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会党建遍全国
引领温商回故乡
2015年回归到位资金首破“千亿大关”
共产党员杂志记者 洪慧敏
本报讯 (共产党员杂志记者 洪慧敏) 临近春节, 宁夏温商党工委书记陈治和忙碌又高兴。“刚招了一名专职党务工作者,他开春来上班。”陈治和笑声朗朗,“我们的新年愿望就是通过党建引领宁夏温商回归浙江,报效桑梓。”
记者从温州市委组织部获悉,为了引领温商回归、服务温州发展,该市率先在全国构建31个在外温商党工委组织网络,并向其中10个重点省份在外温商党工委派出10名副县级领导干部担任专职副书记,还推出温商党员“红雁领归”等党建系列工作。
据温州市经合办提供的数据,2015年,在宏观经济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温州市温商回归到位资金1110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大关”,引进超50亿元的特别重大项目6个,超额完成省定任务。
改革开放后,温州人纷纷到全国各地经商办企业。目前,全国建立在外温州商会268家,在外温商约175万人,创办工业企业3万多家。据介绍,在外温商党工委建立前,温州市委招引温商回归主要通过在外温州商会。但是,在外温州商会是较松散的民间社会组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新模式如何架构?温州市相关部门探索在外温州商会内部搞党建,通过组织架构把原本松散的关系变成紧密型。
据温商党工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这种名为“1+31+X”的组织架构,“1”即成立温州市温商党工委,统筹负责在外温商党建工作;“31”即依托各省(区、市)省会城市温州商会,组建并派出在外温商党工委,负责温商党建工作;“X”即在外温州商会和县(市、区)在外商会成立的党组织。“温商回归等重大决策直接通过新架构的组织网络,就能顺畅传达下去。”该负责人说。
依托组织网络,温商党工委在全国排摸出超过1.96万名在外温商党员,并建立在外温商党员数据库,组建流动党支部。
2014年10月,温州市委还向上海等在外温商党工委,首次派出10名副县级领导干部担任专职副书记。原在沪温商党工委专职副书记吴松海告诉记者,他被派驻期间,黄埔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并在其下新建了南市、卢湾等3个党支部,吸纳了一批年轻温商入党,党总支经常组织党员、预备党员参加温州的招商会。
预备党员、上海茂德集团总经理孙茂滕参加一次招商会后,去年12月跟温州一国企敲定合作意向,“一起开发冷链物流、冷库等项目,意向投资超12亿余元。”
吴松海告诉记者,派驻期间,“党工委组织了10个批次温商团回乡考察投资,签订了30个项目,涉及资本回归、物流等,总投资达380亿元。”而温商回归又促使在外温州商会党组织更具活力和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