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经济周刊·菜价过山车之问

别让流通卡住第一产业

  一蔬一果、一菜一餐,一头系着菜农的“钱袋子”,一头系着消费者的“菜篮子”。今春之后,各地蔬菜价格持续纷纷上涨,百姓惊呼“吃不起”。记者调查发现,运输蔬菜流通环节成本至少要占到菜价的20%至70%,流通环节层层加价,从生产地到批发市场再到零售市场,菜价以几倍甚至更多的幅度上涨。

  一边是流通始端“菜贱伤农”的现状,一边是流通终端“居高不下”的菜价,流通环节的层层加码,不断上涨的菜价态势,不仅未让收益流入菜农的“钱袋子”,反倒让消费者成了高价菜的买单者。市场经济条件下,供应少了自然会引来价格上涨,反之亦然。然而农产品的生产周期却常常跟不上市场反应的节拍。细细分析,这背后,还是农产品产销体制和流通体制的诸多症结。比如,产销信息的“糊涂账”,使得农民无所适从,无法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蔬菜种植计划,农产品生产环节无法实现市场化运作;再比如,流通体系的种种弊端、流通环节的层层加码的利润,农民又难以分享到。既要让菜农的“钱袋子”鼓起来,又要让消费者的“菜篮子”轻起来,搞活农产品产销体系和流通体系,最大限度地降低流通成本,无疑成为当务之急。这也是农业现代化所要迈出的一步。


浙江日报 经济周刊·菜价过山车之问 00019 别让流通卡住第一产业 2016-04-27 浙江日报2016-04-2700017 2 2016年04月2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