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

耕耘地质学 质朴如岩石

——访新当选中科院院士、浙大教授杨树锋

  本报杭州12月7日讯 (记者 曾福泉 通讯员 周炜) 中科院7日公布新当选院士名单,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杨树锋教授在列。这位68岁的科学家至今仍然工作在科研和教学一线。在科研生涯中,他和花岗岩打了几十年交道;在学校里,他是一位深受学生爱戴的老师。

  记者致电祝贺杨树锋教授,他淡然地说:“这更多地反映了对浙大和我们团队的认可。”

  杨树锋长期从事造山带与盆地构造研究。他率先提出“成对花岗岩带”的概念,这一新理论不仅有助于厘定古板块边界,还帮助人们理解花岗岩共生矿床的分布规律,意味着能够指导人们发现钨、锡、铜等重要金属。他和研究团队还丰富了大陆内部构造变形理论,为我国在新生代冲断带深层寻找油气资源提供了理论支持,并为勘察所证实。

  杨树锋的工作室里除了花岗岩和火山岩,别无多物;有人形容他的长相也如岩石般质朴、沉稳。搞地质工作离不开野外考察,对杨树锋来说,风餐露宿是家常便饭。在风沙肆虐的西北大漠、在华南潮湿多雨的丘陵,杨树锋都留下坚实的脚印。

  承担国家“八五”重大攻关项目“塔里木盆地火山岩研究”时,杨树锋和同事们深入那一片不毛之地,最终提出一整套古生代火山岩成因新理论,揭示了火山岩与油气的关系,为找油和油气开发提供了新的依据。此后,人们果然发现塔里木盆地蕴藏着巨大石油资源。

  “出野外”是项极艰苦的工作。数十年来,杨树锋的很多个春节都是在野外或外地实验室度过的,甚至连儿子出生时,他也在野外科研工作的第一线。有一次在广东野外,为了一个花岗岩剖面,杨树锋凌晨4时多骑自行车出发,赶到剖面后连续工作,下午背着几十公斤样品,沿崎岖的山路回来,直到晚上6时多才吃上当天第一顿饭。他还遭遇过险些被雷击中和滑下山坡的危险。

  电话里听记者提起这些事情,杨树锋忙说,野外考察没有人们想象得这么辛苦,危险也是偶发的——可别把年轻人给吓跑了呀!

  在科研教学和日常生活中,杨树锋非常关心、时常鼓励学生,千方百计培养地质学人才。一次,他带学生参加野外考查,队伍主力是研究生和教师,其中一位本科生对很多基本概念、现象都不熟悉。杨树锋就陪着他,从最基础的概念开始“补课”,足足讲了两个多小时。看到学生豁然开朗的表情,杨树锋心里喜滋滋的。边上的人看了,又是惊讶,又是敬佩。杨树锋还在浙大率先开出全校性选修课“地球科学概论”,向全体同学普及地球科学基础知识。他讲课生动,形式又活泼,选课人数超出预定的一倍。

  之所以这样诲人不倦,实在是因为“地质学太重要了!找矿、找油,都离不开这门学问”。电话里,杨树锋兴奋地阐述地质学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的重大意义。他希望更多的年轻人投身地质事业。

  在同事和学生眼中,杨树锋是一个“永远没有架子的人”。学校里一位门卫师傅儿子得病,听说一种草药有疗效,向杨树锋求助。杨树锋花了整整一天时间在杭州植物园里寻找草药并寄给他。2011年,杨树锋获得“浙江大学竺可桢奖”,他获奖第二天就捐出了全部奖金。

  杨树锋表示,未来他将继续坚持自己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不会因获评院士而有变化。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3 耕耘地质学 质朴如岩石 2015-12-08 4094391 2 2015年12月0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