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热起来,干部要下去
肖纯
我们呼吁更多领导干部深入一线,而不是简单走过场。毕竟高温下的民生不仅需要一顶遮阳伞或是一碗绿豆汤,而是通过领导干部切身感受一线的工作环境,以己度人,积极主动地维护劳动者的权利。
天气热起来,干部要下去
肖 纯
烈日高温天气在持续,各地气温数据屡破纪录。气象部门预计,大范围的“烧烤模式”不会随着即将到来的8月而减弱。
温度居高不下,高温话题也持续“发烧”。除了民间的吐槽与调侃,有关部门开始把对抗炎热纳入工作范畴。夏热酷暑不再被单纯看作四季循环下的常态,而是亟须破解的民生考题。
随着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社会改善,人们趋于追求更舒适的生活,抗热能力客观上有所下降。但不能说是人变得吃不了苦头、耐不了炎热,恰恰是我们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改善生活环境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事实上,我们确实已经具备了这种改善的能力。当务之急是,领导干部需要调整工作思路。
诚然,高温下大面积停工停产并不现实,但在极端高温下“特事特办”,实行更灵活、更科学的工作制度,既是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也是对劳动者权益的人性化保护。
地表温度高达50℃以上的台州湾大桥工地,项目部通过轮班减少高温作业。杭州湘湖三期工地通过延长午休的方式避高温。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人性化尝试。
此外,省领导多次要求加大高温天对工作人员的关怀,特别强调省直机关的领导干部要多下基层,而不是在办公室里吹空调。
按照常理,天气面前人人平等。但在政府办公楼和商业写字楼里,领导干部和白领们享受着凉爽,而很多建筑工人、清洁工与农民却在暴晒下坚守,面临热辐射等健康困扰。
近日,省总工会组织11个高温慰问组,分赴电力、交通、地铁、铁路、学校等重点民生工程、“两美”浙江立功竞赛工程、G20峰会竞赛参赛项目的施工现场和企业等开展高温慰问活动。这是领导干部率先垂范、深入高温一线的良好开端。
我们呼吁更多领导干部深入一线,而不是简单走过场。毕竟高温下的民生不仅需要一顶遮阳伞或是一碗绿豆汤,而是通过领导干部切身感受一线的工作环境,以己度人,积极主动地维护劳动者的权利。
谈到高温下的权利,我们应当把目光投向广大蓝领,特别是室外劳动者,努力换位思考。现在物质条件改善了,人们变娇气了,本无可厚非。可大量蓝领和室外劳动者还停留在“汗滴禾下土”原始阶段这一现象,值得各方关注。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对劳动力的估值有些偏低,具体表现为工资不高、保障不够,甚至觉得这是成本竞争优势。基于此形成一种观念:劳动者权利只是口号,现实中哪有这么“娇贵”?
事实上,我国已经告别劳动力无限供给、廉价使用的阶段。经济转型升级的新阶段,用旧观念看待劳动者权利再也行不通。只有更全面的劳动保障、更优化的劳动环境、更和谐的劳动关系,才有更长远的发展。
防暑降温政策重在落实,而落实的重点与难点在于广大蓝领和室外劳动者,对此全社会应予以高度关切。高温下要保障的,实际上就是蓝领和室外劳动者的权利。保障高温下的劳动者权益,要写在文件里,更要体现在行动中。
酷热当前,筹备G20峰会以及其他城市建设工作也是刻不容缓。越是在这样的时候,越需要有更多人性化举措出台。我们希望出现更多与一线劳动者同甘共苦的领导干部,也希望他们将更多人的感受保持在适宜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