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航天云网公司
筑梦云天,托起“中国智造”脊梁
祝守宇 李潭 周波 张京楠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用20.009兆赫的频率播送出《东方红》乐曲,从此奏响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的华美乐章。2016年,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2016年4月24日,又被赋予了新一层寓意,经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航天日”就此诞生。
60年弹指一挥间,中国航天发生了惊天动地的沧桑巨变:从“两弹一星”建功到航天神剑惊艳亮相2015年“九·三”阅兵,从航天员成功往返太空到“嫦娥”探月传回五星红旗的图像,从一枚枚火龙拔地而起、直上云天,到一次次摘得国家科学进步特等奖的桂冠,都见证着中国航天事业每一步的腾飞和跨越。一个蓬勃发展的航天大国正在崛起,航天精神正坚定托起“中国智造”的脊梁,向着“发展航天事业、建设制造强国”的中国梦奋勇进发……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时光回溯到1956年,在新中国一穷二白、百废待兴之时,一批热爱祖国的科学家,克服了重重险阻从海外回归祖国的怀抱;一批志存高远的青年人,满怀着忠心赤胆从全国各地加入到航天队伍。他们白手起家、从头干起,一步步创建起中国的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渐强,走完了其他国家需要几百年走完的发展道路。
翻开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呈现的就是几代航天人的奋斗史,它凝聚着几代中央领导人的高度关注,凝聚着钱学森、黄纬禄等为代表的一批开创者和奠基人的自力更生和艰苦创业,凝聚着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接力拼搏和奋勇攀登。而前人留下的不仅仅是技术的积累和突破,更重要的是根植于思想和行动的航天三大精神和航天系统工程的研究方法,以及“四共同”的工作准则。
回忆起那个激情与梦想的年代,老一辈航天人有着说不完的故事。
这是一个关于使命的故事。
在苏联、美国相继成功发射了人造地球卫星后,竺可桢、赵九章、钱学森等科学家先后写文章发表谈话,阐述人造卫星的深远意义,建议我国也应考虑开展人造地球卫星研究工作。1958年5月17日,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毛泽东主席发出了“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这句掷地有声的话语,宣告了中华民族有信心、有勇气登上太空探索的舞台。
这是一个关于奋斗的故事。
作为举全国之力的重大工程,航天人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研制生产中。
没有一张图纸,航天人用手搓成第一根复合推进剂灰色药条,没有试车台,就利用一座山神庙的废墟做测试房,把山崖作推力座。条件艰苦,航天人用手去挖炸药……
“我们站承担着卫星轨道计算和运载火箭弹道计算的艰巨任务。当时,站里使用的计算机容量小、速度慢、稳定性差,算一条弹道要凑合着算三次,需两三个小时。为按时保质完成计算任务,我们差不多每天晚上都要工作到深夜两三点,有时一天吃一顿饭。”原航天部二院计算站、现航天科工二院706所老科技工作者宋庆元这样回忆,她在“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后受到毛主席、周总理亲切接见,至今仍然记忆犹新。
这是一个关于创新的故事。
“东方红一号”顺利升空时,“长征一号”末级发动机采用了固体动力,它的有力一推使卫星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东方红一号”卫星及发射器总重为173kg。把这样重块头的卫星送上天,航天人绞尽脑汁,在原有液体动力的基础上,首次采用固体动力助推。正是这样的大胆创新,成就了“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入轨!
“发射震惊了全世界。”原第七机械工业部第四研究院驻内蒙古指挥部副主任、现航天科工六院老专家陈克明至今还能回忆起,周总理紧握着大家的手,连连说:“你们辛苦了,你们为中华民族立功了,党和人民感谢你们!”
此后,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第一颗气象卫星……返回制动火箭固体发动机连续24次参与发射,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苏之后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为我国载人航天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看今朝,旖旎风光秀
1999年,承载着“科技强军、航天报国”重任的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正式成立,从此迈出了新的发展征程。作为我国导弹工业的领跑者,航天科工经过多年发展,建立起了完整的防空导弹武器系统、飞航导弹武器系统、地地导弹武器系统及空间技术产品等技术开发与研制生产体系。“东风”劲吹、“红旗”招展、“长剑”啸天、“鹰击”长空,这一枚枚航天神剑,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国防实力,为国家的领土、领空、领海筑起了坚固的钢铁长城。
第一个实战应用的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第一个水下发射的潜地导弹武器系统;第一个机动发射的地地导弹武器系统;第一枚超音速飞航导弹;第一台固体火箭发动机;第一台液体火箭发动机;第一台飞控计算机;第一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明专利;第一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用新型专利;第一型星箭一体小型固体运载火箭……
这一连串可公开的“第一”,可管窥航天科工自主创新的光辉历程。航天科工深知,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唯有自主创新并掌握核心技术,才能赢得地位、赢得话语权。
2010年,航天科工提出“大防务、大安全”发展理念,2013年,明确“1+2+3+4+5+N”转型升级发展思路及战略举措,提出要主动承担起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生力军和我国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突击队重任。经过5年来的积极探索和不懈努力,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军民融合发展之路逐渐清晰,并在不断前行中取得了丰硕成果。
航天科工经多年打造的“金税、金卡、金盾”三大工程,保障了国民经济安全与社会稳定,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青海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灾害、尼泊尔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中,航天科工研制生产的应急救援装备总是第一时间挺身而出、驰援灾区。
航天安保科技系统成功保障了北京奥运会、国庆阅兵等重大节庆赛事活动,并成功实现了从“大型活动安保”向“平安城市”、“智慧城市”系统工程的纵深拓展。
成功开发的“天网一号”低空慢速小目标探测与拦截系统、高空灭火装置等“民用导弹”破解了反恐和灭火的国际难题。
率先在全国范围内首开大型央企自主可控信息系统规模化迁移试点应用先河,由航天科工研发、国内第一个涉及上千台计算机的自主可控安全网络和信息系统投入试运行……
在这些“民用神器”的背后,正是航天科工作为“国之干城、民之卫士”的责任与担当:百姓生活的需要在哪,航天民用产品的触角就延伸到哪,航天技术服务就惠及到哪。
踏征途,智造强国梦
航天探索永无止境,逐梦之行永不停歇。在当今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我国经济新常态下,航天科工党组科学研判形势后认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突破,国际竞争将日趋激烈,经济发展正经历着长达十年左右的 “冰河期”,企业转型和产业升级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在互联网经济时代继续保持引领我国高科技制造业发展国家队第一梯队的地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董事长高红卫明确指出企业转型的大方向,因势而为,以“互联网+”打赢转型升级战。
自2013年起,航天科工启动世界第一批、中国第一个工业互联网平台规划与建设。依托在装备制造与信息技术领域的雄厚技术与产业基础,依托2009年航天科工李伯虎院士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并实践的“云制造”先进理念与技术,航天科工主动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对接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于2015年6月15日正式成立航天云网公司,倾情打造以云制造服务为核心、以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能力协同、开放合作、互利共赢为发展理念的“互联网+智能制造”产业服务平台——航天云网,有力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助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相较于世界上首批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德国西门子公司和美国GE公司的发展路径,航天科工牵头打造的航天云网平台重点在于首先提供实现各个产业网上横向整合平台,之后逐步实现产业的垂直整合,最后落脚在智能化工厂的实现上。航天科工在努力探索一条中国特色的工业4.0发展之路,为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贡献力量。
航天云网以“云制造”为核心特色,以工业品商城和创业创新为重点业务领域,以金融服务、高效物流为支撑领域,发挥航天云网产业服务体系的协同作用,为航天云网平台用户开展协同制造、对外公开采购、产品服务营销等业务提供平台服务,为地方政府、行业企业提供公共平台服务,构建航天云网产业生态系统。
航天云网自2015年6月上线运行以来,短短不到一年时间,已经吸引国内外近10万家企业入驻,实现业务合作2.8万多项,合同金额超过16亿元。航天云网“众创空间”自2015年9月上线以来,吸引创业项目200多个,80余位创业者接受了5个投资机构的投资服务,涉及智能设备、工业制造、军工、互联网、环保技术、金融服务等多个领域。自2016年1月起,航天科工所属单位在航天云网集中发布采购需求信息,全年预计超400亿元,包含生产加工、研发设计、试验、计量检测等五大类需求,覆盖金属、装备、电工、电子等制造行业。
航天云网自建设运营起便取得了社会广泛认可,获得了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创新金奖,拥有复杂产品智能制造系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航天产品智慧云制造试点示范项目”被国家工信部认定为首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并当选为中国工业互联网联盟第一副理事长单位,成为首批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目前,航天云网已和江西、贵州、四川、浙江、辽宁、内蒙古、甘肃等多省区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依托航天云网的平台资源与智能制造相关技术能力,为各地打造“工业云”、“行业云”与智能工厂等平台与系统工程,为我国区域经济的提质增效与转型升级贡献航天力量。
60年峥嵘岁月,60年华彩篇章。中国航天,以其国之重器的品质与担当,见证了中国制造的崛起之路。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的伟大征途中,中国航天人将秉持航天三大精神的优良传统,创新、开放、共享、协同,筑梦云天,用航天精神托起“中国智造”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