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要做好
失败的准备
袁华明
[旁观者说]
创业要做好
失败的准备
袁华明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业创新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在我们身边,创业者已经比比皆是,大众创业真正让普罗大众成为创业的主角,创业也走下神坛,从精英分子向普通人群蔓延。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人“一遇阳光就灿烂,一遇雨露就发芽”的创业激情被彻底点燃,从此创业已成为大量浙江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在浙江这片创业氛围浓厚的热土上,截至2015年12月,市场主体已经超过470万,每12个浙江人就有一个“老板”!工商部门的数据显示,从企业的平均拥有量来看,浙江每万人拥有企业数为245户,也就是说,平均41个浙江人里就有一家企业;从私营企业占企业总量的比重看,浙江占88.9%,为全国最高。
但是,也不要忘了“创业艰难百战多”。创业从来不是一件轻松愉悦的事情,创业的不同阶段会遇到不同的难题。很多浙商都有一句口头禅——“说说是老板,实际上经常拌牢”,“拌牢”这个典型的浙江方言词汇中,我们读出的是那些成功创业者的困局和苦恼,而这些困扰又不为常人所理解。
不但创业的不同阶段会碰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问题,而且每一个创业行为都可能面临不成功的风险。十几岁挑着工具箱给人修鞋的南存辉、四十多岁骑着三轮车代销汽水冰棍开始创业的宗庆后,他们的企业从小到大都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成功者风光无限,他们背后都有一部奋斗史,然而不少创业者即便付出了无比艰辛的努力也未能成功,折戟沉沙不为人知。太多的成功者笑声淹没了失败者的哭泣,导致创业者对失败的准备不足。
我们常常可以听到各类机构对浙江民营企业“寿命”的调查和研究,结果并不乐观,各个研究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民企的平均寿命仅为3年左右!当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创业成功故事时,或许是以更多的创业失败者为背景的,但我们却鲜有关注那些创业失败者,也不那么关心创业的风险。
事实上,创业的整个过程是充满风险的,随时都有失败的可能。创业之初,可以说几乎都是小微企业,小而活的企业数量已经占到浙江市场主体的九成以上。但初创企业也存在“小而难”的处境,他们往往获取资源的能力弱、信息缺、机会少,面临着人才引进难、融资难、品牌创建难等一系列制约因素。“势单力薄”的初创企业虽然数量上“铺天盖地”,却一时无法做成“顶天立地”的行业巨擘。而在一些渐入“红海”的行业,很多创业者面临的是市场饱和的现状。
“一窝蜂”式的创业到底好不好?大学里一个班上七八成的同学选择了创业,激情应当鼓励,但结果还是要接受市场的检验。市场从来不相信眼泪,市场也从来不亏待发光的金子。眼下,各式大学生创业平台层出不穷,园区、孵化器也都遍地开花。这些平台被冠以各种最吸引眼球的时髦词汇,吸引创业者投入到这些热门行业中去,如此多的同质平台,或许硬生生将某些处于“蓝海”的行业弄成了“红海”。
喧嚣之下,一些创业者不免也开始浮躁。曾看到这样一群人,他们围绕着最时髦的行业开始创业,希望引起业界大佬和投资人的关注,一纸商业计划书就获得数百万天使投资的桥段,成为年轻人热捧的“经典案例”!一方面,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创业之初什么都缺,缺钱自然也是常有的事;另一方面,也折射出部分创业者急功近利,想着花别人的钱创自己的业。
我们必须承认,创业创新者是这个时代的弄潮儿,但并非每一个人都是弄潮儿,也并非每个弄潮儿都可以做到“手把红旗旗不湿”,练好内功方能立于不败之地。给创业者泼一盆冷水,并不是反对创业,而是说需要理性创业,要打好创业的基础、把握好创业的时机、选择好创业的伙伴,同时要准备好创业失败的预案。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创业唯有与创新“绑定”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谁的创新最快谁就首先占据了市场。而且对创业者来说还必须不断地创新,每一次迭代的结果都是下一次迭代的初始值,只有不断以最快方式实现创新,才能在创业中获得立足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