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上市实现国有资产大幅增值、供给创新加速推进
浙江物产,“混改”落地之后
本报记者 金梁
[浙经调查]
整体上市实现国有资产大幅增值、供给创新加速推进
浙江物产,“混改”落地之后
本报记者 金梁
浙江物产集团继整体上市之后,如今又有了新的动作。记者最近获悉,浙江物产将成立一家名为物产资本的投资公司,旨在战略投资成长性好、抗周期性强的领域,构建“上市公司+投资公司(成员公司)+产业基金”投资体系,进一步强化兼并收购。
这一动作正是整体上市完成带给物产集团的新动力——去年7月,物产中大公司吸收合并其控股方浙江省物产集团获证监会重组委审核通过,成为浙江首个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并实现整体上市的国有企业。
今年是国企改革的关键性一年。根据国务院部署,今年我国国有企业将全面展开混合所有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等十项改革试点。作为世界500强的浙江物产,已经以混合所有制和整体上市的方式,率先打响了浙江省新一轮国企改革的“第一枪”。对物产改革发展取得的成绩,省委省政府领导也分别作出批示予以肯定,并希望物产集团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提出的“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新要求,深化改革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坚持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扎实推进业务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观察今年浙江国企改革,浙江物产同样具有样本意义。浙江省国资委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浙江省国企市场化改革,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结合改革总体思路和企业功能定位,启动推进了省属企业重组整合工作,把企业做大做强;同时积极推进资产证券化工作,力争今后3到5年时间国有资产证券化率达到75%。
“混改”样本
浙江国企整体上市首单
2014年10月13日,浙江国资国企改革第一单——浙江物产集团启动整体上市。2014年12月26日,省政府批复了整体上市总体方案,方案明确整体上市以物产中大作为主体,吸收合并浙江省物产集团有限公司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
“作为企业掌门人,在任期间不仅要做好时下工作,还要做好长远规划,把企业做强、做大、做久,实现企业常青,这是企业‘想改’的动力。”浙江物产董事长王挺革说。
对于企业来说,盈利水平和持续盈利能力是最为关键的两部分。王挺革认为,要实现这两点有许多因素,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成功的基础,这好比造大楼先打好地基,全资或一股独大不可能成为现代企业制度,而是要通过混合所有制来实现。
物产方面向记者透露,在“混改”过程中,保留原有成员公司高管及员工的股权结构不变,高管们又在上市公司层面入股,即使是入股锁定三年,得到上下一致拥护;引入具有股东资源的战略投资者,如联想君联资本、天堂硅谷、赛领资本、三花集团等产业与金融资本……
“混改”之后,国有持股54.53%、社会资本约为45.47%,其中包含战略投资者持股6.63%、管理层及业务骨干等员工持股7%、公众股31.84%。
事实上,浙江物产所探索的这种混合所有制模式,正好符合浙江省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意见》中明确提出以保障民生、支撑带动为主导优化国有资本投向,以国有资产证券化为抓手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以向管资本转变为方向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
要真正实现“混改”,整体上市成了关键所在。
虽说浙江物产这几年一直入围“世界500强”,但其涉足的行业都是充分竞争行业,同行中已经倒下了一大批。在企业内部,母子公司战略目标不协调、激励钝化,有的持股人满足于过小日子……企业的发展动力正在慢慢消磨殆尽之中。
由是,王挺革和他的团队们一直在渴求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治理机构,从而实现企业常青。而上市制度正是现代企业制度中的高级版,具有更强的约束力和激励机制。
浙江物产时不我待的上市渴望,和国家加快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形势,造就出了“浙江速度”。
作为浙江省首家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整体上市的省属国企,决定启动整体上市,请示省委、省政府同意仅用了两个休息日,证监会高度赞扬浙江省决策快、保密好;深化改革整体上市总体方案从上报国资委到国资委审议转报并获得省政府的批复只用了5个工作日;省政府在1天之内即完成对总体方案12个环节的审批会签流程,两天内便出具了批文……正是这样的速度,王挺革说:“我们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完成了大多数公司需要2至3年时间才能完成的工作。”
制度笼子
国有资产不流失不变质
“国企要‘敢改’,有很多事情要处理,比如改革是否成功要承担风险,改革过程中有很多麻烦的事情要去求别人,如法律问题、土地问题等,还有改革是利益再分配,内部就要得罪很多人。”王挺革的苦恼,与其他国企在改革过程中所遭遇的困难有着一定的共性。
面对各种阻力,浙江物产首先在内部建立了较好的企业制度,通过优胜劣汰的方式,来增强国企的竞争力。在按照市场化运作设计考核时,管理层绩效达不到目标就会让位,实施三届已有9名干部退出原来岗位。正因为这一套制度,让集团内部团结一致,上下形成了合力。
内因之外,借力打力是浙江物产实现整体上市时探索出来的一条经验。
“资产两分,人随资产;首次引战(战略投资者)、净资产平衡;中大平台,吸收合并;配套融资,管理层骨干入股。”这是浙江物产深化改革上市的基本思路。那么,如何在国有资产不流失的前提下,将资产进行两分呢?
为了剥离不符合上市要求的资产,由省国资委下属国有资本运营公司通过规范的评估和公允价值收购浙江物产持有的上市公司物产中拓和不符合上市条件的非经营性资产。然后,首次引入战略投资者省交通集团,转让浙江物产部分存量股权,获得现金回流。之后,物产中大发行股份吸收合并浙江物产,同时向不超过10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特定投资者包括员工及战略投资者,配套融资规模约为23.3亿元,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混合经营。
国有企业上市之后,股权分散,国有资产是否会因此出现“变质”呢?对此,浙江物产尝试在企业内部制度建设上对此进行弥补和自查。
“在去年六七月份,我们建立了一套既符合上市公司要求又符合实际较为完善的企业内控体系,来管理提升活动各项任务。”浙江物产总经理周冠女说。
这套内控体系不仅对上市前的企业制度进行了梳理,同时又符合上市公司审计监察的要求。
“比如资金上的申报、审批、支付,各环节有可能出现的风险点,靠这套内控体系进行约束。”风控部相关负责人说。
如果出现问题,浙江物产还有一套问责制度。据介绍,截至目前已有1人免职、3人警告、14人约谈,对8家公司要求做出书面检查,5家通报批评。根据经营利润、风险事项等综合考核因素,对10位董事长和总经理等扣减部分或全部考核年薪。
资本红利
加速业态供给侧创新
借力上市,国企资产证券化之后所带来的资本红利,成为企业发展的源动力,让浙江物产整体上市之后,又开始在业务结构上着手优化布局。王挺革说,优化存量和培育增量,将是他们实现产业结构变革的核心。
在优化存量方面,浙江物产首先下手的就是根基产业——流通业,流通4.0商业模式由此生根落地,这正是王挺革拥抱互联网而打造的创新模式。
“以义乌的服装企业为例,他们把货卖到国外,往往是通过货代公司来完成装柜、运输等物流环节。而现在,‘义乌通’这个互联网平台能帮助商户解决这些问题,且综合成本可以省15%至20%。”物产电商负责人徐斌毅说,平台不仅降低了物流成本,并在金融等方面提供了增值服务。企业在平台上的融资成本,比市面上其他融资渠道要低20%。
据介绍,“义乌通”在2014年的年成交额还只有1.5亿美元;而2015年,年成交额达到了13亿美元。
除了“义乌通”外,浙江物产还打造了一批产业电商平台,如钢铁电商平台、汽车电商平台、外贸电商平台、化工电商平台等。不仅降低了中小企业的成本,还增强了浙江物产主营业务核心竞争力,提升未来盈利能力和发展空间。
浙江物产副总经理沈光明认为,流通4.0打造的就是制造业和服务业“双轮启动”,金融和物流的“双桥效应”,通过平台化运作,线上线下结合,产生共生共荣的产业生态系统。
在培育增量方面,浙江物产利用资本市场的“活钱”,开始强化战略投资,主要发力在类金融、高端实业和培育发展不动产,今年这些投资利润可能超过10亿元以上。
以高端制造业为例,不同的产业有不同的处置方式。如具备基础条件和发展优势的产业,采取以自营自建为主、收并联合为辅的方式扩大规模,从而提升效益;自身尚无基础或基础薄弱,但具备较大发展空间需要拓展的产业,灵活运用收购兼并、战略联合、融资租赁结合、PPP等多种方式,借力成熟的合作项目实现产业快速介入;对核心竞争力差、规模贡献值小、利润微薄或亏损的存量企业,通过“关停并转”进行瘦身停产。
用增量改革促存量调整,通过优化投资结构,实现业态供给侧上的创新,这或许就是浙江物产探索的另一条经验。反过来说,业态上的创新改革让之前的制度改革得以巩固,国有资产得以增值,也增加了企业员工的信心。
到2015年12月31日,物产中大报收17.62元。据此估算,重组后的物产中大总市值389.15亿元,其中国有市值212.20亿元。上市前物产中大国有市值仅31.66亿元,实现了国有资产的大幅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