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
曲终人不散
刘慧
600多年的昆剧,60载的浙昆,6代人的传承……这些数字背后承载的是昆剧的前世今生。
作为百戏之祖的昆剧,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它凝聚了一代又一代艺术家的美学追求和艺术创造,但它并不是孤芳自赏,也从未曲高和寡,昆曲艺术家们从未停止过创新的步伐。
给传承人定辈分儿,是当年“传”字辈大师定下的规矩。“传、世、盛、秀、万、代、昌、民”这8个字,也反映了浙昆人当年对于昆剧的美好愿望。第一代的周传瑛、王传淞用的是“传”字,张世铮、王世瑶、汪世瑜是第二代“世”字辈,不过从“秀”字辈开始,已经不用艺名了,像林为林、程伟兵、张志红等名角,最后没有改名而只是保留了辈分。林为林坦言:这不仅是一个剧种的传承,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担当。
今年是浙江昆剧团成立60周年,也是“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的《十五贯》晋京演出60周年——4月1日到3日,杭州剧院成为昆剧迷们欢乐的海洋,浙沪苏三地联动、七大昆剧团齐相聚、“世、盛、秀、万、代”五代同堂连演3场……从浙江昆剧团的看家大戏《十五贯》到《琴挑》《义侠记·挑帘》《惊梦》《长生殿·小宴》《鲛绡记·写状》《西园记·夜祭》……大师云集,经典纷呈,而曾经受教于浙昆的诸多“国宝级”艺术家也纷纷“候鸟回巢”,向“传”字辈大师致敬,同时倾情回报支持关心昆剧发展的戏迷。
提起浙昆,老团长汪世瑜的眼里充满感情:浙昆的每一辈人都勇于创新。《十五贯》是浙昆第一代“传”字辈的代表作,1956年拍成同名电影。《西园记》是浙昆第二代“世”字辈及第三代“盛”字辈的代表作,1985年拍成同名电影。《公孙子都》是浙昆第四代“秀”字辈和第五代“万”字辈的代表作,2008年也拍成同名电影。“多出人,出好戏,”这是一个剧种繁荣的标志。昆剧的美是永恒的,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它的审美价值,而好的艺术作品总是可以找到自己生长的基础。
浙昆的第一代传人——周传瑛,在昆剧逐渐衰落的20世纪早期,经历了国破、家离、班散,却做到了忍辱负重、百折不回,为昆剧在旧中国的苟且传延和新中国的重生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数十年间,舞台上的周传瑛魅力十足。他擅褶子、扇子、翎子“三子”功夫,样样拿得起,被业内誉为“三子唯有传瑛”。他因拥有独树一帜的“书卷气”表演风格,在上世纪40年代中期,还与京剧大师梅兰芳、俞振飞同台搭戏。
想当年,周传瑛在病榻上还坚持向弟子传授自己的心得。王世瑶、张世铮、汪世瑜、沈世华等“世”字辈大家,得到的真传最多,艺术造诣自然炉火纯青。王奉梅、陶伟明等是“盛”字辈的代表,而林为林、六小龄童则是“秀”字辈的代表……这种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使得昆剧历经波折依然幽兰芳香飘四海。
此次,作为浙昆庆生的演出,台上角儿差不多都是新中国成立后,各地培养的第一代和第二代昆剧演员中的佼佼者。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师从昆剧“传字辈”大师。之后他们成为各地昆剧院团的台柱,恢复演出了大量传统剧目,还创排了一批新编剧目。近20年来,他们又培养了第三、四、五、六代昆剧传人。全国昆剧界当今最红的角儿几乎都是他们的学生。
舞台上,当“秀”字辈林为林定格最后一场《雁荡山》演出时,台下所有人都忍不住站了起来,叫好之声,轰然雷动,掌声甚至盖过了乐队的锣鼓声……不管是戏迷,还是第一次看昆剧的人,都在说一个“赞”字。台上平均20岁的武生们,用绝顶的功夫燃爆《雁荡山》全场,在几乎要掀掉屋顶的掌声里,浙江昆剧团60周年团庆的3天演出,在杭州剧院完美落幕。
回望60载浙昆,姹紫嫣红开遍——在60年团庆折子戏开场之前,由浙昆第六代传承人“代”字辈上演的《“代”代相传》给人惊喜。这批2013年招录的50个学生,是继1996年招收“万”字辈学员后的新一代传人,也是昆剧的未来。
六代传人,薪火相传——传、世、盛、秀、万、代……曲终人不散,和舞台上的“顷刻间千秋事业,方寸地万里江山”相比,艺术的传承与熏陶总是余音袅袅绕梁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