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
人与自然的对话
——来自一场城市农业论坛的思索
本报见习记者 沈晶晶
核心提示:因为空间有限,城市里的生产显得越来越集聚,似乎容不下农业的立足之地。依赖于阳光、土壤、水分而存在的农业,就这样在城市及其周边自然地衰退。经过运输、分送、超市贩卖,再到达我们餐桌,这些食物的身上,已经看不到任何阳光和土地的痕迹。
当回乡的孩子指着田野里的韭菜,问“这是不是麦子”时,不少人感到了忧虑。随着城市边界的扩大,我们的下一代正在远离农业,几千年农耕文明凝聚的集体意识和智慧,似乎也正在消逝,以至于勤劳、节俭、敬畏自然等品质的价值,也需要一次次在课堂或生活中被重新提及。
日前,一场聚集了哈佛大学设计学院访问教授、中国美院社会发展研究专家、农场主、有机生活倡导者的城市农业论坛,在中国美院象山校区进行。食物对人到底意味着什么?是否需要重启人与食物、人与农业的对话?农业如何回归城市?这是他们十分关心,也试图努力寻找到答案的问题。
城市的功能
一定是商业和工业吗
每当夜色笼罩时,整个城市的轮廓只剩下了高矮、大小以及灯光明暗的区别,杭州的商业中心、办公大楼,以及住宅楼的边界变得模糊,所有的形状正在趋于相似。
但是市民陆小西并不这么认为,在她看来,这恰恰是一个城市最丰富的时候,因为每家厨房飘出的味道都那么特别,这是食物的味道。煎炸炖熬煮,各种各样的食材经过掌厨人的手后,就成了家的味道。偶尔从酱油的浓度,辣椒的味道等等,陆小西就能大致辨别出这家人,也许来自中国的哪个区域。
和大多数年轻人不同,闲来无事的周末,陆小西喜欢去逛农贸市场和超市。熟识的菜贩有时会向她透露一些挑选的秘诀,哪一种食材最时令,哪一批是凌晨新鲜进货的,哪一棵菜最水灵等等。
在城市出生、长大的陆小西越来越好奇,种植这些蔬菜的土地,到底是怎么样的?每种菜是怎么生长的?然而很快,她发现,在城市里她已经很难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城市越集聚,农业衰退也越彻底。只有一些老人还守着门前几平方米的地种点菜。”
但是随着老小区的房子一幢幢被新建筑取代,随着这批老人的离去,不久的将来,门前的这些地,可能也会被铺上水泥进行硬化或者变成规整的绿化,食物和人最后的对话,也要被漫长的运输加工环节割裂。伴随着农业的退出,陆小西觉得季节的自然更替,以及耕作的喜悦和获得感,也将很快消失在城市。
让陆小西感觉忧虑的是,身边已经很少有亲自下厨的年轻人了,加工食品和外出就餐渐成主流,“在他们看来,农业生长的地方在乡村,城市的功能就应该是商业和工业。可是这样的城市,有意思吗?”
带着对食物的执着和土地的关注,陆小西发起建立了一个网上农业社区。每个加入社区的人,都在期盼着:能在城市重构人与食物的对话。
“当然现在还有些难。”陆小西于是退而求其次,和成员们一起加入了衢州的一家农场。每个人预付一定的费用,农场则根据当地应季产出,定期给成员配送蔬菜。每个月,社区还会组织成员们去农场耕作。他们弯下腰来亲近土地,身边是长势正好的豇豆、茄子和丝瓜。
那么贵的地皮
谁会用来种菜呢
“等我们老了,就回乡下,种菜养花,看夕阳西下。”像陆小西一样,论坛中很多人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然而,在他们构建的意象中,种菜养花的地点,还是在乡村。因为大家都知道,现在中国的城市,发展农业有些难。
那么,难在哪儿?
对陆小西来说,难的是时间。尽管常常有回到土地的冲动,但忙碌的工作已经占据了她大部分时间。即使真的在城市中腾出一块地给她耕种,可以预见的结果,是荒废。
在浙江理工大学环境设计学院讲师高宁看来,更难的是,发展城市农业,与目前的城市规划理念是违背的,“杭州、上海这样的城市,正面临着人多地少的困境,城市本身已经很难挤压出空间用于建设绿地了。更何况,对于开发商来说,一片地,规划成商业用地或者住宅用地,发挥出的价值是农业用地的几十倍。那么贵的地皮,谁会用来种菜呢?”
攻读博士期间,高宁曾接手过一个案子,为杭州一块未开发的地皮进行规划设计。一时心血来潮,高宁为这块地设计了一个小型食品港。从蔬菜种植到食品加工,再到社区共享厨房和农夫市集,这份规划再现了食物从生产到销售的完整链条,试图将原先与城市消费者隔绝的食品项目带回城市中心。
结果可想而知,这个方案被否决了。之后,这块地被打造成了一个商业中心。有些惋惜,但高宁觉得并不意外,“是时候未到”。
当然,她觉得希望也不是没有。世界上不少国家开始探索和实践城市农场模式。有的利用荒地,有的在烂尾楼的屋顶种植,有的将菜种在了墙体上。
在荷兰海牙,一家名为德施尔德的城市农场,将一栋空置的办公大楼房顶区域改造成了绿色温室。1200平方米的面积,种植了近400种蔬菜和香草,还开设了餐厅和咖啡吧,房顶下层还建了一个大型的鱼类养殖场,每周可为当地的900户家庭、餐馆以及一所烹饪学校供应500条罗非鱼,每年还供应50吨蔬菜。
“我们的屋顶连起来,最少有100多平方公里,用来种植,一半杭州人吃菜的问题就能解决了。”高宁觉得,杭州完全可以运用荷兰城市农业的模式。
最近,她也惊喜地发现,已经有人开始了这场试验。
杭州银泰商场屋顶,眼光能及的空间都被农作物的绿色所占据,十几种蔬菜在木栅栏围绕的基质土中茁壮成长,滴灌将水分与营养不断输送到木耳菜、辣椒、茄子等农作物的根系中,三三两两的游客沿着旁边的木栈道散步,观察着蔬菜的长势。逛得累了,他们还可以坐下来,一边聊天一边品尝新鲜采摘的蔬菜做成的食物。
看着眼前的绿意,高宁在期待着城市农业的回归。
钢筋水泥的灰色中
一点绿色正在萌发
这场城市农业的回归试验,并不是传统意义上那种一家一户的种养殖方式的重复。
“城市农业,更强调科学管理与种养。”哈佛大学设计学院访问教授克里斯蒂·程认为,较之于传统农耕,城市农场所要求的技术含量更高,如无土栽培、植物工厂技术等,同时还需要有综合利用城市废物资源化处理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节水技术等。
在她看来,美国芝加哥的城市农场,就是现代无土栽培、植物工厂技术、城市废物资源化处理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节水技术等的集合。农作物和鱼在水中共生,形成一个完善的营养循环系统。蔬菜采用无土栽培,在无需自然光的条件下,产量能达到常规种植的3至5倍。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灌溉农作物,比大田漫灌节水70%以上……
而像新加坡、日本这样国土面积有限的国家,它们将空间垂直化利用做到了极致。新加坡城市农场的种植设备,最多可容纳32层绿色蔬菜,为了让植物得到充足的阳光,设备可以像摩天轮一样不断转动。在日本东京,不少企业在办公室天花板上垂吊种植西红柿,在大堂墙体上种植水稻代替装饰品,员工在享受田园风光的同时,还能享受美味的粮食和蔬菜。
未来,屋顶农业走入社区,居民共同种植养护瓜果蔬菜,共同分享。而多层室内盆栽、“鱼菜共生”花盆等小型设备,则可以走入每个家庭的阳台、露台和窗台。日常所需的蔬菜瓜果,在这“一亩三分地”里就能生产。有种植需求就到最近的城市农业超市采购基质土、种子、工具等,买回家后根据需求安装摆放。社区里的垃圾资源化处理中心,能消纳每家每户产生的垃圾,生产出肥料,用于种植。
当然,克里斯蒂·程承认,不同于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农业,目前,各个国家的城市农业在创收、提供居民食品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有限,但在绿化美化城市、环保教育、市民休闲等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视,“更重要的是,农业具有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联结的天然属性,城市农业可能将带来城市空间结构和人际关系的重构。”
一片钢筋水泥的灰色中,一点绿色正在萌发。关于城市农业,也许我们可以期待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