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7版:经济周刊

前4个月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7.3个百分点

四问民间投资增速放缓

  国务院派出的9个民间投资督查组对全国18个省(区、市)为期10天的大督查,探究民间投资钱去哪儿的真相。作为民营经济风向标的浙江,历来是民间投资最活跃的地方,情况又如何呢?本报记者日前进行了调查。

前4个月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7.3个百分点

四问民间投资增速放缓

本报记者 金 梁

  今年1—4月全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2%,比2015年同期的12.7%腰斩大半。为此,国务院派出的9个民间投资督查组对全国18个省(区、市)进行为期10天的大督查,探究民间投资钱去哪儿的真相。同样是1—4月,我省民间投资同比增长3.1%,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7.3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55.1%,比去年同期回落5.1个百分点。这是否意味着浙江民间投资增长动力有所减弱。这些数据的背后,究竟传递着什么样的信号?

  一问:为何下滑?

  房地产投资下降拖累

  与一些地方相似,房地产、制造业等是浙江民资的主要去向。

  浙江民间投资在房地产开发领域渐渐撤退。据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4月,我省民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4.7%,增速比去年同期大幅回落14个百分点。“浙江的民间投资主要分布在三大领域:制造业、房地产开发和基础设施,1—4月房地产开发民间投资占浙江全部民间投资的比重达到37.6%,浙江民间投资增速下降主要原因就在于房地产开发投资上面。”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解释说。如果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因素,1—4月我省民间投资则增长8.4%。

  国内房地产市场调整和“去库存”的加快,是致使房地产开发持续下降,民间投资增速放缓的原因。正因如此,不少浙江房企选择退出这一行业。浙江广厦宣布退出房地产行业转向影视业;莱茵置业投身体育产业,更将公司名字改为“莱茵体育”……从全国来看,2014年以来,至少有16家品牌房企退出房地产行业转型。

  房地产开发民间投资如此大幅下降,确有“去库存”的因素,但并非完全如此。“今年那么多的地王哪里来的?如果简单地认为,因为国内房地产市场调整导致房企投资放缓,这样的解释我认为不够精准。”浙商智库专家、区域经济研究学者刘亭认为,这背后还有国企和民企之间的博弈因素。

  5月底,杭州诞生了2016年以来的全国总价地王123亿元,竞得者为信达,这是一起国企拍下地王的最新案例。事实上,南星地块的地王得主同样也是信达。在土地市场的竞争中,原本是民企唱主角的舞台,如今被国企抢了头彩,它们逼退了一批又一批对土地价格怀有侥幸心理的民营房企。据中原地产统计,截至5月底,全国总价最高的50宗地王里,国企比例明显处于历史高位,达到27宗。

  “土地市场,现在没钱根本玩不起,人家国企财大气粗,举牌起来根本不把钱当钱,我们只好做个陪衬。”温州一家知名房企的负责人感叹不已。

  二问:钱去哪了?

  部分民资选择去海外

  民间投资到底去哪里了?除去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因素之外,制造业民间投资1—4月同比增长8.4%,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同比增长9.3%。一定程度上可见,浙江民间投资从热衷炒楼、炒矿转向实业投资。

  4月在杭州大江东,投资80亿元、首期年产10万辆纯电动乘用车的吉利新能源整车项目签约。吸引吉利落户的原因,在于大江东已经集聚了长安福特、东风裕隆等一批整车项目,形成了一个产业集群。记者从大江东产业集聚区获悉,今年1—5月吸引了与汽车相关的各路民间投资,如杭州浙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投资了1000万元,杭州长安民生安吉物流有限公司投资了2000万元……

  数据显示,1—4月浙江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最快的分别为汽车制造业增长11.2%、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10.5%、纺织业增长10.3%。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企投资制造业的热情。

  但受到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产能过剩、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等因素叠加影响,民间投资变得更为谨慎。随着国际资产价格走低,部分民企把目光投向了海外,投资范围更为广泛。2015年我省境外直接投资14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1%;今年1—4月,我省境外直接投资83.07亿元,同比增长97.32%。

  对于海外并购,宁波均胜是尝到了甜头,董事长王剑峰说:“均胜通过海外并购转型升级,不但突破了汽车零部件在技术领域的行业壁垒,还获得了实际的利润收益。”他们的并购步伐一直没有停歇,上个月又花了2000万美元收购了美国伊瓦纳工业机器人公司。

  距离均胜不远的绍兴上虞,民资投向海外步伐加快。在不久前浙江省上市公司海外并购考察团赴海外洽谈项目对接活动中,上虞就有3家上市公司分别和德国企业进行了现场签约。

  海外投资增多,并非没有原因。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金雪军说,一方面是因为国外经济近些年不理想,相对来说收购成本比较低,二是通过并购得到新的产业、新的资源,可以推动自身产业的转型升级。因此,民营资本选择“走出去”,相形之下国内投资就减少了。

  三问:信心如何?

  L型走势下现金为王

  “民间资本为何不投、少投?要从投资人的心态上去分析。他们对未来几年的经济形势不太看好,或者说判断不准,所以宁可持观望态度,现金为王。”刘亭说。

  这样的观点,得到一些浙商的认可。一位电器行业的企业家说:“权威人士表示,中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何时投,怎么投,我们都要三思而后行。”

  “现在投什么都看不好,以前熟悉的行业要转型,面临产能过剩,而新的行业又不懂,人才储备也不足。”另一位纺织行业的企业主认为,现在的情况就是老的不好投,新的不敢投,不如按兵不动观望一阵再说。

  学者卓勇良认为,全国民间投资增速从总量而言如此大幅回落,并非完全是信心问题。从制造业民间投资来看,增速最快的汽车制造业,以前一直是国企和外资雄霸领域,如今民企的比重一直在上升;再看增速较快的电气、纺织等行业,这个是典型的民间投资领域。春江水暖鸭先知,民企感受到了这些领域有良好的增长预期,这才有了投资的信心和举措。

  但民企投资确实存在信心不足的问题,这一点卓勇良也承认。他认为,这个信心不足并非经济下行压力,而是竞争环境的问题,比如民企长期难以进入一些领域,以及一些领域国企优势明显。

  在房地产开发领域,出现的国进民退现象,难道真的是因为民企的钱不如国企多?大家同样都向银行借钱,国企拿到钱的门槛比民企要低得多,而民企的融资成本比国企要高得多。在卫生和社会工作,以及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等公共服务领域,民间投资的占比分别只有38%和22.9%;而政府投资的累计增速分别较民间投资高出8.1个和27.5个百分点,政府背景的投资在不断加速进入这些具有垄断性质的高回报领域。在这些领域,民间投资面临的就是形形色色的“门”,如“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甚至是“没门”。

  刘亭说:“今年3月,习总书记就民营经济发展的‘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讲话发表后,让民营企业信心大增。但他们还是会观望,原因是到目前还没有看到一些实质性动作。”

  四问:该怎么办?

  抓有效投资优化结构

  因房地产开发民间投资大幅下降,导致全省民间投资增速放缓,从根本上还是投资结构问题。民间投资不能过分倚赖房地产开发投资,如贵州省民间投资取得较好表现,原因在于房地产投资的比重一直在持续下滑。根据“去库存”的要求,房地产开发民间投资的比重下降还将持续,只有通过优化投资结构,来带动其他领域的民间投资才是新形势下的有效途径。

  民间投资需政策引导,在浙江就是要抓扩大有效投资。2016年第一个工作日,全省扩大有效投资重大项目集合开工仪式在临安举行,共有614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在推动扩大有效投资中,让民间投资“唱主角”“挑大梁”,政府投资更多的是发挥好“四两拨千斤”的引导带动作用,从而来撬动民间投资的力度。

  胸中有丘壑,落子如有神。每一个有效投资重大项目并非只是看投资规模大小,而是给浙江带来稳增长、调结构、促就业的实际作用。为此,我省今年提出了确保“四个15%以上”目标,即全省重大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5%以上,重大产业项目投资增长1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5%以上,生态环保投资增长15%以上。

  投资结构需要引导,投资对象也需要引导。从2011年起,浙江就吹响了“浙商回归”的号角,吸引和鼓励浙江民间资本回乡投资。浙江人的钱去哪了?向省外投资也是一个主要去向。一位安徽学者表示,前几年来自浙江的投资,大致占了安徽吸引长三角投资的一半左右。

  如何吸引浙江民间资本回乡投资发展,抓手就是浙商回归。在全省,启动实施“千万招引行动计划”,即重点针对省外海外浙江商会的1000位会长和10000家浙商企业开展招引工作,并每年确定一批浙商回归类重大产业项目。

  最值得深思的,就是民间投资从来不缺政策,唯独欠缺的是真正落实。


浙江日报 经济周刊 00017 四问民间投资增速放缓 2016-06-08 浙江日报2016-06-0800007;1604877 2 2016年06月0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