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新闻时评

“重磅承诺”的
民生和经济价值

  中国为巴黎气候大会作出“重磅承诺”,多少有先知先觉、有技术储备、敢于冲锋陷阵的企业,又将在这一波绿色浪潮中赚个盆满钵盈

“重磅承诺”的

民生和经济价值

  王玉宝

  巴黎气候变化大会正在召开。中国的责任全球瞩目。国家主席习近平重申中国国家自主贡献文件中的“重磅承诺”。强大的“中国推动力”,使得全球对大会的乐观预期空前高涨。

  仿佛是“凑热闹”。近一周,中国华北各大城市,再度陷入雾霾。截至12月1日,空气重度污染已经延续5日,北京个别监测点PM2.5一度冲击千点。中央气象台持续发布霾橙色预警。

  一方面是担当,一方面是现实。站在理想与现实的交汇点,国际社会看到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姿态。而国内公众更看到一个美好生活的希望。立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磅承诺”显然是中国绿色发展理念的自然外化,是实现对人民美好生活承诺的必然要求。

  不妨看一看中国此次所作的“重磅承诺”:203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至65%,2030年左右非化石能源比重提升到20%左右,2030年左右化石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30年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

  如果实现这一承诺,民众的呼吸之忧、饮水之忧,在今后5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内,无疑能得到有力的缓解。全面小康,无疑也获得了一份感性的、来自于公众日常生活的注脚。

  然而,民生的价值,只是一部分。在民生福祉之外,这份承诺还蕴藏着什么,减排的压力抑或转型的机遇?身处国内外经济并不亮眼的大环境中,地方政府和企业又该如何看待、如何筹谋、如何应对?

  中国为气候谈判所作的承诺,“终点”在2030年。但面对如此“重磅”目标,也为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无疑中国接下来5年就要立即行动。因此,可预见的是,一波更加雄壮的绿色发展浪潮即将到来。但对社会经济结构和大量企业而言,无疑也是一种强大的转型倒逼。今后,高能耗的项目审批将越来越难,随随便便排污将受到越来越严厉的打击。地方政府准备好了吗,企业准备好了吗?

  压力与机遇并存。粗放发展的企业面临严峻现实,但换个视角,这何尝不是一种令人兴奋的机遇?

  看一看今年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图景:今年前10个月,国内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20.69万辆,同比增长3倍,销售17.11万辆,同比增长2.9倍!试问,在国内外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在众多中小企业老板惨淡度日、大呼“在为工人打工”的今天,有几个产业能如此“逆天”?

  再看全球,今年前三季度全球清洁能源投资总额为1979亿美元,而中国再次成为冠军。去年,中国此类投资增长32%,达到895亿美元,全球第一。这实际正是绿色发展、环保倒逼的结果。

  再看浙江,“五水共治”早期的投资规划就高达4000多亿。近年来,环保产业更成为浙江力挺的万亿级产业。下一步,浙江“十三五”更有绿色发展雄图:全面消灭黑臭河和地表水劣V类,而且治水向治污泥纵深发展,由治水向治空气、土壤、道路拥堵综合推进。这又得多少真金白银的投入、多少企业的创新激荡其中?

  所以,面对中国为气候大会所作的“重磅承诺”,不应该只有民众欢呼,企业大可不必担忧。拥抱绿色浪潮,那些有先知先觉、有技术储备、敢于冲锋陷阵的企业,必将在这一波浪潮中赚个盆满钵盈!


浙江日报 新闻时评 00014 “重磅承诺”的
民生和经济价值
2015-12-04 浙江日报2015-12-0400013;浙江日报2015-12-0400012 2 2015年12月0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