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时评

疯狂的石头,荒诞不可有

  道德的标准无法量化,法律的规范却可细化。“疯狂的石头”背后的道德缺失和边界模糊,亟须法律来进一步规范和填补。

疯狂的石头,荒诞不可有

吕苏娟

  金华市磐安县胡宅乡“火”了。每天,成百上千人,肩扛锄头,手拿电筒,蜂拥至山上寻找“红宝石”。一时间,仿佛曾风靡一时的美国“淘金热”有了中国版。不同的是,美国西部确实拥有大量黄金,而胡宅乡的“红宝石”被专家认定为一种硅质岩,一粒价值不超百元。

  虽然结果不同,但其背后所折射出的趋利心理却格外一致。因为网传“红宝石”可卖5万、10万乃至25万,不断加深的利诱,强化了心理暗示,即便不少当地民众及一部分网友认为这些石头不值钱,也在网络语境下,变成了“沉默的螺旋”。不可否认,掘“宝”人群中,既有为钱的,也有为凑热闹的,他们奔着“宝石”而去,无功而返之余,还造成了当地大量农作物被毁坏,许多茶树被连根拔起。

  谁来赔偿当地人的损失?按常理,谁毁坏,谁负责。可寻宝队伍上千人,要找到破坏农作物的具体个人,无异于大海捞针。同时,利益驱动下的人群,一旦自身利益可能受损,本能反应是逃避。几乎可以想象,当需面临道德和经济审判时,这批人很可能就成了鲁迅笔下的“看客”。但道德照耀不到的地方,更需法治。相关部门应严肃查处这一事件,严惩随意破坏行为,以儆效尤。

  有人质疑,这可能是当地政府为发展旅游业所策划的一起“网红事件”,就算要为此买单,也不应是“寻宝者”,而应是政府。确实,单从事件本身来看,许多网络媒体纷纷对此进行了报道,宣传效益极为显著。但落地胡宅乡,短期来看,石头既非“红宝石”,“寻宝者”也非游客,几乎无收入可言;长期来看,随着“热议”消失,胡宅乡非但没有打响旅游品牌,反留下了“骗人的幌子”这一恶名,又何谈旅游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打着“质疑”旗号的人,其心之所想,恰恰是部分“寻宝者”为自己开脱的借口。

  一地有宝,众人哄抢,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部分地方存在法律边界不清的现象。试想,那些真正的矿山,为何没有人去哄抢?因为其有主人、有边界。人们明确知道,一旦踩过界了,必将受到惩罚。而胡宅乡山体归属于国家,人们易秉持“大家都为之,我亦可为”的心态,随意对待。就像不久前四川7名驴友探险失踪,各地出动200余名警民搜救,却反遭驴友质问,“我们没报警,你们为何上山搜救?”因为被搜救的成本不由驴友负担,走失亲人的痛亦不由驴友背负,法律未具体规范这些行为,所以他们才能如此“无知者无畏”!

  道德的标准无法量化,法律的规范却可细化。“疯狂的石头”背后的道德缺失和边界模糊,亟须法律来进一步规范和填补。加快法治中国的建设步伐,出台相关事件的预警机制,规范各个领域,明确个体责任,我们才能真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浙江日报 时评 00004 疯狂的石头,荒诞不可有 2016-06-22 浙江日报2016-06-2200020;浙江日报2016-06-2200016 2 2016年06月2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