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1版:美丽乡村·走读

古城墙,
诉说安城故事

  安吉 朱敏

  在安吉,适合发思古之幽情的,还有一处地方,那便是安城。繁华转眼沧桑,柳暗花明又一村,人生之无常谁能说得清呢!一块砖、一座塔、一段墙,在历史的古迹面前,我们常常会将一颗傲世的心,放到尘埃里,然后在一蔬一粥中珍视现世的幸福。这,便是人们喜欢游历古迹的原因吧?

  古西苕溪流域河床深,河面宽,水上运输繁忙。紧邻苕溪的安城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成了船舶云集和货物运输的中转站。交通运输带旺了人气,也让安城成为安吉境内一处重要集镇。到了唐朝晚期,撤故鄣并入安吉县,县址便选在安城。那一年,是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

  安城的城池外型非常像寿桃形态,因此素有“桃形桑城”之称,也称“桃城”。安城为安吉县城的简称,从唐朝晚期到清中期,安吉人以安城为中心,经营了1000余年,将安城发展成了一个市井建设布局周密的城市,有四城门、九街十八巷、十二牌坊、七十二水井的规模。

  城内街巷纵横交错,主要街道石板平铺,小巷均由卵石铺就。楼阁、亭台、花园、假山、池塘等庭院式建筑错落有致,府衙、文庙、祭坛、学宫等一应俱全,真个是人间繁华城啊!安城的城防体系也很完善,城外桑树成林,绿竹成荫,“地富丝枲,人用饶益,豪商杰贾,万里辑辏,蔚为东南大邑。”是个颇具规模的山水城市,太湖南岸著名之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浙北商贸主要集散地。

  古老的安城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城南一公里外的灵芝塔,作为古安吉县城的标志和水上运输航标,至今仍耸立于西苕溪岸边;城内的芜园,留下了艺术大师吴昌硕青年时期在家乡的踪迹;城北门外的北川桥依然承担着人们南来北往的通道;始建于元末明初的安城城墙见证了安吉在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变迁……

  然而,风风雨雨走到今天的安城,幸存下来的历史古迹已经很少了。根据文献记载,安城历史上曾遭受过7次特大的洪水冲击,城墙毁损相当严重。虽然在当时得到了及时修复,但由于选材的随意,尺寸的零乱,砌筑的参差,与初建时相去甚远,影响了城墙的整体效果。千余年的风吹雨打,墙体内填土流失严重,砖块风化剥落,杂草丛生,蛇鼠穿梭,影响了墙体的牢固。

  而动荡年代的人为破坏,对安城不啻是一场场灾难。1939年4月,日本侵略者数架飞机对安城进行了狂轰乱炸,城内所有的建筑几乎全被炸毁,废土将城面抬高,许多古迹被埋于地下,城楼、城墙也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整座城面目全非。大跃进时期,人们曾将城墙上的砖石拆下用来建水库大坝,甚至用这些材料建房盖屋,有人甚至将房屋建在城墙上,并圈养家畜、种植瓜果蔬菜、培植竹林等。上世纪七十年代修建“安泗”公路时,拆除了城墙东门,并将南门处升高,使得西门和北门严重渗水,造成城墙多处坍塌……种种的破坏,造成了安城的满目疮痍,城墙残缺不全,一处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处在风雨飘摇之中。

  安城城墙由元末明初始建至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城墙采用墙体——护城河——斗埂三重防护体系,并与开闭式城门、防水槽闸合一,这在国内同时代城墙建筑中极为罕见;城墙历经明、清及民国的多次修葺,保留了不同时期的建筑工艺,对研究建筑技术、材料演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既是古代州、县城市建筑的一处珍贵遗址,又是一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历史教科书。安城古城墙的四大城门、环城马道、护城河和两座跨护城河石桥汪婆桥与北川桥,基本完整,极为珍贵。鉴于安城城墙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近年来,省、县两级政府拨款对其进行了逐步维修,使城墙基本恢复了历史的本来面貌,已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已成为过去,如今的安城城墙虽失去了其昔日的防洪、防御之功能,但作为历史文化遗产,并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失去其存在的意义,相反,在和平年代的今天,这些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本、活力之源。

  一座城、一段墙,见证了美丽与繁华。它们是安吉历史文明的内核,是西苕溪文化璀璨的一笔。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走读 00021 古城墙,
诉说安城故事
2015-12-01 4083855 2 2015年12月0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