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文化

著名作家、学者冯骥才谈传统文化保护——

家乡滋味,且向故里深巷寻

  本报讯 (本报记者 陈醉 应磊 李竹青 区委报道组 吴红波) “大冯”回家了,从此在宁波慈城安了“家”。

  4月22日上午,宁波籍著名文化学者冯骥才的“祖居博物馆”在宁波慈城开馆,姜昆、刘诗昆、赵文瑄、黄永松、罗杨等文化名人专程前来与感受“大冯”那份悠远而深厚的乡愁。

  宁波慈城,是“大冯”的老家,也是他牵挂于心、写入作品里的地名。一个博物馆装着这位游子浓浓的乡愁。当天,“大冯”一身正装出席,他说:“我少穿西服,今天穿西服,是向家乡这块土地致敬。”他至今仍记得,1992年回乡,家乡人自发制作横幅,写着“大冯,欢迎回家”,他一下子就被感动了。

  当天,“祖居博物馆”同时开启了“大冯与故乡”展,以“大冯”回故乡探亲与考察为脉络,借助实物、文字、图片、多媒体和场景再现等表现形式,显示出他与故乡的血脉亲情。

  “我深爱着故乡,也渴望保护好这片精神的家园。”“大冯”是很多人眼中的著名作家,可最近这十多年时间里,他却以“传统文化守望者”的身份重新登陆人们的视野,他为抢救民间文化、保护古村落跋山涉水,几乎跑遍了全中国。

  对“大冯”来说,“冯骥才祖居博物馆”不仅仅是物件的藏馆,也是他多年来致力于传统古村落保护的缩影。他说:“这里面传递了我古村保护的理念与行动。”

  保护古村

  要怀揣敬畏之心

  一口300年的古井,两把“大冯”家祖传的椅子,几面当地特有的老瓦片墙,还有不少“大冯”的家族珍藏……

  冯骥才祖居博物馆在慈城民主路上,占地144平方米,自2010年开始,慈城当地对冯骥才祖居进行修缮。我们跟着“大冯”的脚步,穿过一条石板路,叩开木门,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幢“瓦爿墙”建构的博物馆主体建筑,建筑前是同样用“瓦爿墙”简单围拢起来的田园菜地,古色古香又不失现代格调。

  这个建筑,“大冯”打心底里喜欢。因为这让他看到了对于历史的敬畏,这也是他在古村落保护中一直持有的观点。

  敬畏历史,才能用心去保留原生态的痕迹。“大冯”特地绕到墙角边,让我们留心一口直径三四十厘米的水井。井看起来有些年头了,表面凿刻的凹凸早已被岁月抚摸得很平整光滑,井身一侧有一条长长的裂缝,看起来就像一个艺术品的“败笔”。不过,“大冯”却为这“一笔”叫好。这口井已有300多年历史,他的父亲曾喝这井水长大,即便再不完美,这都是历史的痕迹,是需要特地保存的。

  “古村保护并不是把眼前所见的破旧和不完美统统拆除,然后再去重建一个仿古式的建筑,而是需要我们在‘残存’里巧用匠心。”“大冯”说,这就像玉雕里的“俏色巧雕”,那抹“俏色”才是精髓。

  “砖瓦砌成墙”,在“大冯”的记忆里,这是自己家乡慈城的传统。博物馆的建筑者特地从本地民间找来老瓦片,镶嵌进现代的钢制框架里,还原了历史风貌,那趴在地上的植物,也被小心地“放”进了叠垒的空隙里……望去,时光仿佛暂停。

  守护情怀

  让精神根脉生长

  宁波慈城,对于“大冯”来说是一个充满乡愁的地理名词。冯家人在慈城绵延1200年,“大冯”的父亲冯吉甫就出生在这里。

  “虽然我并不出生在此,但这儿的一切与我血脉相通,割不断,恋更深。”在“大冯”看来,古村落的精神意义在于其蕴含的土地情怀、家乡情怀,保护古村落关键是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我们的传统、我们的根、我们的乡愁。

  在祖居博物馆大厅中央,最显眼的是两把老式椅子,一把是“大冯”的爷爷生前坐的,另一把是属于“大冯”父亲的。这两把椅子曾经远赴天津,摆放在“大冯”的家中,伴随着他每天的生活、写作,父辈的感情、浓浓的乡愁都依附在椅子上。

  这次,“大冯”割爱把这份浓浓的情感送回“祖居博物馆”。“来自这块土地的,我都会送回来,因为他在这里才能讲出完整的故事,这些故事是一个古村落熠熠生辉的东西,我们要保护的不只是建筑,更是这些故事里绵延的文脉。”

  文脉是代代相传的,是需要“生长”的。所以“大冯”把他的“一生”也搬进了祖居博物馆,虽然他并不出生和生活在这里。

  在“心居”,我们看到摆设的布置很像书房,里面放着“大冯”的手稿、钢笔、眼镜,还有他从天津带来的笔洗和砚台,仿佛他刚刚还正在写作。今年3月,“大冯”已经把个人的300多件珍藏送到了这里,有他自己的著作、书画等作品,也有他珍藏的艺术品,还有自用的各类文房用品等等。

  在“大冯”一幅画作里,他题诗“家乡滋味知多少?且向故里深巷寻。”穿过弄堂,冯氏三代的生活场景跃然眼前,他说:“古村保护是一种活态的,以后,我还要不断把好东西带回故乡。”

  对冯骥才的乡情,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姜昆深深感动:“我几十年看着冯骥才为中国文化传承保护发声,看他辛苦奔波,他从不放弃,因为他有文化自信!”

  留住乡愁

  让人们有家可回

  “大冯”回家了,心满意足。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便是:“我是幸运的,我有家可‘回’。”

  “大冯”十多年的“古村保护”历程中常常痛心。一组数据至今仍刻在他心里:2000年至2010年,全国自然村由363万个锐减至271万个,10年间减少了90多万个,平均每天消失200多个,其中包含大量传统村落。这组数据,便是这些年他努力奔走、致力保护古村落的原动力。

  很多年前,“大冯”回到慈城老家,小心翼翼的带走两捧家乡的土,其中一捧一直摆放在书房,慰藉思乡情。“乡愁是每个人对家乡的怀念,而这种感情是需要有载体的,若我们家乡的村庄不在了,我们的情感便无处安放了。”在他看来,每个人都要行动起来,如同保护春节一样,保护古村落就是让每个中国人都有“家”可回。

  “大冯”也行动了起来。他的第一次保护行动就是在老家宁波。1992年,他来宁波办画展,在月湖边被一所破旧的祠堂吸引,这就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祠堂“贺秘监祠”,当时这个破旧祠堂的修复费用需要二十多万元,一直没有着落,如果不及时修复它就有可能在未来的城区改造中被拆掉。于是他决定卖画换钱保护。

  “大冯”的努力让这座粉墙青瓦、三进五开间的旧祠堂如今依旧挺立着。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神奇的土地,它的名字叫故乡,离得越远,怀念越深。”“大冯”说,我们应该保护好心中的这片乡愁,像火炬手一样把它传递给后人。


浙江日报 文化 00014 家乡滋味,且向故里深巷寻 2016-04-25 1420155 2 2016年04月2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