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三十年崛起“生态型”港口强区
文 / 赵会营 石全
镇海:三十年崛起“生态型”港口强区
文 / 赵会营 石全
2015年,宁波市镇海区迎来了建区30周年。
30年前,镇海只是一个百业待兴的小县城,GDP总值区区5.88亿元。1985年,镇海县撤县划区,历史揭开崭新的一页。
这一变化,撬动了镇海经济跳动的脉搏,镇海跻身全国产业战略规划布局的宏大版图,镇海炼化随之落户,带来石化、装备制造业等一系列大项目、大工程,基本形成了以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临港物流和海洋工程建筑业为特色的现代临港产业体系。
时至今日,镇海已逐渐确立了“华东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的地位;2014年,全区工业总产值达2629.67亿元。
在产业发展上,镇海从来不固步自封,而是坚持高端、高效、高辐射的发展方向。镇海筹建了清华校友创业创新基地、西电宁波研究院和产业园、中科院材料所新材料初创产业园、中欧国际应用能源创新研究院、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国家技术转移(宁波)中心等五大科技创新平台,发展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创意设计等新兴产业,放大优势细分领域的引领带动作用,经济的转型升级也正加速推进。今年,大连化物所国家技术转移(宁波)中心为巨化科技、恒河石化、浙铁江宁、天衡制药等10多家企业提供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等服务,累计实现技术交易金额2.15亿元。目前该中心已正式入驻镇海科技市场,定期开展技术咨询服务。
镇海,望海而建,倚海而立,因海繁荣。在全国海洋经济的大战略背景下,镇海调整定位,整装待发。
“海洋经济的发展,给了我们更大的舞台。”位于北欧工业园的摩林铝业像往常一样繁忙。他们正为轰动一时的“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的姊妹平台“982”设计建造直升机起降平台。“比起当年为‘981’造的,‘982’的规格更大。”运营总监石铁锋说。从2009年刚成立的500万元产值,到2014年突破1亿元,摩林铝业的飞速发展印证了镇海对海洋的渴望。今天,这里拥有全球领先的造船企业乌斯坦船舶,为海上风力发电提供核心装备的瑞格钢铁、镇明转轴,为海洋生态提供环保装备的阿特拉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正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镇海回望发展的每一个脚印,高屋建瓴地提出全面实施“生态环境整治、海洋经济发展、全域城市化、经济转型升级、文化提升发展、民生保障改善”六大战略,成为后续发展的强劲动力。
而今,镇海全力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海洋经济示范区、全域城市化示范区、创新创业示范区、文化发展示范区、和谐幸福示范区”六个示范区,基本建成现代化生态型港口强区。
生态被写入“六大战略”之首,这是镇海足以傲人的胆魄与眼光。
30年前,镇海经济社会起步,迅猛发展,环境压力日渐突出,区委、区政府与市民的生态环境意识较早觉醒,历届党委、政府都在探索如何走出一条实现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共赢之路。
上世纪80年代初,镇海就设立了环境保护监测站,这在全国也是领先的。
招宝山下,艘艘巨轮频繁出入镇海港区。镇海是全国“北煤南运”的重要中转基地和煤炭交易中心,镇海港年吞吐量达2000万吨以上,紧靠码头的居民不可避免地被无孔不入的煤尘污染困扰。“以前大风天根本不敢开窗,即便没风,一天下来家里也是一层灰,抹布一擦就变黑。”家住城东社区30余年的居民郁振伟说道。
近来,“郁振伟”们惊喜地发现,空气中的煤灰越来越少了。 因为今年以来,一张防尘治尘的“天罗地网”收网:煤场周边建起长达7000余米的防尘网以及智能化喷淋装置等设施,港区和煤炭市场两套粉尘自动监测设备也24小时监测着;每天进出1500辆车次的宁波港镇海港埠分公司作业区里,布下了卸、装、冲、防四道防线;镇海煤炭交易市场优化运输线路、实施防尘罩覆盖;运煤车车体进行彻底清洗、安装上人工降雨喷淋系统……最近的监测数据表明,2015年10月降尘量比2011年煤尘整治前下降87.4%。
生态功课远不止此。镇海区生态环境整治五年行动计划敲定,将投入100多亿元实施清洁空气、产业提升、节能减排、碧水绿岸、宜居城区、美丽乡村及行为创新等七大行动。
澥浦刘家河、王家门前河、正二房河……一年前,这些河道还是一些镇海居民门前的“黑臭河”,今天,“河畅、岸绿、水清、景美”的样板河道已初具雏形。“现在不臭不脏,与一年前相比,好多了。”九龙湖镇长宏村周胜自然村居民周国民这样评价现在的正二房河。全力治污的好处,群众有了实实在在的体会。
去年,镇海先后完成10条问题特别突出的市级挂牌黑臭河道整治。今年,新启动39条水环境较差河道的综合整治,并开展“清三河”达标区创建。
河流清洁的背后是岸上岸下综合治污。目前,全区已有34家重点企业在宁波市率先实行刷卡排污,总投资达1亿元的九龙湖镇紧固件集中酸洗中心项目也已投用;农业领域开展畜禽养殖综合整治,已累计关闭129家影响河道清洁的畜禽养殖场(户)。镇海污水处理厂二期3万吨/日扩建项目现已进入通水试运行,提升了全区污水处理能力。
2008年,全区成为浙江省首批省级生态区。2014年,镇海荣获国家级生态区称号,生态已成为镇海实现更大发展的捷径。
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日新月异,落在每个生活在其中的普通老百姓身上,是具体而细微的。而这恰又是30年巨变最为生动的脸谱。
30年,城繁华,路通达
文 / 赵会营 石全
“30年前,镇海城区老街周边田地一片;今天,高楼林立,现代化居住区呈现在眼前。”居住在庄市街道老街50年之久的居民庄康民说起30年变化,感慨万千。
老街周围变化翻天覆地,是城市框架形成、发展中的一个剪影。今年,镇海区紧抓“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机遇,在构建城市发展大框架路上奋力前行。246平方公里东海之滨小城,至今已向着一座既体现商帮财智文化内涵,又体现江南水乡特色的集商贸商务、教育科研、行政文化、现代居住为一体的综合性新城区目标逼近。
106亿元、250.9亿元、367.2亿元、422.2亿元……2012年至今年8月,镇海全域城市化累计投资持续攀升。数字,是成绩,更是动力。
宁镇公路是省内最高规格公路,从此,镇海拉近了与宁波市中心的距离。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的开通,意味着镇海居民1小时来回市中心,成为现实。截至目前,全区新建、改建骨干道路64.85公里,道路里程达634.8公里,道路密度达每百平方公里230公里。相继实现绕城高速镇海段、甬舟高速、329国道镇海段、镇海大道、九龙大道等路网建设,形成“八横七纵”路网,融入沪杭甬2小时交通圈,道路网的推进使镇海区从交通末梢一跃成为宁波市—长三角南翼“一环六射”交通枢纽节点。
现代化交通网形成,城市筋脉通络,镇海区城市发展开始向扩容提质,提出“三带三组团”空间发展结构。目前,新城核心区、休闲大本营和宁波植物园三大板块已全部开工建设,全区以组团形式发展推进全域城市化,一个总体布局合理、功能特点鲜明、生态环境优美的综合性城市发展框架全面拉开。
30年,住新房,有社保
文 / 赵会营 石全
最近,52岁的冯晓君心情很好。在镇海打拼多年,居然真的在这个城市扎下了根。10月12日,她刚刚从不到20平方米的蜗居搬到了60平方米的公租房,保障面积内租金按7.68元/平方米收取,仅为市场价的一半。
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这是普通老百姓最基本的追求和向往。30年来,围绕“住有所居”这一目标,镇海已连续近10年保质保量完成了省、市、区计划内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如今已累计完成各类保障性住房2836套,另有1152套古塘丽景四期保障性住房目前已基本竣工,102套环卫公租房已在10月“环卫工人节”前安排入住。
在综合实力实现大幅跃升的同时,人民生活也在明显改善。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内容形式更丰富,水准要求更高,利益诉求更强烈,追求体面、尊严和高质量生活,已经成为全区人民的强烈呼声和价值追求。镇海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持续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看住房,越来越多的农民住进宽敞、明亮的楼房,散步于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现代化小区。谈教育,学校项目建设与资源优化不断扩充,各个学段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义务段教育质量继续领跑全省。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社保待遇水平不断提高,城乡社保制度并轨不断加快。目前,全区户籍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7%、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参保率分别达98.86%和98.47%,新农合筹资标准和医保待遇宁波市最高……
30年,上舞台,享文化
文 / 赵会营 石全
30多个农家壮汉扛起“千年澥浦船鼓”,鼓声雷动;农村妇女粉墨登场,小品演绎邻里亲情……这些土味十足的表演都是雄镇大舞台的作品。
雄镇大舞台是镇海区公共文化服务的“金名片”,几乎周周都有草根演出送到城市乡村的各个角落。两年来,已有500多场群众自导自演的“土戏”登台,参演百姓达到5万多人次,观众超过30万人次。“30年前,看场大戏都奢侈。现在,只要你愿意,天天都可以看上演出。”一位百姓这样说道。
镇海区专门推出了雄镇大舞台群众文化活动平台,设计了标志、主题歌,成立了工作委员会,制定了《“雄镇大舞台”演出奖励办法》,“周周有活动、月月有重点、年年有高潮”,全年安排各类演出、电影文化等多个系列的文化活动近500项。
而这只是镇海规范公共文化服务的一个缩影。日前,《镇海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规范》作为地方标准正式颁布实施,标志着该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了权威规划。“公共文化姓‘公’,群众是共建共享主体,基层是共创共建核心,出台《规范》就是要将公共文化建设纳入标准化轨道,进而形成区域文化品牌和文化特色,让老百姓进一步享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成果。”镇海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近年来,镇海大力发展公共文化设施,镇海文化艺术中心就是镇海发展史上最大的公共文化建筑,占地面积3900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9838平方米,其中图书馆6950平方米,青少年活动中心10170平方米。
一项调查可以显示镇海文化建设的成果:在宁波市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调查中,镇海位居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