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美丽乡村·延伸阅读

八问“三农”系列报道之交易短板——

一个平台,
盘活农村产权

  核心提示

  目前全省有80个市县建立了农村产权交易流转平台,但受各种因素制约,部分产权交易规则和产权登记、评估、收储、处置等配套机制建设滞后,交易市场比较冷清的现象仍不鲜见。

  在诸暨,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拓展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空间。它好比人才市场上的“猎头”,通过网络竞标,交易中的权力寻租现象被有效遏制,价值回归市场。而对于基层干部而言,程序的规范不仅减少了矛盾纠纷,同时也减轻了他们的工作量。

八问“三农”系列报道之交易短板——

一个平台,

盘活农村产权

本报记者 马可远

  上午9时,诸暨店口镇白沥昄村村民汤友良已经忙碌起来,从村口开始挨家挨户检查自来水管,一旦发现水管泄漏便立刻予以抢修。村中的水库,也是他每周必去检查的项目。

  这样的情形,在10年前的白沥昄村几乎难以想像。那时候,刚通上自来水不久的白沥村,水管泄漏、村民偷水、少交水费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滞后的运营维护工作,不仅影响了村民的日常生活,村集体每年还要为此多垫付10多万元水费。

  2013年底,作为诸暨市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的试点镇,店口开始尝试利用网络平台更好地运作农村集体资产。“负资产”的白沥昄村也进入了镇政府的视野。2014年,该村在镇政府指导下把自来水运营权挂到了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很快有人通过竞标获得了运营权。

  “这相当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店口镇副镇长徐笙咏告诉记者,这类双赢的项目,自然有人愿意购买,而且只要维护得当,以目前的水价,经营者能够有所获利。

  据诸暨市农办综合调研科科长赵家虎介绍,随着店口产权交易平台的成功运营,面向诸暨全市的农村交易平台也于2015年起正式开始实施。第一年全市农村产权交易649笔,总金额突破8000万元。如今,在这一平台上的交易物品,早已超越了传统的山林、田地、鱼塘等范畴,连自来水运维这样的农村基础设施项目也能在平台上“秀一把”。

  如何让交易平台发挥作用?诸暨市农办表示,盘活村集体经济,压缩权力寻租空间是交易平台能够逐渐活跃的主要原因,而互联网平台的运用,则能够让交易信息传播更加广泛、快速。例如,店口镇曾有7间在工业区附近的店铺,原本拍价不高,而放到交易平台流通后,价格立刻上涨。又如,一些农村集体资产曾因碍于人情等存在贱卖现象,有些田地山林转让价格甚至还是15年前的价格,但通过农村产权平台,它们的价格甚至涨到了10倍以上。

  使用网络平台之后,不少乡镇干部肩上的担子也逐渐减轻。“过去一些村集体项目投标时,由于程序难以做到位,部分村民心生疑虑,如今通过一系列规范程序后,信访村民大幅度减少,村干部权力寻租空间也小了许多。”

  赵家虎告诉记者,根据实际情况,诸暨市在市镇两级设立农村产权交易平台,资产200万元以下的,可在镇平台完成;200万以上的,则通过市级产权交易平台,既能保证大项目的严格准确,又能在小项目上简易灵活处理。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延伸阅读 00019 一个平台,
盘活农村产权
2016-03-22 浙江日报2016-03-2200005;12813228 2 2016年03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