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全国两会特别报道·锐观察

打赢脱贫攻坚战,代表委员有话说——

消除4600后,如何更上层楼

  外婆坑村,距离新昌县城42公里,是一个典型的山村。这些天,村民何溪女心情很好:游人如织,一天光卖玉米饼,何溪女就进账2000余元,“要是以前想都不敢想!”沐浴着党委、政府扶贫政策的暖阳,外婆坑村人一步步走上了致富路,从昔日的贫困村一跃成了小康村。

  此时,在距离外婆坑村1400余公里的全国两会现场,一个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议题正牵引着代表委员的思绪。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去年底,浙江先行一步:全面消除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4600元的贫困现象,成为全国率先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省份。

  “消除4600”后,如何乘势而为?代表委员认为,要从精准度、产业链和灵活性上发力,绝不让贫困杀“回马枪”。

  因地制宜

  把握精准度

  曾经的滕头村,是一个“田不平路不平,亩产只有两百零”的贫困村,而今是全国有名的富裕村、明星村,关于农村扶贫,村里的“带头人”、全国人大代表、奉化滕头村党委书记傅企平有不少心得。

  “贫困人口大多数在农村,农村扶贫工作相对于城区扶贫,难度更大,必须有的放矢,精准扶贫。”傅企平代表认为,造成农民贫困的原因很多:有自身原因,比如文化程度低、技能水平不高等;有外部原因,比如一些山区、海岛的交通、信息等不发达。

  “针对这些不同的原因,要对症下药。”傅企平代表说,浙江这些年摸索出一系列精准扶贫的组合拳,如通过大力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农民异地搬迁、提高社会保障力度等手段。他建议,加大扶贫“普惠”服务的同时,对刚刚摆脱绝对贫困的群体,要进一步加强结对帮扶,实施“一村一计一部门”结对帮扶制度,坚持“扶贫与扶智”“输血与造血”并举。

  2002年,全国第一个消除贫困乡镇;2012年,新确立的省级扶贫标准——4600元比国家标准的2300元高出整整一倍……

  浙江扶贫工作交出的“成绩单”,让代表委员振奋不已。

  “全面消除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4600元的贫困现象后,我们要更多思考,如何进一步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全国政协委员、民革省委会副主委计时华说,浙江要奔向高水平全面小康,农村仍是“短板”,要坚持不懈、久久为功。

  近年来,浙江实施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计划。“农业现代化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提升创业就业的技能,农村居民才拥有持续致富的资本。”计时华委员建议,加强农村居民手机应用技能和信息化能力的培训,全面提升其就业创业的能力和素质,特别是运用手机上网发展生产、便利生活和增收致富的能力。

  多措并举

  打造产业链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十二五’期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亿多。我想,这里面也包含了我们康恩贝的努力。”说这话的是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康恩贝集团董事长胡季强。

  作为一家医药企业集团,康恩贝近年来在产业链延伸上大有作为,在浙江、云南、江西等地发展药材种植基地。更为重要的是,全产业链经营的模式也实实在在惠及了当地农民。

  “从2005年起,我们根据国家要求,在浙江中西部、云南、江西、青海等地发展药材种植基地。”胡季强代表说,通过康恩贝的发展之路不难发现,药企在“老、少、边、穷”及经济落后农村进行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种植中药材,既可以确保向药厂提供优质、绿色、无污染原料,又可以招用当地农民就业,使村民不离乡、不离土,通过打工获取较稳定收入,加上药企按年支付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收入,几年后种植基地周边农民纷纷脱贫致富,参与基地合作的周边近两万户生活困难农民,每户每年可以增收1万元至5万元不等。

  “尽管我们投入较大、周期长,直到去年才开始有经营性利润,但看到老乡们家家户户买家电,开摩托车、汽车,甚至盖了新房,我打心眼里感到高兴。”胡季强代表感慨地说,康恩贝等企业的实践证明,产业链扶贫是一个很好的脱贫模式。他建议,国家应制定产业链扶贫专项计划,安排专项资金,制定专门鼓励政策,引导、支持企业以产业链延伸方式,参与到脱贫攻坚战中。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扶贫工作的成效并非一朝一夕能实现,也并非一成不变。代表委员认为,只有制度“兜底”,形成合力,才能切实防止贫困“卷土重来”。

  “扶贫工作不单是农民的事,也不单是政府部门的事,要达到良好的扶贫效果,必须营造全社会合力共助的良好氛围。”傅企平代表建议,汇聚社会力量合力帮扶。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如各级工商联实施“村企结对”、各级侨办侨联实施的“侨胞反哺家乡”、各级残联实施的“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扶贫基金会实施的“特色农业开发”、慈善基金会实施的“爱心超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实施的“助学行动”等社会扶贫行动,多管齐下攻坚克难。

  创业创新

  增强灵活性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中,构建面向每个人的网络创业平台,越来越成为激发“草根”创新创业活力的新引擎,也成为实现精准扶贫的一把“金钥匙”。当我们跨过“消除4600”这道坎,如何在致富路上更进一步?鼓励“草根”创业,成为代表委员心中的理想答案。

  多年来,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副主席吴晶非常关注互联网创业。长期一线工作经历,又让她对基层特别是农村有着特殊感情。这次参会,她带来了一份关于在新常态下更好地促进“草根”网络创业的提案。

  “每一个人在大众创业潮流中都是一颗小草。小草需要土壤、雨水,还需要施肥,才能茁壮成长。”吴晶委员说,眼下,“淘宝村”已累计覆盖全国28省,建成村级农村淘宝服务站点超过1.2万个,吸引上万名年轻人返乡创业成为“农村淘宝合伙人”,为新农村建设和发展注入新活力。农村人气旺了,空壳村、留守儿童、独居老人等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说着,吴晶委员的脑海中浮现出2015年11月到丽水市岩泉街道叶平头村调研时的场景。漫山遍野的皇菊,娇艳欲滴,让她怦然心动。“就感觉身在人间仙境!”她告诉记者,叶平头村曾以贫穷、破旧“闻名”,经过政府扶贫,该村打造皇菊生产基地,有效利用农村闲置土地,让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如今,外出村民陆续回乡经营网店,创业之路越走越宽。

  吴晶委员说,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和扶贫攻坚的关键期,网络创业会成为多数人创业首选和精准扶贫的有力抓手。她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持续为“草根”创业松绑减负,比如适度降低电子商务创业的经营准入门槛,给予税收优惠、减免,提供无抵押信用担保的小额贷款等金融服务,把网络创业就业人员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真正做到为个人网络创业开辟“新空间”、提供“入场券”、加把“安心锁”。

  脱贫致富,承载着群众的殷殷期盼,也是代表委员的心头关切,总有说不完的话…… (本报北京3月13日电)


浙江日报 全国两会特别报道·锐观察 00007 消除4600后,如何更上层楼 2016-03-14 12829346 2 2016年03月1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