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经济周刊·万科事件

创业不易
守业更难

  ■财经评论员 李德林——

  其实万宝之争给现在的创业公司提了一个醒,那就是投资人对创业团队,更看重的不仅仅是他的技术,而还有他对整个公司运营以及资本的掌控力,如果说这个管理团队或者是创业团队,在公司里面尤其是股权没有占到一个控股比例的话,那么一般的风险投资人是不会去冒险来找这个创业团队的,因为他们会担心这样的创业团队不稳定。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清华大学法学院商法研究中心主任朱慈蕴——

  从目前的万科的经营业绩来看,大家都认为管理层,是给万科的业绩带来了很好的一个帮助,那么从这个给意义上讲,全面更换管理层,显然不符合万科上市公司的利益,也不符合中小股东的利益,那么这样的一种股权争夺,显然是对万科的发展是不利的。万科当前的表决机制也有待改进,尤其是规定一个决议不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反对就能通过,实际上是把弃权票也计入了赞同票,这也是此前表决引发争议的原因。从借鉴的角度来讲,创业公司的股东们在起草公司章程的时候,对这些问题可以进行更清晰地约束。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商法研究中心副主任 汤欣——

  比如说作为收购方来讲,它的收购来源资金是不是符合了合法的渠道,甚至和现有的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华润)之间存不存在所谓的一致行动的法律问题,那么像这样的一些法律争议点来说,我并不觉得这个事情就已经是终局浮现了。

  ■民建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马光远——

  它本质上是一个法律规则范围内的事,我认为只要是符合规则都是对的,而且控制权争夺是资本市场一个非常好的提升公司治理的外部压力机制。这在欧美(资本)市场是非常普遍的,但是在中国市场我们看到大家对控制权争夺,一方面是带有一个道德评价,另一方面就是搞不清股东的权益,跟公司的创始人,跟公司的管理层之间的关系。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副所长 赵锡军——

  无论你是什么样的一种收购,你肯定是要按照市场的规则来做,在市场规则没有涵盖到的情况下,那么就要看,你的行为是一种照顾到所有股东利益的行为,还是你更多地考虑自己利益的行为。

  ■财经评论员 林耘——

  宝能进入万科举牌,来者不善归来者不善,但是时机的把握是因为万科足够便宜,万科管理层在面对大股东举牌进入的时候呢,它采取寻找新的大股东的方式,其实这个做法本身就使得问题更加复杂,使得它跟宝能、跟华润、跟深圳地铁产生了多角的关系,到现在这个阶段宝能开始要行使它大股东对公司运作上的权利,我觉得也是非常正常的。

  ■浙江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 武鑫——

  万科股权之争,实际是以宝能系和华润为代表的金融资本,与以王石为代表的万科管理层的人力资本之间的冲突。金融资本都是以逐利为目的,而人力资本虽然有逐利性,但多了一份情怀。实际上,万科面临的问题,阿里、绿城都遇到过。因为在公司高速发展过程中,伴随着不断的增资扩股,创始股东的股权比例会被不断稀释,要掌握公司的控制权,就需要组成“一致行动人”。

  我们平时看到的情况是金融资本更强势一点,像谷歌、微软、联想都出现过换帅的情况,有的公司甚至把创始人赶下了台。王石虽然股权比例很低,但他一直是万科的灵魂,也是公司的最终决策者,万科的股权也经过长年的精心设计。王石和他的管理团队实际上已成了品牌的象征。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 王军——

  万科之争促使我们反思我们的公司法制和资本市场法制。万科事件提出了不少法律解释问题。它对公司法制挑战不在于公司法不完善,在于我们没有一套机制把各级法院日常对公司法的解释积累下来。法律永远不可能完善,必须发展法律解释体系。

  记者 白丽媛 整理


浙江日报 经济周刊·万科事件 00020 创业不易
守业更难
2016-07-13 1720543 2 2016年07月1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