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美丽乡村·望乡

好吃不过乌干菜

  “大雷隆隆响,买刀猪肉敬老娘。老娘说,乌干菜,白米饭。”幼年的时候,每当下雷雨前,听着轰隆隆的雷声,奶奶总会教我念这样一首童谣。念完了童谣,奶奶会说,乌干菜白米饭的味道,比猪肉饭还好吃。

  那个时光,猪肉要凭票购买,但即使不凭票,我家也是不大买得起的。不过乌干菜白米饭还是有得吃的。每每想着“雷神的母亲”也喜欢吃乌干菜,我吃起来就更有滋味了。

  乌干菜是萧山沙地人家的家常菜,每家每户都会腌制一些,从年头吃到年尾。早年,千军万马围垦时,沙地农民在围涂工地上吃的就是它。后来我们形容围垦的苦,也常说吃的是“乌干菜、萝卜干”。现在用来形容沙地人的节俭,也说常吃的是“乌干菜、萝卜干”。

  “乌干菜焖肉”则是一道名菜,过年时都很难吃到,想起来就让人口水直流,在我年幼时绝对是一种奢侈。现在虽然经常可以吃到,但因为较为油腻,在家不敢常做,上饭馆时也不敢多吃。大概正因如此,这念想反而就更长了。

  有资料说,乌干菜是绍兴一带的名菜,清代,乌干菜曾是绍兴的八大贡品之一。民间外出做活的手艺人,喜欢在饭盒中放一点蒸过的乌干菜,据说这样,饭在大热天里也不容易馊。萧山沙地与绍兴相邻,想着资料上所提的绍兴一带,这里的“一带”,也把萧山沙地“带”进去了吧?

  乌干菜,咸中带点甜,确实很下饭。它还可以作为很多菜肴的辅料,可以清蒸、油焖,也可以煮汤,或用来烧鱼、炖鸡等。好的乌干菜,比如那种九头芥腌制的,看上去油光乌黑,做菜时,越蒸越乌,越蒸越软,越蒸越香。现在,我已记不得乌干菜是怎么腌制的了,只依稀记得每次在家门口晾晒干菜时,空气中都飘满了好闻的香味儿。

  这些年,萧山沙地人家还在腌制乌干菜的也不多了。反正去哪家超市,都可以买到各种风味的乌干菜。我也常常买来食用,虽然感觉并没有儿时的乌干菜那样好吃,但那份清香却始终萦绕心头。也许,在远离家乡的游子心中,乌干菜可能就是一种乡愁吧?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望乡 00020 好吃不过乌干菜 2016-05-31 1584983 2 2016年05月3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