跑
本报记者 陈醉 邹洪珊
近日,宁波慈溪周巷镇新缪路村毛丁路上,两座崭新的5米高六角凉亭正式竣工,纳凉的村民挤得满满当当,有的三五成群,埋头有说有笑,有的干脆甩起把式,打拳健身,好不惬意。村民们也许没有留意到,远处一个身材消瘦,面带倦容,显得有些虚弱的老人,正看着这一幕,嘴角上扬。
“时间不多了,幸好,我又完成了一件好事!”老人名叫俞书交,今年58岁,是新缪路村的村民。不幸的是,四年前,他被查出肝癌晚期,几年来常在鬼门关打转。不过在村里,他还有另一个令村民们都敬重的身份:慈善企业家,这两个新建的亭子便是他捐建的。
新缪路村由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来,全村约3000多村民。村子原本有个小公园,但建在最东边,村民过去要走不少路。近几年,村民们健身需求越来越大,大伙总感觉村里休闲活动场所少了一点。去年底,村里发布了一纸众筹公告,倡议村民共同出资在毛丁路上筹建几个新凉亭。村民们积极捐款,短短几天就筹到了14650元,可这离修建凉亭动辄十多万元的费用还有很大差距。
正在病中且来回上海、慈溪治疗的俞书交得知这一切,便独自揽下了建造凉亭的所有开支,并让村里把之前捐款的钱如数退回给了村民。
很多村民并不知道,操办这些时,正是俞书交病情最反复的时候。“那几天突然高烧不退,之后一直躺在床上,到大年三十也没能起得了身。”他说道。可只要精神稍微一好转,他便在病床上打电话联系筹建凉亭的事:同村的木工老黄是接到俞书交“有气无力”的电话,被感动而来帮忙的;亭子上的对联、名字,是俞书交在病床上一改再改,琢磨出来的;工程的进度,是俞书交在上海医院里天天电话督工,催出来的……
亭子一天天建起,俞书交的病情在操劳中反反复复,多次病危。以前超过65公斤的他,如今消瘦到不足50公斤。看到俞书交这么“拼”,村里干部、亲朋好友都担心得很,不停地劝他:“都生病了,别太操劳了。”
“剩下的日子不多了,我是想和时间赛跑,能多做一些好事。”俞书交总是这样回答。可是所有人都知道,并不是生命倒逼,俞书交才拼命行善,早在二三十年前,他的名字便已经刻在了“感恩碑”上,永久地立在了一条名为周胜线的公路旁。
上世纪80年代,俞书交在村子里创办了一家羽毛厂,当时小有名气。第一桶金赚进,他牵挂起左邻右舍。当时,村子里家家户户还靠种植黄花梨为生,可出村的那条路,泥泞不堪,很多运输车都不肯进来,村民只能挑着担子出去卖梨,销量很有限,大部分梨头熟了来不及卖,烂在田头,一年辛苦,收成却微薄。
要想富,先修路。1988年,俞书交捐出了创业赚得的10多万元,帮助村里修了一条“致富路”周缪公路,一直从村口通往周巷,约4.3公里。
在物资并不充足的年代,俞书交捐出的已是一笔了不得的巨款了。善举还感动了政府部门,交通局出面托管并扩建了周缪公路,成为了今天的周胜线。如今走在这条路上,还能看到1991年慈溪交通局和周巷镇立的“感恩碑”:“俞书交乐于公益,造福乡里”。
此后的几十年里,俞书交的善举细水长流:为村子发展,他花了几万元造了四座桥。每年过年,他都拿出几万元,给村里的贫困户发过节费。“生命不息,行善不止!”这是他给自己定的人生目标。
病情在加重,俞书交也在加紧安排他的慈善事业。“凉亭建好了,是准备用100年的。我和儿子约定,凉亭我来建,后续维护就靠他了。”俞书交说道。现在,他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赛跑”,打算出资500万元重修村里的古建筑。
“其实这个想法几年前就有了,因为我们村子历史很悠久,以前有当铺、古戏台,可惜没有保护,都慢慢被拆掉了,现在仅存了一些遗迹和老民居,再不保护,连这些也会消失的。”俞书交说,以前他就跟村里商量过,把一些闲置的老房子整修起来,发展民宿旅游,带动村民增收。可当时,因为难度比较大,一直没有启动。现在他自己的时间不多了,没有机会再拖了,再难,他也想把这个利村利民的项目做起来。
最近,俞书交又拖着病体,请人对村庄的人文历史进行开发挖掘,绘出了一本连环画,印刷了几千本。“要搞开发,先要发掘历史文化,给小村庄注入活力。”他说,这只是民宿项目的第一步。俞书交知道,他又将要开始一场更为艰难的与时间“赛跑”,这次,他也要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