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1版:美丽乡村·走读

走进灵山江古码头所在地—

石角村,古埠换新颜

  深冬,山间气温降得快,晨间的阳光似乎也带有丝丝凉意。64岁的龙游石角村道士源自然村村民李清蓝如往常一般早起,走出家门吸了一口新鲜空气。梧桐树落叶撒了一地,蒙着一层薄霜。

  道士源自然村与灵山江同走向,呈带状分布,现居住着10来户人家。虽然子女都在龙游县城定居,但李清蓝与老伴仍乐意住在小山村里。“这儿水好、空气好,住着舒服。”李清蓝说,公婆的高寿就是证明,公公99岁高龄仙逝,婆婆今年95岁了,身体还不错。

  古村落多以水为脉,石角村亦如此。从上游道士源沿溪而下,水面渐开阔,直到寻得古埠头的踪迹。史料记载,石角村始建于唐代,系灵山江4个重要的古码头之一,航运非常发达,至今还留有3个古埠头。

  如今,村里把曾经的一个古埠头,予以复原、修缮,与沿江铺设的游步道融为一体,供游人观赏、村人缅怀,曾居于交通要道之上的古村,在历尽兴衰浮沉以后,正在以全新的姿态,惊艳亮相。

  忆古埠头,百舸争流

  “流过咱村的灵山江,从前江面还要广呢。”86岁的汪志铭是老村会计,家门正对灵山江。平日里他喜欢在门口摆一盘棋局,远眺江景。

  而今,沿江铺设的步道,与复原的埠头融成一片。路的一边是一片青翠的茶叶地,另一边则种满了红豆杉、紫薇树、桂花、杨柳、红叶石楠等观赏性植物,不同的时节里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傍晚时分,许多村民便会迈着缓慢的步子,悠然信步于此,享受着忙碌一天之后的满足和轻松。

  驻足间,可以想象,灵山江两三里江面昼夜舟楫林立,南来北往、各种口音的商客云集,码头上货物装卸热火朝天,人声鼎沸,百舸流经。据说,古时经石角埠头的船筏一天200艘有余,埠头还因此流传“夜照万盏灯”的说法,即使在夜间,江面也是被船筏上的灯火照得通明。

  汪志铭指着江面上湍急的水流说,古时石角段水路有处称石角斗,石角斗为一处大型圆石,被舵手戏称为“龙珠”,有“过了石角斗,铜钿金银算到手”的说法。过了石角斗,水势较为平稳,舵手们便在石角埠头靠岸,吃饭、喝茶。

  石角大桥建成前,舵手一直是村里的重要职业,村民只能通过摆渡才能来往于灵山江两岸。最后一位舵手去逝后,这个职业似乎在石角村消失了。不过,随着古埠头复原,村里有想法利用天然的古航道资源,开展竹筏漂流活动,开始重新培养招募舵手。

  宜居之地,海纳百川

  400余户、1500余人的石角村,全村竟有不同姓氏110个之多,其中不乏闵、撒、虞、荀这些龙游、衢州一带都少见的姓氏。村支书张炎林说,这便是古时商业繁荣的结果。

  村里的长辈们时常提及水运时期的繁荣。当时,石角村作为陆路转水路的中转站,是农产品商品流通的要塞。温州的盐就是经过石角码头销往安徽、江西,返程时又将衢州江山的石灰挑运至丽水的遂昌、松阳。

  因为村庄有山有水,航运发达,还能做生意,不少人住下后就不想走了。久而久之,更多异乡客在石角村落脚,他们生息繁衍,其后裔族人姓氏各异。

  新中国成立后,石角村也出现了姓氏暴增的现象,村庄人稀地广土地肥沃,吸引不少外来移民落户,远到丽水、福建部分县市,近到周边乡村,一些贫苦农民陆续迁居来谋生,当时全村村民姓氏就已多达七八十个。

  “这个村子不排外,大家很好相处。”李清蓝就是外地嫁到石角村的媳妇,在此生活数十年,夫妻琴瑟和弦、公婆和睦。她居住的道士源自然村,更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33岁的王飞霞也是外来媳妇,在丈夫、公婆的帮忙下,她开起了村里第一家农家乐。

  尊师重教,蔚然成风

  石角村落在布局上讲究“天地人合”,结构上体现儒家“中和”思想。灵山江流贯全村,谓之“金带环抱”。

  儒家文化对石角村影响甚深,尊师重教蔚然成风。村里的文化长廊设学子榜与园丁榜,粗略看来,全村有40多人从事教师职业,多为夫妻教师。村民杨光宏在龙游县溪口初中任教,他说:“从小觉得当老师很神圣,崇尚这个职业,我们村的风气大抵如此。”

  徐姓,是石角村较大的一支宗族,每到寒暑假,徐氏宗祠就成了学堂。在外教书的村民教师们回村休假,利用休息时间为村里的孩子授业解惑。

  或许是这般重教的氛围,使得以商贾著称的石角村依然有丰富的文化积淀。徐氏家谱里的手绘地图,娓娓道来石角“城郭”,这样一个小村落,居然传下来“八景”:徐山齐雪、元峰春色、石壁泛舟、幻潭烟雨、渡口归帆、双石乔松、阴桥红叶、龙井飞瀑。如若胸无点墨,还真难欣赏总结出小村落的美景。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走读 00021 石角村,古埠换新颜 2015-12-22 4091894 2 2015年12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