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时评

科学之星 报国之心

  现在我们都在讨论爱国。陆朝阳的故事告诉我们,爱国近在眼前。爱国是向内而求的,能够专注于当下的事情,就是爱国。

科学之星 报国之心

肖 晓

  “一个寻找新的计算方法的量子鬼才。”世界顶级学术期刊《自然》对80后东阳籍科学家陆朝阳如此评价。《自然》杂志网络版介绍了陆朝阳等10位中国科学家及其科研成就,并称他们为十大“中国科学之星”。

  高考志愿填报正当时,很多人会义无反顾地选择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专业,因为成为一名科学家,是很多中国孩子童年的梦想。这一切,起源于人类追求真理的天性,生命最真切的意义,便深存于这上下求索的过程中。

  相比于大多数人,陆朝阳的求学历程相当顺利,可圈可点的高考分数敲开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大门。在英国剑桥大学完成博士学业之后,陆朝阳毅然选择回国,为国家量子信息技术研究添砖加瓦。

  在这样一个时代,爱国很容易被忽视,爱国行为也不像战争年代那般壮烈。科学家对真理的探求,与爱国貌似无关。但陆朝阳当初回国正是爱国的表现。其实科学家沉下心来做研究,为全人类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不正是对国家最好的热爱吗?

  爱国从来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脚踏实地的行为。干一行、爱一行,投身科研、无怨无悔,反映出的“敬业”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部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守与发扬,不正是对国家最好的热爱吗?

  陆朝阳是幸运的,他能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业。在他日复一日进行基础科学研究的时候,国家并没给他关于灿烂前程的保证。可是他投入的专注,正是出于对祖国的信任与热爱。

  中国也给了他回报,这种回报超越了名利和成败——既是从研究本身中获得的成就感,也是一个人知识的成长与积累的丰富。如果有人还在东张西望,总觉得非要国家给出什么承诺,才舍得全身心投入,说到底,只能说明有的人并不够热爱国家。

  现在我们都在讨论爱国。陆朝阳的故事告诉我们,爱国近在眼前。爱国是向内而求的,能够专注于当下的事情,就是爱国。

  那么,高考后准备投身基础科学研究事业而选择填报相应志愿的考生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当然,报志愿前需要做的,还是高考之后的归零,迅速抛开分数的巨大惯性,重新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浙江日报 时评 00004 科学之星 报国之心 2016-06-23 浙江日报2016-06-2300021;浙江日报2016-06-2300020 2 2016年06月2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