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有能力有智慧
解决自己的问题
张志军介绍“习马会”情况并答问记者
本报新加坡11月7日电 (特派记者 王曦煜) 11月7日下午,就在备受瞩目的两岸领导人握手之后,工作人员迅速布置会场,准备记者会。就在同一个大厅,一个小时之后,大陆记者会准时开始,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张志军向媒体介绍会面的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本报记者在现场看到,数百名记者尚未从见证历史性一刻的激动心情中平静下来,又开始抢占有利地形,迫不及待地想从发布会上了解两岸领导人会面的情况。
场地座位有限,不少记者席地而坐,掏出手机、笔记本梳理现场采访的情况。
16时多,张志军缓步走进发布会现场。他第一句话就是:“大家久等了,但是对两岸同胞来说,这一天已经等了66年,历史将会记住今天。”
随后,张志军详细介绍了两岸领导人会面的细节。记者发现,张志军格外强调此次“习马会”对“九二共识”的再确认。
1992年10月底至12月初,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在香港举行会谈,会谈后又通过数次函电往来,最终形成两岸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后被称为“九二共识”。
正因为“九二共识”,两岸才能在隔绝40多年后举行“汪辜会谈”;正因为“九二共识”,2005年国共两党领导人才能举行历史性会谈,共同发布“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正因为“九二共识”,两岸双方才能在2008年6月恢复两会制度性协商,也才有了此后的沟通交流,最终促成“习马会”。
可以说,“九二共识”成为两岸沟通交流的共同政治基础。此次由两岸领导人再确认,自然意义非凡。
在记者会上,张志军提及将开通两岸热线,以便及时沟通避免误判、处理紧急问题。首先开通的将是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的沟通热线。坐在记者边上的台湾记者感慨:两岸之间沟通交流一度很难,谁能想到如今两岸领导人会面握手,而且还开通两岸热线,真是今非昔比。
张志军还透露,习近平表示,欢迎台湾以适当方式加入亚投行。对此,一些来自台湾的记者兴奋不已。
在随后的提问环节,记者纷纷举手,气氛热烈。因为时间关系,张志军回答了3个问题。
记者发现,现场记者最关心的是此次“习马会”对未来两岸关系的短期和长期影响,这也是张志军回答的第一个问题,由新华社记者提出。他阐述了“习马会”的6点意义,表示两岸中国人完全有能力、有智慧解决好自己的问题。
不少记者关注“习马会”究竟如何促成,针对香港记者的这个问题,张志军表示,会面使用两岸领导人的身份和名义,互称“先生”。这是两岸双方协商的结果。
随后,张志军回答了台湾记者的问题,记者会结束。去年6月,张志军以国台办主任的身份首次访台,4天3夜的行程被称为倾听之旅,他一路倾听台湾民众的声音。或许,这让他对习近平总书记说的“两岸同胞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不管两岸经历过多少风雨、有过多长时间的隔绝,没有任何力量能把我们分开”更有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