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转型
胡薇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着眼于新阶段的新实践,把握新时期下的新特征,是中国发展转型的重要标志,也是党对发展理论的重要升华,为中国未来的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并将在新的历史阶段引领新的发展。
五大发展理念
标志中国发展转型
“发展”是人类历史的永恒主题,但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却有着不同的意涵。从世界范围来看,发展理念经过了早期的经济发展观、平衡发展观,逐渐发展到以人的自由来看待发展,经过了漫长而曲折的历程。今天,对于许多欠发达国家来说,“发展”依然首先意味着经济发展;而对发达国家来说,“发展”则更多地意味着缩小社会差距和促进公民的自由权利。
对中国来说,“发展”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也意味着经济的腾飞,这一认识的形成是基于长期发展滞后、被动挨打的历史体验,也是基于对中国发展现实的客观判断。当这种体验与判断遭遇“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追问时,产生了强烈的发展紧迫感,并自然转向了对经济发展的极度重视。改革开放以来的相当长时间,经济发展一直被视为“发展”的核心,GDP与人均收入的增长则成为衡量它的重要指标。在这种思路下,中国实行全方位的改革开放,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取得了世界瞩目的发展成就。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在继续快速发展的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却日益突出,改革发展进入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和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关键期。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党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得到重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开始向“更加注重公平”转变,科学发展观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这既有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旧增长动力尚未完成转换的因素,也有外部需求收缩、内部“三期叠加”多种矛盾聚合的因素;有经济环境变化等客观因素,也有一些主观因素。尽管新常态主要表现为经济现象,但却对社会整体发展带来深刻影响。产业结构、需求结构、消费结构都面临着重大转型,人口结构老化、福利需求增加、环境与资源的压力也与日俱增,新的发展形势要求发展思路的进一步调整。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于新的发展实践,形成了一系列新的理论判断和战略思想,并凝结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升华,它将引领中国发展走向更加协调、更加公平和更加可持续的新阶段。
五大发展理念
丰富发展理论内涵
五大发展理念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重大创新和升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发展是社会诸领域全面协调的发展,而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则是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理念一直沿袭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的总体思路,并始终重视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全面协调发展,但由于社会历史条件和面临历史任务的不同,党的发展理念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发展理念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到“科学发展观”,再到“五大发展理念”,每一次完善都推动中国实现了发展的新跨越。
五大发展理念是中国对世界发展理论的重大贡献,丰富了发展理论的内涵与实践样本。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开始反思经济片面发展而带来的“扭曲发展”问题,一些发达国家开始意识到经济的增长并不会自然带来社会的整体发展,发展如果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会导致严重的社会后果。
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发现自己虽然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经历了很好的经济发展,但在贫困、失业和不平等方面的改善迹象却微乎其微。一些与GDP相对的、能更好地反映社会整体发展的指标开始出现,如国内发展指数(MDP)、绿色GDP、人类发展指数(HDI)、国民幸福指数(GNH)等,社会的整体协调和绿色发展逐渐成为共识。
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在《以自由看待发展》中指出,发展可以看作是扩展人们享有的真实自由的一个过程。而人的真实自由与其“可行能力”即“能利用所拥有或控制的物品所做的(或能做的)事”相关。森的自由发展观将发展理论提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能力原则也将发展的着力点变得更加坚实可见。五大发展理念集中深刻地呼应了世界发展理论的内涵,也表明了一个发展中国家对世界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实践。
我国发展理念的变化既体现了中国发展道路的独特性,也契合了世界发展理念的转变。五大发展理念尤其体现了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视,集中体现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的理念。
“创新”是对中国如何破解发展困局、寻求发展动力的深刻阐述,也是对世界发展经验的借鉴,创新的全方位性和多角度性,不仅表明了中国对未来发展的态度,也彰显了对中国道路和制度的自信。
“协调”是对发展标准和发展目标的集中阐释,是对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发展经验和教训的深刻反思,也呼应世界有关“协调”发展的趋势。
“绿色”是对发展的质量要求,顺应世界关于创新和生态保护的潮流,也符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开放”则是对中国日益嵌入世界发展格局的重要判断和态度,是对中国道路的自信,同时也是对世界全球化发展的重要贡献。
“共享”关注的则是发展的公平性,是党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的有力回应,也是对世界和平发展普遍追求的重要回应。
五大发展理念
引领未来发展着力点
五大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今后5年乃至更长时期中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基本回答了新形势下我们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重大问题,是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纲领,既具指南针意义,也具操作性含义。
“创新”是发展动力,回答的是“靠什么发展”的问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
“协调”是内在要求,回答的是“发展什么”的问题。它既是发展的手段又是发展的目标,要求未来发展应是城乡协调、区域协调、经济社会协调、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的发展,是同时进步而非失衡的发展。但协调不是搞平均主义,而是资源的均衡配置,因此它带有公正的含义。
“绿色”是必要条件,回答的是“怎么发展”的问题。它沿袭了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念,坚持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要求未来中国发展将不再以速度为先,而是以质量和可持续为先。
“开放”是必由之路,回答的也是“怎么发展”的问题。它表明中国参与全球发展和全球治理的态度依然是积极的、开放的,但中国的开放又是互利共赢、内外协调和独立自主的,要求中国应更加关注经济硬实力向制度软实力的转化,更加注意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均衡。
“共享”是本质要求,回答的是“什么是发展”与“如何评价发展”的问题。它要求发展应是全民共享和全面共享的,主张发展应具有公平性,同时又认为发展是渐进的,是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主张发展的正义性。因此未来中国发展应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以及人民对发展的诉求、偏好与评价。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