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要闻

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

——浙江民生发展报告
浙江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历届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工作,坚持抓好发展与改善民生并重,着力解决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特别是持续十年不断健全完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为促进全省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加快提高、社会和谐安定有序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一、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十年探索成效显著

  习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时刻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早在2004年,省委、省政府在全国率先作出建立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的重大决策,出台《关于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为民办实事十大重点工作领域,明确了加快建立健全民情反映、民主决策、责任落实、投入保障和督查考评五大工作机制,吹响了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建设进军号。2005年2月,省政府在省“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突出抓好十个方面实事”,开启了每年为民办十件实事征程,找准了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建设切入口。从2006年开始,我省不断加大民生投入,通过大幅减少“三公”经费,确保将新增财力的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改善民生,最大程度惠及百姓。2008年4月,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作出《关于全面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决定》,提出改善民生十个方面“50条”具体措施,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建设向纵深推进;7月启动全国首个《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2008-2012)》。2012年,省委、省政府将扶贫标准提高至4600元,大大促进贫困人群收入水平提高。2013年,我省部署“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工作,民生改善向生态领域推进。2014年5月,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通过《关于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决定》,努力给人民群众在“富”的身上添加“美”的衣裳。2015年初,省委、省政府作出年内全面消除家庭人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贫困现象决策,确保改善民生“一个都不能少”。十年来,省委、省政府在为民办实事上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块一块补短板,让全省人民在共建共享中不断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

  十年探索,浙江遵循“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注重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满意导向,主动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始终坚持持之以恒、长抓不懈。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坚守民生底线,持续关注并着力解决群众困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要。以深厚的为民情怀,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各项权益,努力把实事做实、好事办好,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不造“形象工程”。始终坚持倾听民声、尊重民意。察民情、听民声、集民智,将百姓要求作为办事依据,尊重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不搞“自弹自唱”。始终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既在民生改善上下真功、出实招,顶住经济增速放缓对民生保障支出压力,多做跳起来够得着的事,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存需求、发展需求和安全需求;又从实际出发,立足当前发展阶段,把提高福利水平建立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增长基础上,不提过高目标,不开“空头支票”。

  十年磨剑,浙江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更趋完善,形成了民情反映、民主决策、责任落实、投入保障和督查考评等工作机制。以民情反映机制架起沟通桥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省各级各部门通过加强调查研究,了解掌握群众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建立“民情日报”、“民情地图”、“民情通”等访民情听民意工作机制,并根据群众反映最突出问题确定每年“一号实事”。2005年以来我省先后将促进农民增收和扶贫开发、加强就业与再就业工作、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加强污水治理、加大雾霾治理等工作作为年度“一号实事”加以推进,真正办群众关心之事,把实事办到群众心里头。以民主决策机制提高决策科学水平。我省逐步建立先网络投票、政府商议,后社会公示、各方听证,再党委讨论、人大通过的为民办实事工作程序,由于决策过程有人民群众全过程参与,民生实事得民心、顺民意,十年民生实事目标任务均顺利完成或超额完成,切实解决了一大批民生难题。以责任落实机制强化各方工作职责。我省每年年初制定下发办好十件实事分工方案,对每件实事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分解,明确牵头单位、协办单位、完成时间和工作要求,同时明确每月、每季度的进度安排,牵头单位每季度报告进展情况,重大问题通过联席会议制度和联合办公制度会商解决,各级各部门分工明确、责任具体。以投入保障机制确保民生投入稳定增长。2006年我省在全国率先提出公共财政向“民生财政”转变的思路。十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量力而行,倡导少花钱、多办事、办大事。2015年,全省民生领域投入资金4719亿元,新增财力用于民生支出比重达到72.3%,民生投入增幅高出财政总支出增幅5.5个百分点。同时想方设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引导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参与实事项目建设,鼓励社会各界参加各类公益活动,捐赠兴办公益事业。以督查考评机制促进民生实事承诺兑现。我省从2005年开始探索建立民生实事有部署、有督查、有考核、次年向省人代会汇报情况的督查考评机制,省委、省政府把为民办实事情况考评作为对各级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人大对政府部门工作评议的重要内容,确保十件实事承诺兑现。

  十年奋斗,让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变化与成效: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68倍和2.17倍,最低工资标准的最高一档由440元提高到1860元,城乡低保标准分别由223元、129元提高到653元和570元,财政民生支出累计达到25867亿元。可以说,这十年无疑是我省民生投入最多、社会事业发展最快、民众获得感受最深的一个时期。

  二、改革攻坚、实事实办,2015年民生发展再上新台阶

  过去的一年,我省继续实施民生实事工程,扎实推进民生领域重点项目改革,破解民生发展难题,民生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呈现新的亮点。

  1、民生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2015年,省委、省政府从群众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难点中寻找改革切入点,推进一批民生“含金量”高的重点改革,使改革更具亲民色彩、更多惠及民众。

  一是深化社会事业改革。教育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出台与《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链接的8个配套文件,深化高校“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改革,顺利实施第一次高考选考,推进高校专业设置改革,推行高校课堂创新行动计划,启动实施基础教育重点县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基本药物制度,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双下沉、两提升”,15家省级医院、39家市级医院分别与122家县级医院签订了紧密型合作办医协议,城市三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实现县(市、区)全覆盖。试点推进分级诊疗,基层医疗机构门急诊占比明显提高。加快推进社会办医,在谈、在建社会办医项目201个,民营医院床位数已占总数近五分之一。全面实施大病保险制度,将15种特殊用药纳入报销范围。

  二是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及多元化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大力推进平安建设信息系统与“网络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两网融合。全省已划分网格10.8万个,落实专兼职网络员23.4万人。建立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工作机制,编制发布《全省性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和购买服务推进性目录》,确定第一批298家社会组织向社会推荐,发布全国第一个《社会组织建设规范》。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立信用奖惩机制。

  三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行动计划,推进泰顺、磐安等10个县(市)列入公共文化服务提升重点县(市)。设立省国有文化资产管理委员会,制定工作规则和省属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法,完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加强文化企业遗产保护推广和地方戏曲剧种振兴等工作机制。健全互联网管理、网络违法犯罪防范和打击等工作联动机制。

  四是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治水、治气、治土等体制机制,保持违法建筑防控和治理高压态势。健全“两美浙江”建设工作机制,完善“四边三化”长效机制。深入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扎实推进杭州、湖州、丽水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积极开展开化、淳安以及庆元、景宁、文成、泰顺等主体功能区建设国家试点工作,全面推广与污染物排放总量挂钩的财政收费制度。探索开展污染源“一证式”管理改革,被环保部列为全国唯一一个国家层面开展的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改革试点省份。推进“一个区划一张图”的生态环境空间管制制度改革,推动环境监察执法制度改革。推进用能、用水、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改革,开展林权流转机制改革。深化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改革,全省累计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24747笔、金额50.65亿元。

  2、民生十件实事件件落实。根据群众对实事项目提出的意见建议,2015年省政府确定了雾霾治理、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餐桌安全保障、水环境治理、电商服务网络建设、农村公路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城市垃圾分类处理、低收入群众和困难群众帮扶、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义务教育均等化等十件年度民生实事。如今,一年过去了,十件民生实事件件落实,年度目标任务全面完成。雾霾治理初见成效。淘汰燃煤锅炉1.78万台,淘汰黄标车32.08万辆,分别达到年度计划数的222.5%和108.2%。69个县级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2.2%,11个设区城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1.3%。食品安全保障加强。241家农贸市场创建放心市场,537家农贸市场建成快速检测室并免费向公众开放,大型、特大型餐饮企业和学校食堂建成“阳光厨房”4015家。水环境治理力度加大。全省完成黑臭河整治446公里,累计达到5106公里。列入2015年计划的7个劣V类水质断面全面完成削减任务,钱塘江流域38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全部开工。电商服务网络建设进程加快。新建以“E邮柜”等智能柜为主的社区电商服务站10260个,远超预定目标。农村公路改造提速。农村公路技术等级提升完成3340公里,路面维修完成3576公里,安保工程完成3315公里。建成港湾式停靠站3749个。增加投放公交车辆1733辆,新增公共自行车6.9万辆。设区市公交分担率提高2个百分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城市垃圾分类处理同步推进。新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受益农户245万户,设区市城区垃圾分类收集覆盖面均超过50%。开展低收入人群和困难群众精准帮扶。“消除4600”工作任务全面完成,所有县(市、区)低保标准提高到4600元以上,按新标准发放残疾人生活补贴12.08万人。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加快完善。体育系统公共体育场馆和符合开放条件的公办学校体育场地均已向社会开放,平均每周开放时间70小时,新增农村文化礼堂1481个,农村应急广播体系实现村级全覆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新增机构养老床位3.59万张,其中新增护理型床位2.1万张,新建成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6120个,居家养老服务基本覆盖所有城市社区和大部分农村社区。义务教育均衡化水平不断提高。标准化中小学比例达到80%,义务教育学校加热保温饮水设施覆盖面达到99.05%,中小学校塑胶跑道覆盖率达到87.25%。

  3、民生事业发展亮点纷呈。在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下,2015年我省民生事业发展取得新进展,呈现新亮点,城乡居民得到了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福祉。

  一是居民收入继续稳居全国前列。2015年,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3714元、21125元,分别增长8.2%和9%。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15年居全国各省区首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31年居全国各省区首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由2014年的2.09进一步下降到2.07,仍为全国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

  二是教育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通过加大投入和深化改革,我省教育事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2015年,所有县(市、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评估,在全国率先宣布中小学生招生全部实现零择校,“三残”儿童义务教育全面普及,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全面实现流入地升学,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6%,居全国各省区首位。

  三是大社保体系不断完善。通过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和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促进就业再就业形势稳定和社会保障能力提高。2015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05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93%,同比下降0.03个百分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的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398万人、5195万人、1260万人、1930万人和1285万人;连续12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标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调整至120元。

  四是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针对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省严格按照中央决策部署,着力稳定房地产市场,不断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城乡居民家庭居住面积继续增加,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2015年,全省新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27.5万套(户),其中棚户区改造22.6万套(户)。城乡居民居住配套条件得到改善,大部分居民饮用经过净化处理的自来水、使用水冲式卫生厕所、用上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

  五是生态环境持续好转。通过综合治理,全省空气、水质量有所提高,生态环境状况总体趋于好转。2015年,69个县级以上城市中,日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平均为85%,同比上升3.9个百分点;11个设区城市中,日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平均为78.2%,同比上升2.7个百分点。221个省控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9.1个百分点,劣V类减少3.6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达到60.91%,新增绿化造林面积59.5万亩,完成平原绿化22.72万亩,建成森林通道3590.3公里、4.1万亩。

  六是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把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关注文化民生、实现文化惠民的重要举措,以基层和农村为重点,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2015年,全省共有县级以上文化馆102家,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98家、乡镇分馆557个,博物馆105家、美术馆112家;有线电视用户1537.17万户,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9.6%和99.69%,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级文化设施覆盖率均达到100%,建成国家级和省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31个,乡镇(街道)及中心村农民健身广场425个,健身绿道超过1000公里。

  七是社会平安更有保障。通过深化平安浙江、法治浙江建设,我省已经形成大维稳工作合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良好局面得以巩固。2015年,我省没有发生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刑事发案、信访总量等指标均呈下降趋势,各类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继续保持“三下降”。

  三、种有所收、收有所获,调查显示城乡居民拥有良好获得感

  2015年,省委政研室会同省统计局民调中心开展了民生问题入户调查,省委宣传部省舆情研究中心进行了年度社会舆情监测分析,省委政法委和省统计局合作开展了“平安浙江”建设群众安全感调查。从这些调查结果看,我省城乡居民拥有良好的民生获得感,对生态环境改善、政府民生服务、社会发展信心和社会安全感评价都很高,为民办实事真正办出了百姓满意,实现了“十二五”胜利收官。

  1、中低收入家庭比重下降而高收入家庭比重上升。调查反映,在当前经济形势较为复杂、企业生产经营比较困难、政府财政收入增幅下降的背景下,受访人群中就业人员平均税后收入(包括工资、奖金、经营收入)达到3744.3元,比上年增加459元,增长13.1%,保持稳中有升。与2014年相比,受访人群中年收入少于5万元家庭的占比下降了2.4个百分点,年收入5万至15万元家庭的占比下降了1个百分点,而年收入15万元以上家庭的占比提高了3.4个百分点,这表明在鼓励创业创新的良好环境下,我省一部分就业人员通过自身创业获得了更高收入。

  2、低收入群体对民生满意度大幅提高。2015年,随着我省精准扶贫、消除“4600”贫困现象工作扎实推进,低收入群体对民生满意度大幅提高。调查中,93.9%的受访者对家庭生活表示满意,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其中家庭年收入1万元以下低收入群体满意度同比提高6.1个百分点,高出面上3.7个百分点。

  3、对生态环境改善认同度提高。随着“两美浙江”建设和“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工作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对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有着明显的认同感。调查中,87%的受访者认为近三年来居住地生态环境状况处于稳定且在逐步改善,这一比重较上一年提高近8个百分点。

  4、对政府服务工作满意度评价高。随着“四张清单一张网”建设不断加快,受访者对政府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调查显示,93%的受访者对目前居住地政府的服务和办事效率整体满意。通过持续抓“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和反“四风”工作,87.2%的受访者认为当地政府官员在“公款吃喝”方面有改善,84.4%的受访者认为在“吃拿卡要”方面有改善,80.1%的受访者认为在“搞形象工程”方面有改善。

  5、社会舆情监测得分同比全面上扬。省舆情研究中心2015年对价值认同、信心指数、信任状况、安全感受、生活感受等5项内容进行舆情监测,结果显示各项得分均高于上年。其中,城乡居民对经济社会发展信心指数达到82.3分,同比提高1.3分,社会发展信心指数达到84分,反映出居民对未来信心进一步增强;城乡居民精神生活满意度平均值达到80.7%,较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表明“两富”、“两美”建设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更多精神享受。

  6、居民安全感满意率继续维持高水平。2015年度建设“平安浙江”群众安全感调查结果显示,96.34%的被调查者认为在工作、生活所在地具有安全感,同比上升0.14个百分点,继续保持高位水平。在建设“平安浙江”过程中,人民群众对各级政府抓平安建设工作给予较高评价,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的比重达到90.6%,同比提高了0.5个百分点。

  当然,调查中受访群众也积极为民生领域寻找“短板”。在生活配套服务、社会治安、交通、食品安全、贫富差距、环境污染、权利保障、政府服务等与民生相关的九项内容中,55.1%受访者选择“食品安全”,列第一位;42.3%受访者选择“环境污染”,列第二位;30.5%受访者选择“贫富差距”,列第三位。百姓眼中的“短板”,就是我省民生工作的着力点。新的一年,我们相信,各级党委政府将再接再厉、持续发力为民办实事,带领全省人民继续朝着“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目标大步前进。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7 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 2016-02-03 7279822 2 2016年02月0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