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社会

永嘉有个村级公益基金会

乡贤反哺家乡
服务父老乡亲

  本报温州4月13日电 (见习记者 王艳琼) “又有1000元入账了,是哪位好心村民捐的?”连日来,“永嘉乌牛街道上三房村公益基金会”的微信群里不断跳出信息。这个由本村乡贤自发组成的公益基金会,3个月来,每天都会公布捐款数额,小到一块钱,多到上万元,现已筹得公益基金38万元,纳入近300名会员,成为当地美谈。

  “在外乡贤回报家乡是我们应该做的!”16岁外出当兵,离乡40余年,上三房村人、村公益基金会发起人陈定国说起家乡仍满是回忆。

  乌牛街道上三房村2800余人,多数村民在外经商,常驻在村的多为老人小孩。“我能为家乡做些什么?”在一次回乡探望时,陈定国发现村内基础设施较为落后,村集体收入不高,于是他计划召集在外乡贤成立村公益基金会,捐款服务村老人、助力村集体建设。

  召开三次筹备会,拟好倡议书,今年年初,在上三房村同乡会上,村公益基金会正式成立,陈定国带头捐款。“捐款不在乎多少,在于心意”,他的一席话赢得在场乡贤纷纷赞同。在村两委的见证下,当天基金会捐款数额超过18万元,100多名村民积极入会。

  “成立基金会让我们在外乡贤有了一个报答家乡的机会。”离乡20多年、同为上三房村人的陈州龙马上就加入到了公益队伍。不仅如此,他还积极动员自己在村的父母以及在外的兄弟姐妹等10人,全家捐款近3万元。

  “村民们反哺家乡,让村集体建设更有信心!”乌牛街道上三房村村书记陈丽鹏对村公益基金会的成立大为赞同。他表示,目前村两委每周召开例会商讨善款使用情况,以全公开、全透明方式,主要将善款用于服务老人和家乡建设。

  目前,村两委已经对全村开展困难排查,统计救助对象,村里的老人活动中心也在进一步的筹建,计划针对需要帮助的人,将善款落到实处。


浙江日报 社会 00016 乡贤反哺家乡
服务父老乡亲
2016-04-14 1041746 2 2016年04月1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