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

省农科院以物联网技术推动智慧农业

大棚冷暖,“电子管家”遥控

  编者按: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推进农业标准化和信息化。同时提出,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

  省农科院数字农业研究所近年来致力于开发农业环境中的物联网技术应用,使农业生产变得更加节能、高效。该院专家的目标是,让农民用上既便宜、又实用的“智慧农业”技术。

  本报记者 曾福泉 通讯员 邵敏

  省农科院专家将物联网技术引入现代农业园区,无论种满蔬菜的玻璃温室,还是成片果树的灌溉系统,都能实现远程管理和智能控制。这一“智慧农业”管理系统成为日前于衢州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生态循环农业现场交流会的一大亮点。

  在衢州市三易易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基地里,整个园区的农业生产流程均通过摄像头实现远程监控,温、光、水、肥、气等与作物生长密切相关数据也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呈现在控制室的大屏幕上。

  三易易公司总经理陈振华向参加现场会的专家们介绍,镜头中的玻璃温室里种植着金线莲,这种中草药的最适合生长温度是25摄氏度,目前监控显示温度过高。陈振华边说边拿起手机,在远程管理APP中按下“开风机”按钮发出指令。一位专家此前曾在全国多地参观过类似的远程管理系统,他对身边的人说:“可能需要50秒左右的延迟。”他的话音刚落,大家就在屏幕上看到,安装在大棚里的风机开始转动,为周边环境降温。响应时间不到5秒钟,令专家们惊叹不已。

  省农科院数字农业研究所李冬博士告诉记者,在日常运营中,园区管理者不需待在控制室里,而是随时随地都可以用智能手机APP来掌握园区中作物的情况。并且,传感器监测到的数据还可以对农业设备进行自动化管理。李冬现场展示:把湿度传感器从湿润的土壤中拿出,人为造成低湿度环境,微喷在约20秒内就作出反应,开始在“缺水”的地块喷灌。他又把温度传感器放到温水中,向系统传递“温度上升”的信息,遮阳网随即缓缓关闭,风机打开,湿帘开启。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并提出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省农科院研发的“智慧农业”管理系统就是将物联网技术用于农业生产的范例成果。

  三易易园区的智慧农业大棚里目前还种着蓝莓、芦笋等作物,果树也用上了智慧农业系统管理的灌溉设施。近年来,从嘉兴的葡萄大棚、到舟山的水产养殖,我省许多农户和农业企业都已经从这一技术中受惠。省农科院专家还把这套技术带到了青海的日光温室蔬菜大棚和新疆的红枣种植基地。

  金华武义的一家水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潘勋剑说,利用物联网技术,系统控制喷头每天凌晨3时到4时自动给50亩无花果树浇水。这样保证水分在太阳出来前就能被果树充分吸收。“无花果的产量提高了近一倍。”在杭州萧山,一家农业公司利用自动化控制设备,5分钟内可以关闭200余个葡萄大棚,在阵雨季节极大地减少损失。

  省农科院数字农业研究所徐志福副研究员说,该院专家正在使智慧农业管理系统变得更加先进。徐志福说,传统的办法一个工人最多只能管几个温室大棚,现在依靠大容量智慧农业系统,凭一台计算机就可以轻松地管几十个乃至更多大棚。通过改进网络信号的取用,系统的灵敏度更高,响应速度也更快了。

  徐志福表示,将物联网技术用于农业生产,省农科院专家们考虑得最多的是成本问题。“我们开发这套系统的目的就是让用户用得上、用得好,也让普通农户用得起。”徐志福说,“缺少农业知识背景的开发者可能会照搬工业等环境下的物联网技术,包含低效甚至无效的冗余功能。”比如,在猴头菇出菇时,要打破此前的25摄氏度恒温状态,营造高温差环境,否则就不能正常出菇。农科专家了解动植物的这些生长规律,编写的程序就非常“合身”。省农科院已研发出农业环境信息采集与大数据库、设施远程化自动化监测与控制等一系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系统,不仅更实用,价格更是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几分之一到十几分之一。

  据了解,省农科院已经建立起农业大数据工程技术中心,在现代农业地理信息系统、智慧农业管理系统、农业模型构建和农业生产预报、病虫害识别和预警等领域正陆续取得重要成果。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3 大棚冷暖,“电子管家”遥控 2015-11-25 4075841 2 2015年11月2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