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第一拨山茶籽油开榨——
松阴溪畔,闻香寻茶油
本报记者 施晓义
实习生 雷晓云 项捷
通讯员 李伟忠 夏洁敏
清晨5时,万籁俱寂,丽水松阴溪边的小槎村在夜色中仍然宁静祥和。突然,一个小作坊里亮起了灯光,村民刘满根点燃柴火,准备烧水。慢慢地,沸腾的水蒸气在屋顶的瓦片中氤氲开来,刘满根和妻子张金梅知道,新一天的榨山茶籽油工作从此正式开始。
大雪节气后的初冬,阳光正好,从丽水市区出发,沿着50省道一直往前开,松阴溪在阳光的照射下漾开粼粼波光。此时,位于松阳县东南部松阴溪边的小槎村,丽水第一拨山茶籽油已新鲜开榨。茶油香飘散空气中,惹人遐想。
位于村口的龙丽高速桥下,2.8万平方米的场地已被大大小小的篾席占据,目之所及,皆是或大或小的山茶籽,经过一星期阳光的洗礼,有些早已爆开出一片花朵,包裹其中的山茶籽,有些“跳”了出来。而一些含苞待放的,正静静地等待着,等待着足够的阳光,让自己绽放。
继续往村里走,沿小槎源而上,踏着簌簌作响的落叶,闭目凝神,分外享受。循着香味,我们来到了此次寻访的目的地——小槎村中唯一一家山茶籽油加工作坊。门前,3只鸭子扑腾着却也没有要走开的迹象,仿佛早已习惯陌生人的拜访。石头堆砌的墙面,老屋才有的柱子,或者随便一个木桩,无不彰显着这作坊岁月的痕迹。
在老板娘张金梅记忆里,已记不清我们是第几位寻香而来的客人了。多年来,她和丈夫刘满根经营着这家作坊,除了榨油以外,茶农们也会把榨好的油寄存一部分于此,由她代为售卖。最近寻香而来的,是福建的一位生意人,从几十米外的路边走过,说是闻到了香味,便欣然前来造访,一口气买下了100斤成品油。
刘满根今年47岁,从18岁开始榨油到现在,已有近30年的榨油史。作坊每年用一个多月的时间,为家乡父老乡亲提供榨油服务。以往,作坊一个多月时间接纳去壳山茶籽15万斤左右,榨出成品油37500斤,今年逢上小年,有以往一半,已是不错的收成。
10月,霜降来临前的第3天,是采茶籽的最佳时节。“这个时间得看好,”张金梅这样说道,靠天吃饭的人最是讲究时令安排,小槎村的人自然也不例外。
晾晒完毕后去壳,接下来便是烘干。这道程序最是讲究。没个几年的经验,可干不了这个活,柴火一旦添多,山茶籽就会生焦,影响油品;一旦添少,又不成火候;就是富有经验之人,也得守上一天一夜,不眠不休地照看。烘完之后,茶农再将山茶籽碾碎后倒进蒸桶,一个蒸桶能容纳三四百斤的茶籽碎。
上午11时许,70岁的茶农吴后松第二桶蒸桶里的茶籽碎已经上了汽。每一桶蒸桶,需要经过一个小时的蒸汽熏蒸,他今早8时40分来到作坊,此时已经等候近3个小时的时间,“上汽了就可以榨了”,说话间,他点上了一只旱烟,仿佛在庆祝即将到来的榨油一刻。去壳茶籽560斤,按照每4斤茶籽大概出一斤油的比例,今年吴后松将收获茶籽油140斤左右。
蒸完后的茶籽碎怎么榨,才是我们心中最大的疑问。只见张金梅在地上放上两个铁箍,重叠放齐,拿来一捆稻草,左手拿一小把,右手在中间使劲一扭,以铁箍圆心为点,让两端的稻草沿着圆心从四面八方铺展开按下,用两端为空的圆桶似的模型往下按压,丈夫刘满根转眼间就接走了。
而这边,在作坊帮工的小伙子蓝蓝根,早已装满一斗已蒸好的茶籽碎,等刘满根从张金梅手里接过模型,蓝蓝根就马上把这一斗的茶籽碎倒入模型中,用稻草包裹住上下两端的茶籽碎,稍作整理,便初具茶籽饼形。3人分工协作,十分和谐。
万事俱备,仿佛士兵等待战场,茶籽饼们也在等待,等待校验今年的出油量是否可观,这是一个月以来,茶农们辛勤努力的最好证明。吴后松显然没有失望,鲜榨的山茶籽油如流水般流入早已备好的油桶中。他念叨着要满了要满了,手握竹舀颤抖着,他特意舀上一勺,再缓缓倒下,他说:“你们看,很纯很净着呢。”
吴后松满意地笑了,这个老茶农知道,今年他又能吃上自家清新的茶籽油了,或许,还能送给一些贵客,还能送给自己的儿女。说话间,吴后松装油的桶已经装满了。而我们知道,同样满足的,还有老茶农这颗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