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市海绵城市建设总体规划通过评审
让城市更有“水弹性”
本报记者 沈晶晶 市委报道组 王寅锋
日前,省住建厅、省财政厅、省水利厅联合下文,同意绍兴、衢州、兰溪、温岭等四城市为2016年省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而早在2015年,兰溪市建设局就委托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领衔的设计团队负责编制《兰溪市海绵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几经修改、审议,这份规划于今年7月通过评审。
海绵城市,也称“水弹性城市”,更能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在一个海绵城市里,人与水的关系如何重建?如何平衡城市边界扩展与生态空间保留的矛盾?本报记者前往兰溪,一窥未来兰溪海绵城市的面貌。
整个城市就是一块海绵
兰溪,这个位于浙江中部的城市,是金华江、衢江、兰江的交汇处,东北部层峦叠嶂,西南部丘陵起伏,市域中部为三江冲积而成的河谷平原,地势平坦。
这样的盆地地形意味着,河流上游受高山影响,易形成暴雨,而中部则由于地势低洼,极易滞水,积涝难排。每年5月到8月的梅雨和台风,更是加剧了洪涝的风险。据兰溪站跨度55年(1949-2004)暴雨资料统计,暴雨年年有,且一年多次,其中出现大暴雨有23年,年发生频率为42%。
在兰溪海绵城市项目主要负责人俞宏前看来,兰溪这样的地形也许并不适合建造城市。但换个思路他想,“为什么不把兰溪看成一整块海绵呢?”
俞宏前和他的团队要做的,是在整张兰溪的地图上,划出一个个消纳雨水的“斑块”,增加它们的蓄水功能和渗水性,“反正是要淹的,那就让水淹在该淹的地方。”
每一块土地都为水负责
“海绵城市建设,德国的城市是公认的标杆。但是在兰溪这样基本完成大部分城市空间开发的城市,像德国一样大规模建设地下综合管廊,不太可取。”俞宏前需要另辟蹊径。
哥本哈根的暴雨管理规划经验也许可以借鉴一二。
这项在2011年遭遇暴雨侵袭后提出的管理规划,理念很简单,即雨水不等于废水。具体做法则是沿洪水易经路线铺设管道,将水导入湖中或港口,道路沿途建蓄雨池,利用绿地公园或人工湖蓄积大量雨水,街面设绿地吸收部分渗水。
而相比哥本哈根“渗”和“用”的理念,兰溪的这份规划更注重“治”和“蓄”。
原有兰溪绿地系统规划当中,绿地的布设考虑了服务半径,却并未考虑利用城市低洼处的河塘与水系,城市雨水难以汇流至绿地内消纳。规划调整后的绿地系统保留了大量河塘,并新增132处绿地,在郊区设置了6处滞洪湿地,并建议将7个现有和规划公园改造,建成雨涝公园,严格控制建筑规模。
而对于水生态空间已经被压缩的老城区,新的海绵城市规划中提出了建设道路生态廊道这一理念。降低所有绿化隔离带标高,临路一侧设置道牙开口,将雨水引入到树池。小雨时对路面雨水进行收集、净化、下渗。暴雨时,雨水汇流进入绿地后,超过设置溢流口的部分雨水直接快速排入市政管网。必要时,在人行道下设置储水模块,减少积水,对下渗雨水进行回用。
“让每一块土地都为水负责,而不是让河道消纳所有雨水。事实上,通过改造,城市的每一寸土地都能具备调蓄雨洪、涵养水源的作用。”俞宏前告诉记者,这一规划理念,很大程度恢复了雨水自然循环规律,让自然的水回到自然中去。
兰溪是什么样的城市
此前,兰溪相关部门进行了一项调查,问题是“兰溪是什么样的城市”,得到的结果让人有些意外,大部分人认为“兰溪是一个水城”。很多老人依旧记得,几十年前在兰溪步行,每隔几分钟,就能遇到一个坑塘。
“这些坑塘构成的是一个最原始的城市海绵系统,是人类适应和改造城市水系统的一种有效尝试。”俞宏前认为,在进行大规模现代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人与水自然和谐的关系被改写,各项水利工程企图迫使水系统适应人类的活动,以往的城市规划中,我们往往通过填补这些坑洞,压缩水生态空间,来获得产业、建筑用地。“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城市内涝、用水危机迫使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人与水的关系。”
为了重塑人与水的关系,增加亲水性。在兰溪海绵城市规划中,临水的慢性步道、土堤、分层栈道取代了传统的护栏和大坝。已经渠化的河底也要进行改造,软化河底,营造深潭浅滩,补植湿地植物,减缓河流流速,营造滨水生物环境。靠近河道的房屋一律架空、面水,机动车道移至建筑后侧。
“这些改造后的河道、湿地相当于海绵泡,暴雨来时,能够延伸水流的空间,增加海绵体的弹性。另一方面弯曲起伏的结构能够减缓水的流速,减少对沿岸建筑的冲击。雨水退去后,又能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去处。”俞宏前介绍道。
扩展城市蓝、绿空间,增加河道、水塘、绿地等海绵体弹性,让自然发挥更大的作用,俞宏前相信,未来,“海绵”在兰溪将不是一个虚的概念,“从水问题出发,构建跨水生态基础设施为核心的海绵城市,最终能综合解决城市生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