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经济

作为全国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唯一试点,我省交出首张“年报”

浙江田野,厚植生态“基因”

  本报衢州11月8日电

  记者 翁杰 通讯员 高晓晓 钟秀兰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绿色发展”的重要理念,要求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在浙江大地上,有关绿色发展的探索实践早已开启。浙江人多地少,耕地面积仅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5%左右,资源浪费不得,环境更是破坏不得,绿色发展可以说是浙江农业唯一的发展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就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十多年来,浙江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在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坚实。

  2014年,农业部将浙江列为全国唯一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试点省,此后浙江先后制定加快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的意见、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等一系列意见。一年过去了,11月8日,全国生态循环农业现场会在衢州召开。一张绿色发展的新成绩单在浙江田野上徐徐展开……

  养猪也“绿色”

  畜牧业在浙江农业主导产业中曾一度居于首位,同时却又是农业主要污染源。随着“五水共治”深入推进,我省加快畜禽养殖业的转型升级,重新划定畜禽养殖禁养、限养区。截至今年9月底,全省已关停或搬迁畜禽养殖场、户7.46万家,调减生猪存栏566万头,年存量50头以上畜禽养殖场11004家。

  这些保留下来的规模养殖场,如何破解环境保护和畜禽养殖产业发展这道生态难题?为此,浙江在试点过程中,尝试将养殖业与种植业有机结合,探索出了一条畜牧业转型升级的生态循环之路。

  从畜牧企业到能源公司,再到全产业链的农业企业,这几年龙游开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角色转换,便是浙江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最早,“开启农业”是一家生猪养殖场,3万头猪的排泄物对周边环境污染不小。面对全省“五水共治”倒逼畜禽企业转型的大势,养殖场负责人朱有标开始琢磨如何一劳永逸地解决污染问题,并试着建起了废弃物资源化及沼气发电工程。未曾想,一扇生态循环农业的大门就此在朱有标眼前打开:养殖场的猪粪经过发酵产生的沼气用来发电,沼液再次发酵生产液态有机肥,沼渣则生产固态有机肥。

  为了用好这些有机肥,去年朱有标成立了龙游开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今年流转土地达5000亩,将有机肥用于生产水稻、玉米、西瓜、香瓜等农作物。看到朱有标的地里用了有机肥,作物长得好,农药化肥都用得少,周边不少大户也纷纷以每吨600元的价格来买有机肥。现在,开启公司自己养殖场的猪粪已不够用,公司每天派出16台全密闭车,到周边60多家养殖场收猪粪,一天可发电2万千瓦时。

  除了排泄物,畜禽养殖的另一大污染源便是病死畜禽。为了杜绝病死动物随意乱扔现象,浙江在全省布局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目前已建成运行36座,并在22个县(市、区)推行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与保险挂钩制度。

  在桐乡市同润现代农业科技专业合作社,一头病死生猪经过78小时蝇蛆处理,就能变成高蛋白蝇蛆和有机肥。“死亡畜禽投入生产线后,首先切割,经过4个半小时140℃以上的高温灭菌和粉碎,再添加菌种等辅料作为蝇蛆的饲料,通过微生物和蝇蛆的生物处理,最终就能收获蝇蛆和有机肥。”合作社负责人顾柏明说。

  “这是浙江省首个利用蝇蛆进行无害化处理病死畜禽的项目。”桐乡市农经局相关负责人说,蝇蛆处理这种新型的无害化处理方式,不仅零污染,而且延伸了产业链,变废为宝,年处理死亡畜禽7300吨,年产蝇蛆1800吨,产出有机肥2400吨,形成了生态循环机制。

  减肥又减药

  地越种越薄,化肥、农药越用越多。这已是不少地方农业发展共同面临的尴尬局面。浙江在全国率先探索生态循环农业,便是旨在寻找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转型发展之路。

  在诸暨市王家井镇新南村,村里1100多亩农田集成了9项绿色生产技术,由合作社统一经营,经过测土配方施肥,一亩田能减少化肥使用量3成。另外,通过应用太阳能杀虫灯、性诱剂、色板、防虫网等,种一季稻可少用农药两到三次。村党支部书记周渭兴告诉记者,农药、化肥用得少了,田里的产出却不减反增,一季晚稻均产700公斤。

  类似新南村这样的生态种植在浙江如今比比皆是,化肥、农药减量效果明显。省农业厅有关负责人介绍,仅去年,全省同比减少使用化肥3.31万吨,减少农药使用量2350吨。

  和过度使用农药、化肥一样,随意遗弃的农药包装物也是发展生态农业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为此,今年7月,《浙江省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和集中处置试行办法》印发,目前已在25个县(市、区)开展试点。

  在余杭区仁和街道普宁村,种粮大户郭金茂如今养成了一个好习惯:用完的农药包装一个也不乱丢。“这都是能卖钱的,小袋1毛,大瓶1块,谁会乱丢啊?”他说。

  郭金茂的这个习惯源于余杭区建立的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处置系统。余杭区政府拨出专项资金,依托现有的农资代售网点,在全区布点以有偿补贴方式回收废弃农药包装,统一收集并进行无害化处理。截至2014年底,余杭已回收3492万件农药瓶(袋),销毁废弃农药包装物637吨。

  生态种植,还少不了农作模式创新。眼下,一个个现代农业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少爱“折腾”的新农人发展稻鱼共养、稻蛙共养、稻鳅共养,生产方式更加绿色,农产品更加生态。富阳农户何建强便是其中之一,他让自家合作社的水稻与另一个农业合作社的青蛙“生活”在一起,营造出一个稻田生态循环系统。

  “青蛙喜欢吃田里的害虫,它的排泄物可以做水稻的肥料。”何建强说,稻蛙共生模式,稻米品质和产量都得到了明显提升,不算省下来的农药钱,单单生态稻米每公斤能多卖2元钱,100亩稻蛙共生田,净利润达120多万元。据了解,在富阳,几个农业合作社共耕一块田地的模式也已十分普遍,4800多名农民通过“农户+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联合社”抱团生产经营种养殖。

  制度保长远

  生态循环给浙江农业带来的变化,不止于生产方式焕然一新,更重要的是绿色发展的理念通过制度化地保障渐入人心。

  经过多年的探索,一年多的试点,浙江正建立和完善一整套生态循环农业制度:省人大常委会颁布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决定、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办法等法规规章;省政府制定农业废弃物处理与利用促进办法、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的意见等;组织编制生态循环农业、生态畜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至此,由30多个法规规章、政策意见、实施方案、行动计划组成,包括资金补助、考核机制综合配套的格局得以基本构建。

  切碎秸秆、翻耕还田、捡拾打捆……这几天,嘉兴市秀洲区洪合镇大桥村种粮大户金仁法的110亩晚稻田里,一台台秸秆翻耕还田设备在田间穿梭。“这台联合收割机带秸秆粉碎装置,一边收稻子一边就把秸秆切好还田了。”金仁法说,因为有了这机器,上一季的麦秆全部还田,土质变好了,产量提高了,预计他的晚稻每亩要比去年增产75公斤左右。

  老金说,正是区里的补贴政策才让他最后下决心买了这台秸秆还田机器,“要不可真不舍得花这大价钱”。今年以来,秀洲区创新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机制:对秸秆收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收贮秸秆用于发电、相关设备改装等给予补助;对利用秸秆作青贮饲料、食用菌基料、覆盖栽培示范等成效明显的主体,每个给予3万至10万元奖励;对抓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成效明显的村,按作物种植面积补助20元/亩。

  在嵊州市车架湖坂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浙江飞翼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有着5000多亩种植基地。作为当地浙商回归重点项目,该公司在创办之初就确立了生态循环的发展思路,投资1300多万元引进有机肥加工和食用菌包装废弃物处理等流水线,发展生态种植。企业负责人杜东方说,他帮助周边种养殖户解决农业废弃物处理难题的同时,也享受了丰厚的利润,公司的有机蔬菜平均每公斤售价高达40元,亩均效益6万多元,是传统种植效益的20至30倍。

  如今在浙江大地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越来越多的农业主体主动将生态循环的理念融入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以生态循环求发展空间。如今的浙江大地,生态循环农业遍地开花,已在3个设区市、41个县、市、区整建制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建立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的制度体系和长效机制。


浙江日报 经济 00009 浙江田野,厚植生态“基因” 2015-11-09 4064954 2 2015年11月0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