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时评

让环保加速追赶公众期待

  公众对环境改善的感受,反映了更高的期待;公众感受的分化,也反映了环保的区域性格局,要求我们更加明确主攻方向,特别是将空气污染治理作为“城市病”治理的一部分。

让环保加速追赶公众期待

王玉宝

  6月2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了《2015年浙江省环境状况公报》,并通报了全省百日环保执法专项行动的进展情况。

  不出意外的是,2015年全省地表水环境质量显著提升,近岸海域水体富营养化由重度减轻为中度。这无疑要归功于近年来全省上下戮力同心强力推进的“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工作。

  令人欣喜的则是,改善的不仅是水,还有空气。数据显示,我省11个设区城市中空气质量(AQI)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78.2%,同比上升2.7个百分点;PM2.5年均浓度为47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11.3%。另外,2015年全省平均霾日数53天,比上年减少16天。但是,对于这一点,民众的反应略显分化。很多人为这些数据点赞,对空气质量的改善感同身受;但也有一些人并不“买账”,他们认为空气质量改善,或许自己身“受”而“感”异。

  怎么说呢?这又是一个统计数据与个体感受之间拉锯的话题。其实,这也正常。天下所有的统计数据,恐怕都难逃这个命运。因为,统计数据描绘的是平均状况,而个体感受来自不同区域、生活场景、初始期待甚至主观情绪。空气质量数据的变化,反映的是全省总体情形。这几年,我省各级党委政府在推进环保方面确实意志坚定、行动有力,无论是绿色发展理念还是美丽浙江目标,无论是官员的环保问责还是《环保法》的严厉执行,都有目共睹。再加上浙江企业转型升级力度很大,很多企业自觉抛弃了粗放模式。这种局面下,可以说从水到空气质量的改善,是必然的结果,并不奇怪。

  尽管如此,但这绝不意味着公众的感受不重要。恰恰相反,我们需要从中汲取民意。首先,感受,往往与期待有关。如果期待很高,而环境只是略有改善,那么人们主观上就不愿认同。这说明,在当今时代,浙江民众收入向中高等层次攀升,生态环境在幸福感中占据了很大分量。公众对环保的期待值更高。另一方面,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数据虽改善了,但欠账太多,改善恐怕还远未满足想过好日子的人们对蓝天白云的想象。从这两方面讲,我们都不能躺在功劳簿上高枕无忧,还需要在改善空气质量上继续加力,给环境质量改善一个“加速度”,追赶上民众的期待。

  其次,人民的感受里大有文章。细细品读公众的反馈会发现,像舟山、丽水、衢州等地的百姓,对生态环境改善的认同度是较高的。但是,一些大城市居民的认同度则要略逊一筹。这种公众感受上的分化,实际与各地的环境总体现实是匹配的,映射的是环境污染的区域性格局。也就是,人口集中的大城市相对来说污染问题会更复杂,解决起来难度更高。5月底,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16》,对38个大城市的“城市病”进行了排名,浙江的几座大城市在其中的排名是相当靠前的。这不能不令人警醒。而“城市病”排名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这对我们的污染治理不无启示。一方面,污染治理特别是空气质量的改善,人口集中、工业发达的大城市恐怕还是“主攻点”。像杭州这样的城市,近千万的人口,紧凑的主城区布局,群山环绕的地理环境,私家车保有量高,以及严重的城市拥堵,都不可能让空气质量轻易改善。去年有数据显示,杭州空气污染的罪魁祸首是机动车尾气,占比高达28%。这种局面下,如何改善空气?恐怕还得做治堵、车辆限购限行乃至油品质量提升、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系统性对策。

  另一方面则是把解决污染放在治理“城市病”的层面考量,与城市布局改善、区域协调发展、城市辐射力扩散相结合。实际上,去年冬天以来,包括北京、上海在内的多个大城市都集中爆发了严重雾霾。如果不能纾解这些城市过于集中的现状,污染就难以根治。这实际上是新时期建设城市的大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已经提出了“一尊重五统筹”的基本思路。接下来,就看各地依此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浙江日报 时评 00004 让环保加速追赶公众期待 2016-06-03 浙江日报2016-06-0300011;浙江日报2016-06-0300006 2 2016年06月0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