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奖”得主张建敏潜心办学传承婺剧
一生婺剧情,浇灌满园春
本报记者 石天星
她,是中国戏曲最高奖“梅花奖”得主、有“浙江婺剧界第一花旦”美誉的婺剧名家,她在婺剧《断桥》中塑造的“白娘子”栩栩如生;
她,告别舞台后,把一所占地仅3亩,只有30多个学生、20多个教职员工,教师工资都快发不出的学校,办成了而今婺剧专业学生供不应求、拥有40多位专业教师、盛名远播的“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婺剧)传承与教学基地”;
她,带出的7名学生获得了中国戏曲小梅花奖金奖,她的办学成果获得了中职学校技能教学突出贡献奖……
从名角到名师,她一心办学,成绩斐然,令人感佩。她,就是非遗婺剧国家传承人——金华艺术学校校长张建敏。
4月4日,记者专赴金华市婺城区东市街的金华艺术学校,专访了这位婺剧界的传奇人物张建敏。
心血浇灌桃李园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眼前的张建敏穿一袭黑裙,罩一件紫色的短袄,墨黑的头发梳了个发髻,举手投足间尽显“当家人”的自信干练。
金华艺术学校的前身是浙江艺术学校婺剧班,张建敏毕业于此,但到张建敏2001年回校任副校长时,学校已经没有了婺剧班。张建敏找到校长,说自己想开婺剧的唱腔课。那时,婺剧人才青黄不接,演出市场也不太景气,学校位置偏僻,只有两幢破破烂烂的楼,其中一幢还仅有两层高,所有老师里面数张建敏最年轻。现实条件摆在那里,开婺剧课的梦想并没有实现。
婺剧是学校的特色,怎么能丢?升任校长之后,张建敏又重拾起她的婺剧教学梦,做的第一个决定就是恢复婺剧专业招生,她亲自给声乐系的学生和家长们一个个做工作,想先转几个学生来学婺剧……不到一周,财务来找她了:“校长,下个月工资从哪儿走?”原来学校已经发不出工资。
“过去当演员,都是别人围着你转;现在当校长,柴米油盐都要自己去操办了。”回首办学初期的甘苦,张建敏说,那段捉襟见肘的日子她是靠带着老师、学生出去演出撑过来的,学生就是演员,好处是很有舞台表现力,缺点是基本功不扎实。
熬过寒冬,学校终于扭亏为盈,也渐渐从3亩地中挪了出来。张建敏把婺剧专业作为全校的龙头专业来建设,每年招收15到20个学生精心培养。每逢学生参赛或演出,张建敏都会放弃休息,不厌其烦地给学生们上课,守着他们指导排练。她还给教语文和历史的文化课老师出了个主意:将婺剧的经典剧本作为教材,这样做最大的好处是专业和文化的学习不会脱节,学生还能从研读剧本的角度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了解历史上的来龙去脉,接受古诗词熏陶,感悟待人接物的道理。
“专业课水平难分高下的学生,能拉开差距的就是文化底蕴。要做个有文化的好演员,就要善于学习。”在张建敏看来,有文化的益处不仅仅在于能更好地理解剧本和角色,更在于会总结与研究,可以留下文字和资料。张建敏很希望自己的学生将来能在婺剧戏曲评论和戏曲理论方面也有所建树。
一年又一年,桃李终满园。如今的金华艺术学校形成了戏曲类、舞蹈类、声乐类和器乐类四大类专业群,先后荣获省级以上大奖100多项, 7名学生获得了中国戏曲小梅花奖金奖。婺剧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衢州、建德、兰溪、东阳、义乌等地婺剧团每年三四月份就会提前赶到学校来“预订”。
15年来,张建敏走过的沟沟坎坎不计其数,但张建敏透着一股豁达。她说,婺剧是她心中的一盏明灯,每当演出结束时,她都会看到有观众流下感动的泪水,因为婺剧中的教化特别令人震撼,“戏里面的人那么苦都过得去,我办学再难,又有什么过不去的!”
一生无悔梨园情
“婺剧界50年难出一个张建敏”,这是流传在婺剧界的一个说法。1980年,17岁的张建敏考入浙江艺术学校婺剧班。她们那一届出了不少婺剧名角,比张建敏小一岁的陈美兰在《断桥》中扮演“小青”,也获得了“梅花奖”。
“我们那时候去考试,考场外人山人海,能考上的都是百里挑一,千里挑一。”张建敏自己当了老师后,倒颇为羡慕自己那时候的老师。
戏曲演员讲究天赋,扮相、嗓音都是天生的,师傅一招一式教授手、眼、声、法、步,却也要有悟性才能领略。扮相、嗓音、悟性不错,还要“会演”。舞台上浓缩人生的极致,表情形体讲究张力,生源基础是保障。
然而,学戏的人没有谁会说自己是全凭天赋成功的。“谁要是说自己全凭天赋,那除非是没有良心。”张建敏随即打了一个云手,兰花指缓缓从右下方沿着一道优美的弧线落到左下方,“你看,我这个手几度几摆,气息怎么起,眼神怎么收,再有天赋,老师不教你,你能看会吗?”
每个学生自身条件不一样,有的学生一点就通,有的学生开窍较晚。张建敏也有着急的时候:“我们的学生其实很崇拜老师,发现自己老做不好就会很痛苦,缩在角落里,远远躲着你。”她话语间透着纠结与怜惜。
1985年,张建敏结束了婺剧班的5年制学习,进入剧团实习。在剧团里,张建敏最难忘的老师是郑兰香。“那时候郑老师才40多岁,其实还年轻,但她把舞台让给我们,一心培养我们,带着我们一个一个剧目排练。”
张建敏还记得,当年郑老师在台下坐着看他们排演完了长舒一口气道:“看着你们演哦,比我自己演还累。” 当时她还不理解,后来自己当了老师,终于感同身受。“老师看学生演,完全是气息同步,学生唱得到不到位,站位找得准不准,老师会跟着一会儿叹气,一会儿欣喜,到学生演完了,老师才发现自己浑身筋骨都痛了,衣服也都汗湿了。”
后来,张建敏成为了全省有名的婺剧演员,但郑老师只要一见到她就挑她哪里有不足,哪里得提升。“郑老师,别人都说我唱得好,怎么就你只发现我哪里唱得不好?”张建敏有些困惑。郑兰香老师一脸慈爱地笑着说:“建敏,我是你的老师,有别人鼓励你了,我就得给你提缺点呀。”
“老师就是这样的,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学生一茬茬地培养出来,自己也像蜡烛似的燃烧殆尽。”往事历历在目,张建敏的回忆伴着感叹。
婺剧逢春绽新蕾
现在,张建敏和她的金华艺术学校已成为金华市对外文化交流中的一张金名片。早在2009年,张建敏就率领师生出访过德国迪恩市,将金华婺剧带到世界观众的面前。2012年,张建敏和师生们到美国印第安纳州阿尔卡特郡参加文化交流,艺校的孩子教当地的美国孩子唱中文歌,美国孩子则教艺校的孩子唱英文歌,孩子们之间很快就成了好朋友。
去年是金华市与德国迪恩市友好交流13周年,在迪恩市第37届城市节开幕之际,再度带团出访的张建敏现场演唱了一段经典婺剧,而与此同时,一群到金华参加古村落保护活动的海外名校学生饶有兴致地来到金华艺术学校,跟着婺剧老师学习唱念做打。
“婺剧发源于金华,迄今有400多年的历史了,到今天真可说是根深叶茂。” 张建敏说,在国外,外国朋友对于婺剧充满好奇和尊敬,所以她现在越来越理解一句话——“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而在国内,大剧场每有婺剧演出都是座无虚席,民间的戏迷俱乐部也遍地开花,喜欢戏曲的不再只是老年人,中年人和青年人也越来越多。
有年轻观众私底下请教张建敏——怎么才不会把婺剧和其他剧种搞混?张建敏微微一笑,不疾不徐地作答:婺剧的音乐比其他剧种更丰富,融合了6大声腔、6个剧种,念白念的是中州韵,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浙江官话,表演上的特点是“文戏武做,武戏文唱”,比如《断桥》是部文戏,但许仙在其中有36跌,婺剧在发展过程中还不断吸收舞蹈的造型,使舞台表演更有画面感和表现力。“我总结,婺剧最明显的外在特征是大锣大鼓的伴奏、大红大紫的服装,演员唱起来嗓音高亮、十里可闻。”
近些年,金华艺术学校不仅把青年教师送出去学习、进修,还把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戏曲学院、浙江省昆剧团、浙江省京剧团的专家教授名角儿们纷纷请进学校来讲学、授课。
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今年3月,省政府也印发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在张建敏看来,这是有史以来戏曲扶持政策中最具体的一次。张建敏透露,金华市政府已经划出一块20多亩的土地给金华艺术学校作为新校区,并且位置很好。
“我对婺剧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对今天扶持戏曲传承的好政策深深感恩。”说话间,传来了学生练功时地板“咚咚”震动的声音,这位婺剧“白娘子”用她那双明亮而有神的大眼睛望向窗外。
院子的藤蔓绿意盎然,绽放期间的小花娇艳而明丽……戏曲的春天,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