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理论

文章导航

供给侧改革需
厘清四个认识问题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准确领会这一概念的精神实质,需要厘清和回答好如下四个认识问题。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经济新常态具有怎样的逻辑关系?搞清经济新常态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逻辑关系,才能制定出符合实际的任务和措施。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党中央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作出的科学判断和重要部署。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不是意味着实行需求紧缩或者放松需求管理?党中央多次明确强调,必须在适度扩大总需求和调整需求结构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供需关系上,我们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一方面,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主攻方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跃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效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另一方面,在抓好供给侧的同时,不能忽视了需求侧。不能再像以往那样搞强刺激,但也不能非此即彼搞需求紧缩或忽视需求管理。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搞新的“计划经济”吗?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本目的是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更加注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通过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矫正以前过多依靠行政配置资源带来的要素配置扭曲。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绝不是要搞新的“计划经济”,更不是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上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要特别注意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政府应该通过适度的宏观调控,解决好那些通过市场自身配置不能提供有效供给的问题。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否照搬西方供给学派的主张?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地位,继续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上下功夫,把二者的优越性都发挥好,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对西方经济学理论,我们当然要注意加强研究和学习,借鉴其有益成分,但不能不加鉴别地照搬照抄、食洋不化。

  【摘自中央文献研究室高长武《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厘清的四个认识问题》】

评分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关于浙报集团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帮助 ]

ICP备:浙B2-20080242 浙公网安备 33010302000628号

浙江日报 理论 00015 供给侧改革需
厘清四个认识问题
2016-07-12 1722281 2 2016年07月1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