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生态

星级高低作为治水资金补助依据

德清给河道评星
防止黑臭河反弹

  本报讯 (记者 施力维 通讯员 高飞 赵方正) 水中游鱼可数,岸边绿树成荫,曾经臭气熏天的南横港,如今成功完成“逆袭”。7月16日,在德清县首批生态示范河道验收评比中,雷甸镇的南横港从108条河道中脱颖而出,总得分名列前茅,最终获评五星级河道。

  今年,德清县以“清三河”防反弹为重点,通过河道评星的方式保障治水成效。53条摘帽的黑河、臭河、垃圾河与县内55条重点河道同台考核,按照统一标准评定星级。星级的高低成为后期治水资金补助的重要依据之一。

  “星级河道评比不是一场定胜负,而是‘联赛’制。”德清县治水办副主任陈国松说,为了确保公平,治水办制定了4大类29条量化细则进行考核,每次评比时,受评河道河长随机交叉互评打分,分数汇总到治水办,再由治水办结合河长履职情况、平时的督查和群众满意度综合评定三、四、五星级河道。星级评定能上能下,长效管理没做好,五星河道也会变成无星河道。

  河水水质只要在Ⅳ类以下,就一票否决,直接失去评星资格。这对53条摘帽“黑臭河”来说是极大的压力,这意味着在后期的长效治理中,不仅污染不能反弹,水质还要有跃升。“要和县里的重点河道一起考核,我们压力大,但是劲头足。”南横港村级河长宋荣坤说,“黑臭河”的帽子摘了,绝不能再戴回来,要把五星河道拿回来。

  两年前,因为周边40余家养殖场直排污水,南横港发黑变臭。周边村民甚至都不敢下河洗拖把。通过畜禽养殖整治,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等工作,南横港河水逐渐恢复了清澈,摘掉了“黑臭河”的帽子。但要做好长效保洁,确保污染不反弹,更需要河两岸村民共同来维护。宋荣坤说,在河道评星考核中,有一块重要的内容是“人和”,就是要发动河两岸的群众积极参与到河道治理中来。

  “杨墩的南横港评上了五星级,我们的河道也挺清,为啥只能评个三星?”星级河道评比让村民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提高了村民们参与治水的积极性和凝聚力,现在往河里扔垃圾的村民少了,轮流参与河道保洁的村民多了。

  在此次评比中,治水办工作人员还发现,星级高的河道不仅在水质上感官良好,在功能上更是达到了“亲民、惠民”的作用,岸边或设置慢行道、游步道,或建设亲水平台、亲水台阶等设施,河道的生态综合效益得到切实发挥。“自从这条河建了漫步道后,我们多了一个休闲健身的好去处啦。”家住新安镇中柒港附近的村民沈国强说道。

  据了解,德清的“清三河”水质保持持续良好,有些河道考评成绩甚至超过了基础更好的县内重点河道。53条摘帽“三河”将分3批进行星级评定,目前首次评定的19条已全部达到三星级以上。


浙江日报 生态 00010 德清给河道评星
防止黑臭河反弹
2016-07-19 1766359 2 2016年07月1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