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理论

全面开创协调发展新格局

  坚持协调发展,历来是浙江谋划和推进各项工作的重要遵循和基本方向。这些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引领浙江协调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全省上下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不断以新的绩效彰显“八八战略”,不断以新的实践深化“八八战略”,加快推动浙江各项事业发展跃上新台阶。“十三五”时期,国际国内形势及省内发展态势更趋复杂多变,浙江持续推进协调发展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

  协调发展

  走在全国前列

  浙江区域发展格局,由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型,奠定区域协调发展坚实支撑。浙江县域经济崛起,促成市县齐头并进、势均力敌发展,造就浙江区域发展在全国具有较高均衡水平。1978—2014年,浙江人均GDP名义增长率达16.2%,高于全国1.9个百分点。69个设区市和县(市)1978—2014年人均GDP名义增长率离散系数只有0.08,就区域差距而言,是一个相当低的水平。县域经济目前在全省经济总量中“三分天下有其二”。基于浙江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型的强劲实力,“十三五”时期浙江有望在更高层面推进区域均衡协调发展。

  浙江统筹城乡发展,由整体协调向全面融合迈进,开启城乡协调发展崭新阶段。我省从2004年在全国率先出台《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以来,始终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推进城乡各项事业,统筹城乡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根据《浙江省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报告》,“十二五”时期浙江城乡统筹得分从82.0分提高至88.5分,已十分接近全面融合(90分以上)的最高阶段。“十三五”时期浙江有望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浙江经济社会结构,由主要依靠经济向经济社会并重发展转变,造就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重大机遇。新常态下,浙江经济增长先于全国出现放缓,而消费崛起在浙江率先开启,2000年左右开始浙江消费已经止跌并进入震荡回升通道,领先全国10年左右。消费崛起有力推动社会领域加快发展,精神文化产品供给增长亦相对加快,多数社会发展指标开始快于GDP增长。根据2004—2013年浙江发展指数测评,浙江居民生活、社会保障、卫生健康方面进步显著,城乡居民收入持续稳居各省区首位。社会领域的加快发展又将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强化经济发展支撑。“十三五”时期浙江有望进一步开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互促共进的良好局面。

  浙江发展方式,由主要依赖低成本要素拉动向生态环境等要素约束加剧下的创新驱动转变,催生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更高要求。由于长期以来过多依赖资源环境消耗,浙江自然资源缺乏、人多地少的发展瓶颈制约日趋加剧。“十三五”时期全省可使用的规划剩余建设用地指标仅60万亩左右,预测新增建设用地需求量超过150万亩,供需缺口90万亩以上。能源总量和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双控政策进一步收紧,清洁化要求大大提高。大气质量问题突出,水环境质量尚未根本改观,人民群众的生态环保诉求日益增强。“十三五”时期,我省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要求更加迫切。

  续写全面协调

  可持续发展新篇章

  “十三五”时期,如何适应引领新常态,进一步深化“八八战略”,续写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新篇章,确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摆在浙江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结合浙江发展实际,必须全面深入推进区域、城乡、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

  ——着力从本省与外围、城市与区域、发达地区与相对滞后地区三个空间尺度,构建浙江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着力实施长三角一体化、都市区协同、山海联动,积极采取多种手段推进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地区与先发地区,在社会领域实现同步发展,形成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下的区域社会均衡发展。

  主动接轨上海,促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度融入上海产业链,积极引进上海高端制造业及人才等高端资源,努力打造承接大都市先进制造业的前沿阵地、生产性服务业延伸基地和休闲度假基地。加快联入上海综合交通网络,参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加快共建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走廊。

  培育都市区为主形态的城镇体系,促进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同发展。积极应对“区域城市化,城市区域化”客观规律,加快建设杭州、宁波、温州和金义4大都市区,发展壮大湖州、嘉兴、绍兴等7个省域中心城市。加强都市区与省域中心城市空间、资源及功能整合,形成都市区、城市群、城市带互促共进的发展格局。

  强化山区与沿海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确保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化山区对于全省的生态、劳动力及其他资源支持的功能,促进省域产业合理分布、上下游联动发展。支持山区发展生态经济,探索“飞地”发展模式,增强山区经济活力。完善沿海对山区的转移支付、生态补偿等机制,有序引导山区人口向沿海集聚,不断提高山区发展水平。

  ——着力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制度构建和经济转型,建设浙江城乡一体新家园。将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通盘考虑、统筹谋划,促进城乡一体化格局下特色化发展,实现城乡物质景观高度异质化和发展水平高度同步化。

  以“多规合一”为抓手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在嘉兴市、开化县、德清县开展“多规合一”试点,构建覆盖城乡的一张蓝图,实现城镇集聚集约与乡村农业发展生态保护在空间上的最佳耦合。

  以“人的城市化”为核心全面统筹城乡制度构建。全面推进“三权到人、权随人走”改革,积极探索农民财产权益合理变现的各种途径。推动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深化户籍制度等配套改革,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常住人口全覆盖。

  以特色分工为导向全面统筹城乡经济转型升级。强化城市以综合服务为主,对乡村地区提供面向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现代服务;推进乡村地区以基本生产要素供给为主,对城市提供空间、劳动力、原材料和生态支持,构建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合作共赢经济转型格局。

  ——着力全面推进文化强省、科技强省和人才强省建设,努力构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新局面。增强文化、科技、人才等“软实力”,促进精神文明融入物质文明、提升物质文明,从而丰富经济社会发展的内涵、提升经济社会发展价值。

  突出文化强省建设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完善现代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加快浙江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

  增强科技强省建设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在驱动功能。围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激励和保护机制,引导创新主体开展变革性和颠覆性创新。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营造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环境。推进科技大市场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推广。

  强化人才强省建设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支撑作用。一方面,围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人才需求,建立健全人才准入便利、优待重用、来去自由等机制,不断壮大高层次和领军型、企业家、高技能和紧缺型等人才,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围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社会建设和民生保障水平,推动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着力践行“两山”重要思想、建设“两美”浙江,创造浙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模式。深入挖掘和创造性发挥浙江独具特色的自然生态资源优势,深度演绎“两山”重要思想浙江样本,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

  着力巩固提升以绿色为本底的生态环境质量。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道路,推进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行企业清洁生产,持续强化治污减排,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着力发展以大面积山区为支撑的生态休闲养生经济,打造长三角生态休闲养生和避暑度假目的地。

  着力打好以治水为突破口的转型升级“组合拳”。深入推进“五水共治”,确保水资源开发保护继续走在前列。全面实施“四换三名”、“四边三化”、“三改一拆”、对26个欠发达县摘帽和不再考核GDP等举措,助力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努力实现“天蓝、水清、山绿、地净”。

  坚持协调发展,浙江必须坚定不移地以“八八战略”为总纲,突出各项事业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平衡性。在协调发展中转型升级、拓展空间、增强后劲,全面推进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更上一层楼,确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作者单位:浙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


浙江日报 理论 00015 全面开创协调发展新格局 2016-01-06 4105890 2 2016年01月0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