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经济

如何解决经济与科技“两张皮”问题?两位浙商有心得——

创新链条“肠梗阻”这样打通

  对话人物——

  李勇 中电科技德清华莹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

  邱百堂 浙江精雷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补科技创新短板,必须着力解决经济和科技的“两张皮”问题。这其中,成果转化是“第一工程”。早在1984年,德清就在全国首创“产学研”联合体,尝试“星期天工程师”等企业自主探索,打通了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如今,发展30多年的“德清模式”已深化为集“政产学研金介用”于一体的协同创新体系,构建起更为完善的创新生态。

  本次对话的两家企业,一家是催生“德清模式”的“鼻祖”;另一家则是新近成立、充分享有该模式现有成果的企业。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中,有着不同发展时间轴的企业,从这一模式中汲取创新营养的方式有何不同?经历过怎样的困境?还期盼怎样的支持?

  变不可能为可能

  记者:科技成果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打通产学研通道是重要途径。对企业来说,科技创新的动力是什么?联合创新的模式又能带来什么不同?

  李勇: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既有通过增强核心竞争力不断进阶的主观愿望,也有通过市场之手配置人才、技术等创新资源的客观需求。上世纪70年代末期,面对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华莹的前身——德清砖瓦厂为求生存、求发展,向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求技术、求合作,建立了开发生产铌酸锂晶体材料的“科技生产联合体”,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从传统砖瓦行业到高新技术行业的跨界。在这之后,我们与高校的合作从未中断,也经历了几次改组和重大转型,可以说,没有主动寻求外力的过程,也就不会有今天的华莹。

  邱百堂:我们最初推动科研方式创新的动力,在于企业想做一件事但是缺乏相应的能力。精雷电器是2002年创办的,最开始主要为其他公司提供汽车配件,那会儿我们就看好电动汽车领域。当年,汽车用电动压缩机研发一直是国内技术难题,我们在县科技局的协助下,最终联手浙大的博士共同开发了国内首创的电动压缩机,这也成为精雷的核心技术。现在,我们已经发展为拥有两件核心发明专利和6件实用新型专利的企业。

  记者:可以理解为,科技创新为两家企业都带来了跨越式的发展。我想问一下,企业目前在科研方面的投入比重是多少,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又怎样看待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试错成本?

  李勇:华莹的投入比重为5%。从一个技术到一个产品的路很长,在创新的主方向上,有可能会走一些弯路或衍生出副产品,这个现象是极为正常的,但探索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却不会是无用功。比如,我们在与山东大学合作863光学晶体项目后,运用项目积累的大量经验和数据研发出了大直径黑化声学级铌酸锂单晶片,为国产器件产业化提供了材料支撑。其实,在一个领域钻研久了,很多相关技术都是互通的,失败的教训也能降低成功的成本。

  邱百堂:精雷电器在科研方面的投入占比在7%左右。我们的汽车用电动压缩机从研发到正式面市花了10年时间,这个“磨剑”过程中,产品历经7次迭代,填补了国内的技术市场空白,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兴起,企业也迎来井喷式发展。曾有人点评“这个产品不应该出在这里”,但依靠联合创新,精雷电器做到了,从这个角度来看,试错成本正是机会成本。

  站在“巨人”肩膀上

  记者:企业现在的拳头产品是联合创新的产物吗?除了经营业绩增长,这些科技成果对企业的后续发展和创新又具有怎样的意义?

  李勇:2015年,中国电科第五十五所再次增资后,华莹建设了国内领先的4英寸高频声表面波器件芯片生产线并提高后道封装能力,达到月产2万片4英寸芯片、1000万只4G用手机用声表面波滤波器的生产能力,累计销售额已经超过5000万元,这些成绩正是得益于华莹原有的材料技术与中国电科第五十五所芯片技术的有机结合。

  电子行业的产品生命周期很短,必须持续创新。我们每年要出很多系列的产品,除了技术经验累积,华莹也很注重对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育,无论是产品还是人才,都要“内循环”。

  邱百堂:精雷电器的汽车用电动压缩机2014年的产值在1000多万元,去年达到5000多万元,今年预计可以达到1.5亿元,正处于业绩飞速发展期。这款产品也成为企业拓展发展的切口,围绕新能源汽车的空调系统,精雷电器正研发新产品,部分产品已进入试投阶段,预计明年正式投产。

  去年,精雷电器一口气完成了“三级跳”:小升规;新三板挂牌上市;同全国500强企业盾安合作。可以说,现在企业已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记者:“德清模式”演化了三十余年,无论是企业内部还是外部环境都发生着变化。企业在成长过程中能感受到这种变化吗?

  李勇:华莹现在的联合创新是建立在人才、技术、资本基础上的全方位合作,着力于提升行业内共性关键技术的能力和水平,不断研发市场独占型的产品。近三年,公司完成了省级新产品鉴定10项,获专利授权18项、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一项,一批创新型产品投放市场,打破了国际市场垄断。

  和初期的产学研合作相比,企业的聚焦点不再是单一的产品,而是从消费市场着手,通过技术升级带动产业升级,现在,从科技到经济的路不再是单行道,思考过程也更有创造性。

  邱百堂:在前期研发阶段,企业持续亏损,大部分资金支持都得益于县里的科技扶持政策。比如,精雷电器曾一次性就获得100万元的项目支持经费,对大企业来说这笔钱也许只是锦上添花,对当时的精雷电器来说却是雪中送炭。现在,我们花了10年时间站上飞速发展的跑道,并通过联合创新的方式来创造供给。这些年,科创相关的资金逐步从院校转而倾向市场端,企业现在对接的创新团队,很多都是院校方主动找上门来寻求合作的,这也加速了企业的成果转化。

  居安不忘思危

  记者:企业后续的战略规划做到什么时候了?有没有做技术储备?

  李勇:围绕先进材料、高世代声表面波器件等4个专业方向,华莹已经联合了国内10多所知名高校开展16个子课题研究,这一大批科研成果将是“十三五”时期公司的创新战略。未来5年,我们计划扩大产能,也计划上市,企业最长远的战略布局已经规划到2025年。

  邱百堂:得益于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精雷电器已把规划做到了5年后。今年企业准备投入4000万元左右完成“机器换人”,进一步提升产品的精度。从短期来看,我们准备建立更具针对性的研究所,在柔性引进人才的同时,培育起一支能扎根德清的创新团队。

  记者:还有什么制约企业创新发展的因素?

  李勇:由于晶体材料生产过程的特殊性,企业供电不能间断。华莹原来的老厂区有供电专线,搬迁后缺了这项硬件支持。盛夏是用电高峰期,最近县供电局和相关部门都上门来调研,会全力维护好这一阶段企业的生产,但企业仍旧需要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建供电专线的投入不是小数字,政府层面能否创设更灵活的机制,分散企业负担基础建设的成本压力?

  这些年,各项优惠政策帮助德清吸纳了不少创新人才,但企业如果想迎来又一次的跨越式发展,总觉得有一堵“看不见的墙”——我们还需要更顶尖的人才、更顶尖的技术,这些要素如何来到德清、留在德清?正如30多年前“德清模式”的横空出世一样,创新主体在“苦练内功”的时候,可能也需要一些“先破后立”的创新。

  邱百堂:企业如今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升温,对我们来说,必须思考的是:如果新能源变成旧能源,企业要怎么发展?在我看来,战略当是“不轻易离开主业”。只要深入技术层面领域,产品可以跨行业,发展空间不可限量。

  这也就涉及到专利所有权的问题。我们民企走的是“土路”,在联合创新前就确立了专利所有权归公司所有的条件,也建立了相应的利益分享机制。但从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角度,这些体制机制的突破和创新需要尽快从省级层面进行探索。


浙江日报 经济 00009 创新链条“肠梗阻”这样打通 2016-06-24 1647820 2 2016年06月2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