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f0037版:2016高校报考指南

不负工大不负青春

  不负工大不负青春

  翁雯雯: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2016届工商管理(企业管理方向)本科学生,在校期间担任浙江工业大学学生会屏峰校区副主席、浙江工业大学电视台副台长、企管一支部党支部书记,参与创立“小黄丫”公益自行车团队以及校史馆讲解志愿者团队。曾获浙江工业大学十佳团干、团员,院十佳大学生等多项荣誉称号。大四保研至北京大学法学院就读法律硕士。

  只有不断进行自我挑战,善于利用身边机会和资源,对自己负责才算不虚度四年光阴。决定未来的不是你的学历而是你的收获。接受开放的未来,自我沉淀,才能抓住所有悄然而至的机遇。人生不用看得很长很远,做好每一件事,幸运自然会悄然而至,以乐观轻松的心态面对结果,得失自在心间。 ——翁雯雯

  从工大到北大——我的成长故事

  “因为责任和义务,选择忙碌”

  翁雯雯的大学生活充实而又多姿:学生工作、学术竞赛、志愿活动、社会实践等诸多方面都有涉猎。一提到她的名字,老师们都会想起这个低调、有思想、不骄不躁的姑娘。

  因为责任和义务,选择忙碌。选择用忙碌的学生工作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在优秀的路上坚定前行。起初,只是为了避免成为一个宅女而主动走进了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但渐渐地,从一次次面试中,她意识到了学生组织的认真;从一场场志愿活动中,她知晓了服务与奉献的含义;从一次次身份的转变中,她明白了责任的力量。在辩论赛中,锻炼思维和逻辑;在讲座中,体验如何社交沟通;在团队组建中,学习如何创业……每一段经历的叠加才有了现在的她,才能在北大的面试中沉稳发挥,以清晰的思路和准确的表述赢得垂青。

  肩负责任,以自知之明为座右铭,时刻自省自律。翁雯雯一直相信态度比能力,更为重要。

  “只有学习和实践才能让自己更优秀”

  在课业最为繁忙的大二转专业进入经贸学院学习,这是翁雯雯在大学做出的最勇敢的决定。重新选择,意味着从头开始。这个决定,也曾得到家人的不解,但她用连年捧回的奖学金证书证明了自己。转专业之后繁重的课业压力并未打击到翁雯雯的热情,反而更加激发了她的兴趣和学习的动力。她一直认为,大学的学习是学会举一反三,是在生活中寻找经济学的影子,锻炼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才是最终目的。凭借对专业的热爱,翁雯雯也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省级学术实践课题并都成功结题。竞赛是一次直接的实践,将知识转为应用,可以说是实践学习的一个捷径。在这个过程中,也遇到过打击,也经历过失败,但是对翁雯雯来说,这些都是直面缺陷的镜子,只有不失落、不焦躁,方能沉着应对,冷静处理,收获成长。

  忙而不盲,有序不乱,这是翁雯雯在团队竞赛中最大的收获。这些收获与成长,让她有幸在大二、大三的暑假,分别参与了团中央组织的内地优秀大学生赴香港交流实践活动及香港大学组织的暑期企业家精神课题研究项目,两次经历带来更多的是感叹。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怀揣梦想,精于实践,才能变成更优秀的自己。

  “保研是一种运气”

  翁雯雯说,能获得学校的保研资格是三年努力的结晶,也是一种运气。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难得机会面前,她选择了去拼搏一把。临时之仗,纵然匆忙也要磨刀霍霍地备战。还记得准备材料过程中的奔波忙碌反而减少了备考的紧张。因本科非法学,考量的更多是平时的积累和能力。面试的问题则更是天马行空,出乎意料。翁雯雯回忆说,只要抓住考核的重点,从逻辑分析和口才表达两方面入手,加上大方沉稳的面试表现,成功就会向你招手。出于对北大校园的向往和向优秀人才的学习之心,翁雯雯选择给自己一个历练的机会。前面三年的努力,才能换来最终的绽放。


浙江日报 2016高校报考指南 f0037 不负工大不负青春 2016-05-31 浙江日报2016-05-3100004;浙江日报2016-05-3100005;浙江日报2016-05-3100009;浙江日报2016-05-3100006;浙江日报2016-05-3100007 2 2016年05月3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