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生态

诸暨东白湖镇油菜有了新“吃法”

卖风景也卖产品

  本报讯 (记者 史健岚 通讯员 蔡琦) 阳春三月,春风轻拂。行驶在诸暨东白湖镇浬斯公路上,两旁千亩的油菜花随风摇曳,慕名而来的游客一波接一波。正在田间管理的种植户陈金德却告诉记者,花还没开前,这里早就迎来了好多批客人。

  不是冲着花来,那是冲着什么?看到记者疑惑的表情,陈金德哈哈一笑,“喏,就是冲着这花落了以后结的籽而来的啊。”陈金德说道。原来,早在春节过后,就有一大波上海游客特地赶到他的油菜地里来下菜籽油的订单。这个要订4公斤,那个要订5公斤,花还没开呢,他的菜籽油却已被订走了二三百公斤。

  陈金德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去年他种植了8亩油菜花,榨出的300多公斤菜籽油给他带来了近两万元的收入。从目前的预订量来看,今年的菜籽油又将是供不应求的状态,上万元的收入是妥妥的了。

  和陈金德一样,在东白湖镇,还有三百多户油菜种植户也都陆续接到了菜籽油订单。然而,换作以前,同样守着这样一片“油菜田”,种植户们的收益却一直提不上来。究其原因,主要是许多农户还在依靠传统方法“打菜油”,无论是品质还是卖相,都难以打开销路。

  “这么大片油菜花风景,只是为了观赏,可惜了。”一次偶然的机会,东白湖人斯丽霞回乡赏花时,无意听到了种植户的这声感慨。的确,每年3月底,游客为赏花而来,着实热闹一阵子。但不出一个月,花谢了,人也散了,种植户的收入也就跟着没了。

  如何在发挥油菜花观赏价值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它的经济价值?斯丽霞嗅到了菜籽油的商机。于是,她立即回乡,成立了诸暨市东白缘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入上百万元购置设备,请来技术员攻克油品的品质、卖相难题,收购农民手上的菜籽榨出鲜香诱人的菜籽油,并且还给这些菜籽油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品牌——“东白缘”。打这以后,菜籽油的身价不仅高了,销量也是节节高,去年光是加工菜籽油的销售额就有150万元。

  过去只卖“油菜花海风景”,现在还卖菜籽油。两者的价值差异对比让东白湖镇的农户尝到了延伸产业链的甜头。“现在一亩油菜可增收2000多元。去年全镇加工菜籽油产值有400多万元,是前年的4倍。”东白湖镇副镇长陈国纲告诉记者。

  随着菜籽油的俏销,种植油菜花的土地也跟着受宠。“原先许多不要种的农户现在积极性可高了,大家都抢着种,不少还打算去邻村承包土地来种呢。”陈金德说道。


浙江日报 生态 00016 卖风景也卖产品 2016-03-24 12833514 2 2016年03月2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