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要闻

朗蒙服饰:电商也要有“工匠精神”

  朗蒙服饰:电商也要有“工匠精神”

  龚望平 王罡

  义乌市朗蒙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亮的办公室有100多平方米,除了办公桌和功夫茶几之外,堆放着上千件不同款式的衬衫。

  4年前,从日用百货转型做衬衫的那一刻起,他把这当成自己的事业,坚持走品牌电商之路。

  因为执着于品质,他只用了两年,就完成了从草根创客到年销售过亿的CEO的跨越。

  诚信,赢得市场

  刘亮比很多人都要深刻领悟“品质”“诚信”的沉重意义。

  2010年,刘亮注册了义乌市比优迪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淘宝商城开出了旗舰店,主营日用百货,开始了电商第一步。

  当时,聚划算刚刚兴起,第一次上活动让刘亮和小伙伴兴奋不已,提前半个月筹备,进了20万元的货。

  批发价16元的驱蚊灯,刘亮一口气拿了10000多盏,卖39块一盏。活动当天,一下子就秒杀了8000多单,加上日常销售,两天内全部售罄。

  接下来几天,接踵而至的不是货款,而是一个接一个的投诉电话,要求刘亮退货、赔钱。因为刘亮没进工厂考察,驱蚊灯用的是回收废料,一股刺鼻的味道,根本没法用。

  新店铺瞬间被“口水”淹没,描述与实物、物流速度、服务态度三项指标全线飘绿。驱蚊灯销毁不说,还赔了10多万元。更要紧的是,很长一段时间里,店铺参加不了其他任何活动。

  这对“比优迪”的打击是严重的。其实完全可以关掉店铺,可是刘亮却坚持:生意要做久,诚信不能丢,损失再多也得承受。

  经过他的不懈努力,那些买过驱蚊灯的老顾客慢慢又回来了。

  专业,细分市场

  2011年10月,当小伙伴还沉浸在喜悦中,刘亮却关掉了月销售额百万元的“比优迪”,转行做细分市场。

  一番市场调查后,他决定做衬衫。当时外贸疲软,大多数义乌衬衫厂没有品牌,打不开国内市场。“大家都想做电商,这是我们的机会。”

  与很多追逐爆款、喜欢赚快钱的电商不同,刘亮坚持公司化操作,走品牌化之路。一开始,刘亮选择与当地一家规模企业合作。“我们负责前端销售,他们负责后端生产,一起打造一个新的品牌。”

  刘亮的团队都是80后、90后,正处在电商主流消费群体的核心年龄段,消费特点是:追求个性化、时尚化,注重品牌的意识。“我们的目标客户就是25~35岁的经济适用男。”

  找准定位后,刘亮的新品牌很快就吸引了一大批新客户,一年后月销售突破千万元。

  专注,引领市场

  当合作方无法跟上刘亮团队的“高频率返单”快节奏时,刘亮选择了自立门户。2014年3月,刘亮团队的“朗蒙服饰”正式起步。他们的定位是:不做生产,只做品牌端和销售端。“虽然没有工厂,但我们具备经营工厂的能力,随时能接手一条衬衫流水线。”

  每年新增数十万的用户数据,可以精准分析;核心团队精通产品开发、面辅料采购、制作工艺……牢牢掌控微笑曲线两端的“朗蒙服饰”,成为一匹“黑马”,几个月内就做到了淘宝网“衬衫类目TOP3”。

  “这些都是我们要穿的衣服,自己满意客户才可能满意。新产品出来了,我们都会先试穿,并让老客户试穿,不断改进后才推向市场。”在刘亮看来,“朗蒙服饰”作为淘品牌,与“雅戈尔”“七匹狼”等实体大品牌不分伯仲。一方面是立足于义乌完善的产业链,另一方面是团队专注于衬衫,每一件都做得很用心。

  如今,年销售过亿的“朗蒙服饰”,已成为很多业内大品牌争相合作的电商团队。不过,刘亮并没有因此忘掉初心,他坚持借鉴线下实体品牌的模式:一手抓衬衫品质,一手提升客户体验。

  刘亮深知,从实体行业到电商,再从电商到微商,只是销售模式不一样而已,核心是要做好产品。“得客户者得天下,只要把衬衫做到极致,就一定会有市场。”他说。

  专业,专注,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从这个“80后”电商身上,我们不难看出义乌草根创业者的“工匠精神”。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6 朗蒙服饰:电商也要有“工匠精神” 2016-04-06 浙江日报2016-04-0600008;浙江日报2016-04-0600009 2 2016年04月0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