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美丽乡村

打破城乡壁垒、激活农村资产、普惠改革红利——

德清户改,突围城乡“三重门”

作为户改的配套改革之一,德清启动被征地农民并轨职工养老保险,为他们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宣宏 俞思衍 摄

  核心提示:

  2016年,对于我省的全体农民来说,将会是不寻常的一年。

  随着刚发布不久的《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实施,曾经长期存在的“农民”与“市民”的身份区分现象,将被“居民”这一统一的称谓所取代。随之而来的各项相关配套改革,更将对他们的各项社会生活产生巨大影响。

  新的一年里,且让我们走进全省户籍制度改革试点县德清,看这座小城如何从改变城乡二元的户籍管理制度入手,直至统一公共服务待遇,深化改革农村产权制度,从而从横亘于城乡之间的“三重门”——迁徙、流动和融入中实现突围。

打破城乡壁垒、激活农村资产、普惠改革红利——

德清户改,突围城乡“三重门”

  本报记者 裘一佼 通讯员 赵方正

  新年伊始,在德清县农办的一个办公室里,8台打印机正日夜不停地打印着两千多张农田水利设施所有权证。

  这意味着,德清2274座县级以下农田水利设施的所有权,正清晰地归属到其所在的各村,村集体既可以流转给其他业主经营管理,也可以向各个金融机构申请抵押贷款。

  这也意味着,各村的村集体经济账目上,会增添一笔新的固定资产,村民手中的股权证上,每股的价格随之上涨。

  无声无息中,改革的红利正源源不断地落到每个村民的口袋;小小细节里,可以一窥农村当下最牵动人心的变化:“活权”变“活钱”、村民是“股民”。这些变化的根源,就是发生在德清城乡间的一场深远变革——户籍制度改革。

  作为浙江省户籍制度改革试点县,德清户改已近3年。目前,我国已有26个省(区、市)出台户籍制度改革方案,“德清样本”之所以备受瞩目,就是因其衍生的改革一直未断。从改变城乡二元的户籍管理制度到统一公共服务待遇、深化改革农村产权制度,德清户改直指横亘在城乡之间的“三重门”:迁徙、流动和融入。

  打破城乡壁垒实现迁徙自由,激活农村资产促进城乡流动,普惠改革红利让更多人融入城镇,这是德清户改的特色,最终的目标是实现人的城镇化。这,正是户籍制度改革最根本的目的。

  打开迁徙之门

  ——来了,就是这里人

  去年12月30日,浙江泰普森休闲用品有限公司的职员、安徽姑娘张慧在德清终于有了自己的家。

  这一天,在德清县保障性住房摇号现场,她轻轻敲击键盘,屏幕上跳出了她在德清的生活落点。一套两室两厅的房子,可以以每月每平方米4.5元的价格连租三年,未来甚至有可能将其买下,张慧激动地给在老家的母亲打了个电话:“有了房子,心就定了!”

  30岁的张慧,在德清工作了10年,她的“暂住证”已经换成了“居住证”,积分册上已有250多分,这次成为德清首批拿到廉租房的外来务工人员,她有了一个更确定的未来。

  实现公共服务全覆盖,对外来者敞开包容的胸襟,德清已在制度性地发出召唤——“来了,就是这里人。”

  “这里”,正在德清演化为一个没有城乡界限的概念。打破城乡壁垒,实现迁徙自由,必须在户籍制度上撕开口子。

  一纸户籍,究竟意味着什么?

  2013年9月30日,德清县公安系统的户籍登记信息库里,43万人的身份标识统一转成了“浙江居民”,除了家庭户和集体户的区分,再也看不出“城”和“乡”。

  德清县户改办主任、德清县公安局副局长邱连荣坦言,户籍制度的配套改革难度超过户籍制度自身的改革,若只是户籍的“一纸之变”,两三天就可以完成,德清户改两三年,依然未有完成时,原因在于“消除依附在原有城乡户口性质差异上的不公平待遇,实现公共服务全覆盖”。

  户改前的德清,一纸户籍代表着“身份”,承载着33项教育、医疗、就业、交通等方面的优惠与福利。这也是中国社会的缩影,1958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主要服务于人口与社会管理,但在推进城市工业化的过程中,逐渐被演绎为城乡二元户口的户籍制度,而且户口之上粘附了各种各样有差别的资源和利益分配规则,形成了城乡之间的不平等。

  如今的德清,一纸户籍回归到了单纯的人口管理功能,33项政策已经并轨32项,由身份引发的“待遇鸿沟”正在被填平——

  武康镇灯塔村村民沈伟国一家租到了城里一套69平方米的公租房。他们放弃了农村的宅基地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把家安到德清县最大的综合性保障小区,每个月310元的租金,不仅减轻了生活压力,也让他们有了居住的选择权;

  五龙村村民姚永娥自动被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85万元的医疗费自己只需承担12万元,改变了“靠种田根本看不起大病”的观念,也改变了一家人因病致贫的命运;

  钟管镇东坝兜村村民蔡云标,在一场交通事故中被撞成了9级伤残,以前只能赔到5万多元,现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依据,可以得到伤残赔偿金12万元,这不仅传递出一种平等,更是社会对生命的珍惜和尊重。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曾对户籍制度改革有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让农民穿上市民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这‘五件衣服’。”德清户改,打开了迁徙之门,也体现着公平正义。

  敲开流动之门

  ——确权,更多资源变收入

  冬季,正是竹子交易的旺季,竹海包围中的筏头镇勤劳村却不见往日的车来车往。

  这个德清西部最偏远的乡村,鼎盛时期共有21家竹拉丝企业,每年产值3个亿,并形成规模巨大的毛竹交易市场。

  “勤劳村,仅靠勤劳还不够,我们更需要远见。”一见面,村支书黄立忠这样解释村名。原来,勤劳村下游8公里就是对河口水库,是德清县唯一的“大水缸”。为了保护饮用水安全,2012年4月,勤劳村的竹拉丝企业全部被关停外迁。

  勤劳村似乎一下子失去了往日的光环。“那时可以说是勤劳村的历史转折点,我们很焦虑,企业不能办,毛竹也卖不出好价格,那还能做什么?”黄立忠说,“一直以来,村民的观念就是靠山吃山,但时代在变,怎么‘吃’也要好好谋划。”

  机会来了。作为户籍制度改革的一部分,德清进行了一次全县范围内的“确权”——对农村土地或山林的承包经营权进行确权登记;把村集体净资产折股量化到每一位社员;开展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农房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

  户改中的“三个确权”,让农民成为拥有完整产权的市场主体,也让勤劳村看到了希望之光。“村里闲置的土地、厂房、校舍,都可以拿出来进行交易,立马就可以变成资本。”心思活络的村民,尝试将两幢老房子出租做民宿,没想到一下子就找到了来自上海和杭州的投资者,共租出150万元,租期20年。

  这两笔交易,就像在平静的水面上投进一颗石子,在勤劳村引发了不小的轰动。紧接着,2014年5月,勤劳村迎来了一位“大咖”。上海栗拉酒店董事长许小曼和其他三名合伙人,以16万元的年租金,40年使用权,租下了即将倒塌的村校,并投资1600万元进行整体改造。在勤劳村的村集体经济账本上,一下子多了其首付十年的160万元租金。

  勤劳村并不是特例。在德清县农村综合产权流转交易中心,从2014年6月起到现在,已经有农村产权交易907笔,共计1.04亿元,比如新市镇士林一集体渔塘使用权通过交易中心公开发包,租金从原来5.6万元提高到30万元;洛舍镇砂村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全省首宗公开拍卖达到每亩每年1.44万元。

  资本的青睐,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直接促进农民增收,更重要的是,它让农村资源真正显现出其价值。在黄立忠看来,这是城乡流动的开始。

  “差不多每天都有人来到村委会打听老房子的信息,越来越多的城里人住到村里来,村民都去县城甚至杭州买房。”黄立忠不无得意,他打趣道:“我这个村长,看来都快成市长喽。”

  敞开融合之门

  ——产业,城镇化之关键

  45岁的倪兴明是洛舍镇东衡村村民,他正经历着他一生中最深刻的变化:老房子置换到东衡新村的农房集聚点,自己拿出3.5万元,有了一套240多平方米的套房;一家的承包地有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全都加入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村集体资产实现股份化,他家5口享有村股份经济合作社5股股权。

  当前中国,游离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不仅仅是2.69亿农民工,还有更多在城市居住的农村户籍人口。倪兴明一家已经不再游离于城乡之间,而是在中心镇、中心村找到了落脚点,他们生活半径500米内,银行、电影院、农贸市场、文化礼堂、文化广场、藏书楼、丰收驿站一应俱全,还能享受村里免费的物业服务。

  从乡村走向城市,这是人类历史已经走过的行程,但在东衡,城乡有了一个融合点。集中居住、权随人走、与城市相当的公共服务……倪兴明的脚步,步步都切中了“城镇化”的大趋势。和他一起居住在东衡新村的,大约有300户,他们或是选择住小高层或是排屋,相比搬去大城市或是县城,他们更愿意呆在中心镇或村。

  这也是德清户籍改革三年来的特有现象。从户籍迁徙的数量上看,目前从城市迁往农村的人数甚至略多于农村迁往城市的人数,在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73:1的德清,“我们早有预期,德清城乡差距不大,城乡融合、实现人的城镇化,并不单指人到城市居住,最关键的指标,要看是否有更多的人从事第二、第三产业。”德清县户改办主任邱连荣说。

  在东衡,不少村民在镇上的钢琴厂和城里上班,村支书章顺龙要考虑的,就是如何让更多东衡人增加非务农性收入,进而打造“浙北第一村”。“我们马上要开始全村土地大流转!”章顺龙信心满满,此前,全体农户自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到土地股份合作社,加上矿山平整后的土地,一共有7000多亩,他立志5年内带领入股村民实现土地收益翻一番。

  30多年前,安徽凤阳小岗村创造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掀起了中国的第二轮土地大革命。到现在,改革红利已经触到了天花板,章顺龙坚信,规模化经营,形成特色产业,才是东衡村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眼下,1000多亩土地已经被一家美国公司承包下来,发展光伏发电项目,3000多亩的土地已经被一位台湾客商“相中”,建设农业观光园。在章顺龙的下一步计划中,要把废矿基地里的码头、道路和厂房进行平整,腾挪出来的270多亩地,可以集中村里70多家钢琴厂和木业厂。

  “说到底,我们的目标就是提高东衡的产业支撑和吸纳辐射能力。”章顺龙说,“就业稳,才能进得来、留得住,才能真正实现城乡融合。”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 00005 德清户改,突围城乡“三重门” 2016-01-10 浙江日报2016-01-1000007;4122326;4122428 2 2016年01月10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