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参与到主角
——中国的G20足迹
本报记者 顾周皓
G20是当前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也是中国首次以创始国和核心成员国身份参与的全球治理机制。作为一个由危机催生的领导人对话机制,G20峰会已运行8年。这8年来,在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努力下,发展中国家在G20中的话语权稳步上升。而中国在G20中的作用,也在逐渐发生着变化。从最初危机时刻美国找来的救兵,到目前全球经济治理方向制定者,一步一步走来,中国在G20峰会中的足迹稳健且辽远。
2008年9月的华尔街金融风暴,催生了G20首脑峰会。在危机的重压之下,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仓促向G20成员国领导人发出邀请,并于当年11月在华盛顿举行了首届峰会。当时英法等国提议召开一次西方七国集团的首脑会议,但美方直言,没有中国的参与,这样的会议没有意义。中国就这样在危急关头闪亮登场。
早期的G20峰会,基本是以半年一次的节奏举行,这也说明了当时金融危机的紧急程度。2009年4月,G20第二次峰会在伦敦举行。相比首次峰会,伦敦峰会上各国都期待着中国能够出手相助。而中国也不负众望,承诺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注资400亿美元,为此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赏。
当时伦敦峰会新闻中心,除了悬挂着二十国集团成员国和欧盟的旗帜之外,还悬挂着3个时钟,分别显示着“华盛顿时间”、“伦敦时间”和“北京时间”。这样的布置当然是英国人向中国“示好”的精明心思,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国的分量。
到了2009年下半年的匹兹堡峰会,虽然主办方和世界经济的龙头老大仍是美国,但匹兹堡峰会上被广泛记住的还是“中国声音”。中国领导人在匹兹堡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地刺激经济增长”。
2008年、2009年这两年的3次G20峰会上,中国积极响应峰会中达成的“经济刺激”共识。而中国经济为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接近50%。中国成了深陷金融危机中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强力外援”。
随着金融危机逐渐过去,G20各成员国之间的分歧也开始逐渐显现。2010年的首尔峰会上,美国开始将焦点转向世界经济失衡,并在人民币汇率上施压中国。但是,首尔峰会透露出的一个明显信号就是,G20不再是完全由美国说了算。在这次会议上,美国的做法最终未得到G20成员国的一致响应,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最终在联合公报中采纳了折中方案,模糊了多处分歧。
首尔峰会清楚地表明,美国在国际舞台的影响力正在下降,尤其是在经济事务上的话语权。相反,中国的地位正在提高。一位法国记者在看了峰会宣言后感叹说,中国越来越重要,世界的游戏规则不再只遵守“美国一个国家的规则”。
2011年,欧债危机形势急转直下,世界经济发展也蒙上阴影。当年的戛纳峰会不得不将欧债危机列入议题。而这一年,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增长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中国的作用在G20峰会上更加引人注目。
2012年墨西哥洛斯卡沃斯峰会上,新兴经济体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特别是中国经济成为关注的焦点。在这次峰会上,中国宣布出资430亿美元参与IMF增资计划,以此推动IMF改革进程。这也成为当年峰会的重要成果之一。
不过,中国在G20峰会上“姿态”最明显的变化,是从2013年G20圣彼得堡峰会开始的。从圣彼得堡峰会到2014年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峰会以及去年的土耳其安塔利亚峰会,中国不仅在峰会上突出“中国贡献”、提出“中国主张”、强调“中国机遇”,还以实际行动牵头打造更符合国际经济现实和发展需求的实体机构。金砖国家储备银行、亚投行等金融机构,都是在2013年提出并进入筹备阶段的。
2013年圣彼得堡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提出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等一系列新理念,中方的很多观点和建议均被纳入《二十国集团圣彼得堡峰会领导人宣言》,体现了中国的话语权,提高了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2015年,金融危机已历经7年,但复苏高度脆弱,增长之困凸显,主要经济体走势和政策更趋分化。对此,习近平主席在G20安塔利亚峰会上开出了中国“药方”:形成合力、增强潜力、激发活力、注入动力。同时提出进一步推动二十国集团从危机应对机制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变,既注重周期性政策,也同步推动结构性改革。
目前,G20中包含了三种力量:一是七国集团,二是金砖国家,三是既不在七国集团也不属于金砖国家的中等强国。中国在这三种力量中都具有话语权,在外交上有着多重资源,在G20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和作用。2016年9月,G20峰会将在杭州召开,作为东道主,中国显然将在G20中更多地承担“领导者”角色,引领下一代G20议题设置,加强大国间协调,影响全球经济治理模式,从而更加凸显中国作为全球经济治理方向制定者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