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时评

跑道有毒
监管去哪了

  希望国家有关部门早日完善相应标准,监管部门进行严格监管,为校园跑道安全尽责,为孩子身心健康护航。

跑道有毒

监管去哪了

潘如龙

  6月21日,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栏目揭露了以废轮胎、废电缆等废料加工成跑道原料“黑颗粒”的黑幕。这些黑作坊生产的无厂名厂址、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明的“三无”产品,堂而皇之地进入了河北、北京等地的学校,那些负责监管的职能部门都去哪了?

  目前,我国采用最多的塑胶跑道为透气型塑胶跑道。这种跑道大量使用“黑颗粒”,形成底层,然后上面铺上聚氨酯面层。因此,作为监管“黑颗粒”生产的质监部门应当了解行业情况,尤其在毒跑道接二连三出现的背景下,也应当深入生产厂家进行监督调查。等到媒体曝光以后,相关部门才表态要进行调查,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有关专家表示,央视曝光的黑作坊“黑颗粒”,主要问题是生产不规范。他们不但利用废轮胎生产“黑颗粒”,还掺入废电缆、橡胶鞋底等,甚至很多他们自己都叫不出名字的化工废料,这就给生产出的“黑颗粒”带来有毒的风险。同时,国家相关部门未出台废轮胎加工“黑颗粒”的相应标准,是问题的另一面。

  事实上,毒跑道的主要毒性还不只是来自 “黑颗粒”,还有胶水中的有毒溶剂以及聚氨酯中的塑化剂和催干剂等。这些问题主要发生在招标环节和施工环节。我们首先要关注在招标文件中有没有明确具体的技术指标,然后,在施工环节,要紧盯施工方是否严格按照招标文件使用规定材料。然而,可惜的是,目前我们国家尚未出台强制性的工程建设标准。

  当毒跑道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在全国肆意蔓延的时候,当一条又一条跑道毒倒学生,检测部门却总说合格而家长不知所措的时候,相关职能部门再也不能沉默下去了。一方面,监管部门对那些黑作坊要严肃查处,对那些明知危害严重却置别人生死于不顾的无良商人,要狠狠处罚决不手软。同时,要严格监督企业规范生产,坚决杜绝“三无产品”。

  另一方面,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快出台高水平强制性的国家标准,给建设单位和施工、监理单位提供明确的执行依据。据报道,2015年底至今,塑胶面层生产、铺装行业近乎停摆,“都在观望,都在等新国标”。陕西省体育设施行业协会开通了投诉咨询热线,为相关企业提供咨询答疑;深圳市《合成材料运动场地面层质量控制标准》日前也结束公开征求意见,成为国内首个塑胶跑道工程建设标准。这些地方都在努力探索解决之道。

  毒跑道不该再毒下去了。希望国家有关部门早日完善相应标准,监管部门进行严格查处,为校园跑道安全尽责,为孩子身心健康护航。


浙江日报 时评 00004 跑道有毒
监管去哪了
2016-06-23 浙江日报2016-06-2300019;浙江日报2016-06-2300015 2 2016年06月2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