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7版:美丽乡村

青春作伴
好还乡

  陆遥

  70后不愿种地, 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谈种地。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提速,农村呈现空心化,农业劳动人口呈现老龄化,已是普遍现象。尽管这些年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迅猛,但在田间耕作的大多还是老年人。

  年轻人不愿务农,是吃不起苦,还是赚不到钱?归根结底,还是农业的吸引力不足。一没“钱景”,面朝黄土背朝天忙活一年,一亩地的收入还不如打几天零工挣得多;二没“前途”,当一辈子农民种一辈子地,意义何在?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也刻不容缓。谁来种地?破解这一难题,关键就是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业成为吸引人的事业、有奔头的产业。

  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引导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

  首先要让农民有尊严、有舞台、有技能、有保障,提高自身发展力。在武义“农民津贴”的政策制定者看来,如果农民的发展能力得不到提高,基础老化等问题靠农民自己无法解决,新农村建设也就无从谈起。

  实现这一转变,必须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尤其是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力度。要创造条件让有知识、有技能、懂管理、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成长起来。“先发农民”身上的创业精神、经营理念,尤其是能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实用技术,值得政府层面的激励和推广。

  其次,为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还应增加种粮补贴、提供技术支持和专业培训,完善社会管理和农村金融体系,让职业农民安心留在农村发展。同时还要制定、完善相关政策,营造尊重种地、尊重农民的社会氛围,吸引更多的年轻大学生或其他有志于农业的年轻人,提供相应的社会保障和资金奖励,引导他们到农村就业创业。

  这些年的美丽乡村周刊,聚焦过许多在农业方面表现突出的年轻人。冲出世界的大学生、回归田野的种粮女生……一个个鲜活的例子,正引导人们增强信心,这些目光坚定的年轻人,对农村发展的促进作用将不可估量。

  我们期待,广阔乡野能闪耀更多新星。未来的浙江,还能上演更多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故事。

  > 链接

顶层设计

解种地难题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11月印发《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这是当前我国农村改革的顶层设计,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的关键部署。

  当前,粮食生产依赖“386199”部队、务农老龄化、农业后继乏人、生产效率低下……“谁来种地”“怎么种地”制约我国农业做大做强。

  对此,方案提出,吸引年轻人务农,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造就高素质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提出加快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相比小农户,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有一定的生产资金和规模,可以进行规模化经营,收益相对可观,能解决‘谁来种地’问题;而职业农民懂技术、善管理,还能解决‘怎么种地’问题,有利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党国英说。

  专家指出,方案传递出国家将大力扶持新型职业农民、新型经营主体的强烈信号,预计下一步财税、金融等相关政策均会向这方面明显倾斜。

  “抓住改革牛鼻子,做足顶层设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叶兴庆认为,方案切中了当前农村改革的要害,下一步农村改革将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 (据新华社)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 00017 青春作伴
好还乡
2016-01-19 5239065 2 2016年01月1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