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f0037版:2016高校报考指南

遇见工大,驰骋在成长的大道上

  遇见工大,驰骋在成长的大道上

  丰富的学生工作经历,铺就成长的赛道

  我的成长与学生工作经历密不可分。进入工大第一年我竞选了班长一职,为班级的凝聚力建设而努力,这一年我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当年,班级被评为校级先进班级,绩点3.0以上人数达到了班级总人数的64%,我收获了满满的自信和真挚的友谊。

  从学长口中得知,工大的“百团大战”社团招新蔚为壮观,我有幸见证并加入其中,成为辩论社的一员。在这里,我聆听黄执中、周玄毅等大神的讲座,参加“启德杯”国际辩论赛并进入前八强;在这里,我经历经验、智谋、能力的较量,担任了辩论社社长,也养成了我寻求真理、明辨启真的思维方式。

  我还在学校就业与职业发展协会担任了宣传部长,这段经历培养了我精巧的创意和较强的执行力。当室友们梦回午夜鼾声阵阵时,我自觉地爬格子反复修改策划;当同学们吹着空调吃着西瓜时,我心甘情愿在烈日暴晒下走访企业。学生工作,常常让我挥汗如雨,但我也怀揣这份执着和坚持,不停地奔跑在成长的赛道上。

  严谨的科技竞赛,点燃成长的加速器

  带着对专业的敬畏,我从大三开始入驻信息学院的大学生创新基地,一头扎进了电子设计竞赛的实验室,开始了对科学世界的探索。

  寒夜,冷风阵阵。我常常半夜10点多借着昏暗的路灯,从实验室走回宿舍。暑假,我整整一个月没有回家。多少个挑灯夜战的煎熬,长夜漫漫无心睡眠,只是为了一次次的调试来尝试解决竞赛难题。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所在的团队获得了浙江省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

  做科技竞赛的过程,让我不仅学会了怎么做学问,更学会了怎么去做人。指导老师以言传身教告诉我,做学问要禁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做人要谦慎,时常反思,成为我一辈子最宝贵的财富。

  烙下工大的青春箴言,在人生路上恣意驰骋

  我从来不怕苦累,只怕安逸而学不到东西;我从来不怕碰壁,只怕躲避而失去斗志。每个寒暑假我都给自己安排了丰富的实习实践,我曾去一家初创的互联网公司做了近两个月的产品实习经理,参与了全国首个连接志愿者与残疾人的平台——益心愿智慧助残平台的建立。我也曾作为联合创始人组建了小和山人才信息库——小和山第一家服务于中小型公司的猎头团队,以解决中小型公司校招成本高、招人难、宣传效果不佳的痛点。仅8个人的初创团队,项目运行了6个月,注册用户达到5000多人,与20余家公司建立了业务联系,市场反应不错,我也赚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恣意驰骋的日子里,我在不懈努力中收获了鲜花和掌声。在2015年10月份的滴滴公司面试中,我丰富的学生工作和社会实践经历,以及思辨的表达和沉稳的个性让我从参加面试的1000余人中脱颖而出,顺利拿下产品经理的职位,轻松成为月薪过万的大学毕业生。

  我非常感谢母校浙江工业大学。我成长的跑道上有工大烙印,有工大人崇德笃行、大气包容、奋发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气质。大学四年,我品味着忙碌、充实、艰苦与辛劳。

  余晨光: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16届毕业生,曾担任校就业与职业发展协会宣传部长、校辩论队队长等职。大学期间先后参与了小和山人才信息库、益心愿智慧助残平台等项目的开发,曾获得浙江省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毕业前收到滴滴公司的offer,担任产品经理一职。

  在工大1400多个日日夜夜中,我庆幸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确定了人生坐标,把握了人生前进的方向,使我在不断拼搏中顺利地穿过迷雾平稳驶向前方。 ——余晨光


浙江日报 2016高校报考指南 f0037 遇见工大,驰骋在成长的大道上 2016-05-31 浙江日报2016-05-3100011;浙江日报2016-05-3100012;浙江日报2016-05-3100010;浙江日报2016-05-3100014 2 2016年05月3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