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文化

余姚小学生5月将带着机器人去美国

科技小达人 玩转机器人

  本报讯 (记者 龚振岳) 小学生玩机器人能玩出什么新花样?自动扶梯安全器、智能插线板……这些听起来“高大上”的东西,其实都是余姚东风小学16个孩子设计的机器人。最近,这些吸引眼球的作品在美国RoBoRAVE国际机器人大赛亚洲公开赛北京赛区夺得了冠军。5月,他们将赴美国参加机器人大赛决赛。

  孩子们的作品名叫“巡线机器人”,看起来像个工厂的机器手,线圈露在中间,底部是一个基座。别看样子不起眼,功能却十分强大。

  创作者之一李童宇为记者做演示。他在机器人的顶部装入许多乒乓球,然后机器人按照事先规划好的S型路线轻快而准确地到达目的地,把球倒到指定位置。如此来回两趟,短短29秒机器人就投放了92个乒乓球。

  “我们这次参加的是超级巡线项目小学组的比赛,这次比赛要求设计、搭建机器人并用电脑编程。我们的机器人任务完成质量最好、所用时间最短,所以拿到了北京赛区的金奖。”李童宇自豪地说。

  东风小学教师谢黎告诉记者,这群孩子平时就一直在学校的拓展课里“玩”机器人。拓展课以兴趣班为原型,孩子对什么感兴趣就可以报什么课,每个星期安排半天时间上课。

  作为机器人发烧友,李童宇现在读小学六年级,机器人拓展课一直是他的最爱。有了兴趣,就会不断地去琢磨,遇到设计、编程等方面的问题,他也会和小伙伴们一起商量解决。

  谢黎告诉记者,别看孩子们对机器人投入了莫大的精力,这样的状态反而促进了孩子们的课业学习。“机器人社团里的孩子在学习上个个在班上名列前茅,就算刚报名加入的时候成绩平平,但受到社团影响和同学们带动,成绩也在短时间内得到提高。”

  孩子们做出来的机器人不仅是天马行空的作品,很多还能在现实生活中派上用场。比如,利用感光原件控制升降的自动窗帘:天黑的时候,感光元件发出信号让窗帘自动下降;天亮了,窗帘就会自动上升。

  “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动手实践当中,机器人拓展课程给孩子们搭建了一个平台。”谢黎介绍,亲手做出的一个个机器人让孩子们非常有成就感,尤其是这次,拓展课上的8个小组共16人一起参加了国际比赛获得大奖,这让他们“玩”机器人的兴趣更浓了。


浙江日报 文化 00014 科技小达人 玩转机器人 2016-04-12 617030 2 2016年04月1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