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经济周刊·中国好设计

设计教育再思考

  这几年,我不忘对设计教育的思考。

  我们为什么而设计?

  “为什么而设计?”这是我在某一年第一堂课抛出的问题。设计为什么?这是设计教育的起点。设计教育需要“以问题为导向”找准自己的定位。我给出的答案是:为产业升级转型而设计。过去是工业设计(industrial design)现在可以翻译成:产业设计。设计师是引领生活方式变革的创造者。

  培养怎样的设计师?

  这是我在浙大工业设计专业就读期间问系主任的问题。他说:“企业家,退而求其次才是好的设计师。”这给我留下深刻的思考。设计专业为什么要培养企业家?他的回答是:“如果都是高等院校毕业的学生为暴发户打工,那这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是什么?如果我们不去培养未来的企业家,那对得起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和期望吗?”虽然曾经怀疑过,但这些年来,我一直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超越设计师身份的人,对自己有更高要求的人。

  2011年,本科毕业的时候,我想通了。为什么要被设计教育束缚?接受了设计教育就要做设计师?如果回到没有教育的起点是什么?可能会是一个更好的人。所以何必要用教育来定型人的可能呢?

  培养路径怎么分类?

  与欧美一些工程、商学背景的设计专业不同,中国的设计教育几乎清一色发源于工艺美术。而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当代的设计本身是在追求人文、科学和商业之间的一种平衡。当前的设计教育滞后于当前科技界对以数据为导向、有编程能力同时又兼具商业嗅觉的人才需求。

  而当下的设计院校容易走极端,比如说在2007年以前的工业设计,基本上是以艺术方案来培养设计师。而随着BAT等互联网公司的高速发展。视觉设计师、交互设计师、设计测试、产品经理等职位对设计师的需求量暴涨。容易陷入就业误区的高校,就开始引入各种研究分析的课程。

  固然逻辑分析能力对于今天的设计师而言是重要的筹码和敲门砖,而设计师那种感性、概念、故事的能力同样重要。

  如上面所说,找准自己的定位才是最关键的。结合我自己多年的实践,我觉得设计教育可以归为三种培养路径。

  一是工程型设计师,以设计技能、科学方法和工具培养设计经理、设计总监型人才。二是人文型设计师,应该像导演、食神、作家一样,充满了感性和人文的思考,能将设计的话语权植入到公司或工作室发展的灵魂中。三是管理型设计师,2015年美国前十强商学院中都有设计创新相关的课程和组织,需要更佳的商业思维和战略思考力。

  设计教育重要在哪?

  到底什么是设计?可以写出一本厚厚的书了。日本消费心理学专家平岛兼久在其所著的《创游美人》一书中提出,日本的消费趋势已经由“短小轻薄”转变为“创游美人”。换言之,就是消费者选购时重视商品的创造性、游戏性、美感和人性化设计。在我导师应放天的引导下,“创游美人”就是多年来我所理解的设计。当然我们也有更多的深刻解读,创造性代表独一无二,有惊喜感;游戏性代表人的情感诉求,娱乐、安全、体验等;美感我们也做了新的解读,美不在于对错,而在于品位对文化的选择……我们无所谓清楚去定义设计是什么,但是我们知道设计需要包含“创游美人”。

  设计价值观的风向标——最优秀学生的选择是什么?

  设计教育的人才承担产业转型的重任,经济发展未来的重任。同时设计师也是引领生活方式改变的造物者。如何体现设计的精神和价值观?我觉得追求卓越、跨界融合、拥抱变化是设计师们最需要坚持的。时代在变化,时代需要新的设计师。不管需求怎么变,但设计的精神是永存的。

  设计教育是树立设计价值观最关键的时候,我觉得一个高校最优秀的学生选择怎么样的方向就是风向标。 (作者系杭州云造科技有限公司CEO)


浙江日报 经济周刊·中国好设计 00020 设计教育再思考 2016-06-29 1658452 2 2016年06月2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