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我的钱包谁作主?
记者 章卉
本报杭州1月6日讯 (记者 章卉) 2016伊始,跌宕起伏的股市让不少投资者措手不及;而人民币汇率依旧延续着去年的下跌走势,连续走低。在这种情况下,钱该投到哪里?家庭资产该怎样配置?
1月6日,记者采访了外汇分析师、证券投资顾问、银行理财专家。他们说,眼下是个分水岭,每个人都应该考量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重新科学配置家庭资产。
人民币汇率还会跌吗?
外汇分析师:没跌透,但空间已不大
高盛分析师在周二的报告中称,油价下跌可能推高中国的今年经常账户盈余至约3600亿美元,重返全球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人民币基本达到了公允值,而非高估;中国出口表现强于其他新兴市场,从中国的收支平衡来判断,人民币黯淡的空间相当有限。
交行浙江省分行国际部外汇交易员雷晓飞说,从2005年汇改至今,已经有10年,回调一下也是正常的。人民币不可能长期贬值。随着人民币国际化,会慢慢回到上升通道。从短期看,还没有贬到头,但继续贬值的空间还有多少,各方说法不一。
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金融市场部产品经理印文涛告诉记者,这两天,跑去位于杭州凤起路上中行网点购汇的人明显增多,不论是即期还是远期,购汇量都有增加。
但作为专业人士,他不认为人民币贬值大家就要急着去换美元,除非家庭(个人)近期有出国、对外投资的需求。“现在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很大,如果着急买,你很有可能刚刚买在高点。这种投机角度的购汇我们不建议。”
目前美元向上走的幅度太大,可能过了这一波会回来,如果家庭在半年以上有美元需求的,可以先等等看。但如果是短期(一两个月内)有需求的,印文涛的建议是尽快尽早购汇。
哪个群体最关心汇率?
留学生勤刷APP查汇率, 海淘族懊悔没多囤货
对人民币汇率最敏感的,莫过于出国念书的留学生和他们留守在国内的父母们。
曾经就读于英国拉夫堡大学的90后姑娘郑忱告诉记者,她们这样的留学生,虽然家境普遍宽裕,还是会对汇率很在意,毕竟父母的钱来之不易。她的手机上下了专门的APP,平时每周都会查询汇率。赶上汇率异动的时候,大家就会很勤快地刷APP,感觉兑换比较划算的时候,就会让父母多打一些生活费过去。
这两天,在杭州滨江一家外贸公司工作的丁丁刷微信朋友圈,惊讶地发现,朋友们都在议论人民币汇率的事。她自己是做服装外贸的,要跟工厂结算,人民币连跌,一笔订单一来一去会差很多。但那些朋友们为何如此操心?
其实,很简单,丁丁的闺蜜中很多都是海淘一族,买的衣服、用的化妆品都是国外货。人民币贬值,就意味着她们的生活成本会增加很大一笔。
投资风险怎样规避?
最好能在专业理财人士的指导下适当参与
浦发银行杭州分行财富管理部总经理郭剑说,其实要应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下跌风险,有很多途径,比如通过美元理财、买沪港通的股票、购买QDII产品,或者买黄金。这些都需要投资者对产品有一定了解,最好能在专业理财人士的指导下适当参与。
和客户接触,郭剑发现大家对风险的意识都提高了,心也渐渐平了。现在客户拿到年化收益率5%就已经满意,很多产品收益率在4%至4.5%。郭剑说,中国在迈向零利率时代,这不是坏事情,是必然要经历的阶段。这个阶段投资者的理念在变化。买任何东西,考虑收益,更别忘了风险。随着利率市场化,大家对风险的考量必须跟上来,未来没有风险的产品会越来越少。
“以前,你买理财产品、债券,基本没风险。以后就不一样了。你愿意承担多大的风险,你就选择什么产品。而且购买的时候你得考虑极端情况。”为了让记者更明白这层意思,郭剑举例说明:“比如人民币贬值,你当然可以把钱全部换成美元,但这样就安全么?不,你同样要面临美元贬值的风险;再假设你去换纸黄金,黄金同样有波动风险;买比特币,会面临监管风险;你还可以去做原油、贵金属账户。当你规避前一个风险时,你要想到,后面还可能产生新的风险,而后一个风险会不会更大。很可能你汇率上是赚钱了,但投资收益上亏了,所以投资者最好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会识别判断风险的大小,让自己的资产组合做一定的合理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