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
呼唤高素质
人才
方玮晴
“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面朝黄土背朝天”……人们以往对于农民的刻板印象,今后将彻底改观。中央对于“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提法,早已引得各方关注。
在传统观念中,农民指的是“农村居民”,更多表示的是一种世代相袭的身份。而在新时期,农民应该更确切地定义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人。那么,何为“新型”,如何“职业”呢?
“新型职业农民”的提法并不是第一次提出,据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宋洪远介绍,近几年,农村的经营主体和经营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除了家庭经营以外,还有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经营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我们正是适应了这样的新变化新要求,提出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构建新型经营体系。
宋洪远指出,作为新型经营主体最基本的元素,例如农户的家庭成员、合作社的负责人、企业的经理人、专业大户的领办人等,都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守法制的高素质人才。这就是新型职业农民。
农民如果成为一种“职业”,那么势必就需要在劳动力市场上与其他职业共同竞争,吸引人才。
在过去30多年里,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伴随着农业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乡村就业人员占就业人员总数比重从1978年76.3%下降到2000年67.9%,在2013年则下降到50.4%。这么多农民离开农村奔向城市,不仅改善了自身境遇,同时也补充了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劳动力不足等问题。
那么在新形势下,如何吸引人才回流到农村,加入新型职业农民的队伍就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位在农村一线工作的基层公务人员坦言,现在主要的劳动力,特别是高学历、高素质的年轻人不愿意来到农村,原因不外乎两点。第一是多年形成的“在城市中立足才有出息的”观念,学生在城市里上学毕业后,回到农村似乎并不那么“高大上”,并不是大多数高校人才的首要选择。第二就是收入问题,农业发展了,经济效益上去了,自然才能吸引到更多的人才。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执行院长傅蔚冈则撰文指出,在现有的制度框架中,农民是作为一个身份存在,这意味着很多城市居民无法下乡做职业农民。由于农地制度的限制,他们无法从事农业生产;或者是从事了农业生产,但是由于种种因素限制使得他们无法扩大规模。
傅蔚冈认为:“职业农民最为重要的一点莫过于降低农民的准入门槛。”尽管面临许多困难,但是近几年来,粮食稳步增产,农民连年增收,农村改革成效显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农村以及农业的发展。我们在田间地头、农企车间里已经可以看到不少高素质的科技人才的身影。
李克强总理在谈到农业改革时提到,要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做好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改进农产品目标价格补贴办法。无论财政多困难,惠农政策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支农资金只能增加不能减少。种种措施显示了政府推进农业现代化改革的决心。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新型职业农民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领头羊,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一定会在“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的“三农”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