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候历史这一日
——本报特派记者狮城12小时直击
本报新加坡11月7日电 (特派记者 童俊 毛传来) 66年的等待与守望,迎来了今天这一刻:11月7日下午3时,“习马会”两位主角微笑着相向而行,驻足,凝望,握手,挥手……在现场数百名中外媒体记者的共同见证下,海峡两岸和平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启了新篇章。作为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特派记者团成员,我们目睹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并全程记录了“习马会”前后的场景。
守候:
4点多赶来占位置
上午8时,离“习马会”还有7个小时,记者赶到了香格里拉大酒店。很多记者已经早早在这里守候。
尽管安检工作人员一再告知,中午12时30分才能开始进入会场,但敬业的记者同行们,还是扛着长枪短炮,执着地排着队伍,静静等待。刚到8时,队伍已经排到了安检区外,工作人员不得不拉起了隔离带,对排队的媒体记者进行疏导分流。
毕竟,两岸中国人为这一天已经等待了66年。相比较之下,这几个小时又算得了什么?
一位台湾的同行边啃干粮边说,他在凌晨4时40分就来“占位”了,没想到还是有人比自己早。
排队的间隙,记者们也都没有闲着,熟络后互相采访起来,大家都对即将举行的“习马会”充满了期待。
来自半岛电视台的记者Sohail Rahman说,“习马会”不仅是两岸媒体关注的大事,更是整个亚洲乃至世界关注的焦点,国际舆论十分期待此次会面有新的进展。他曾去过中国大陆和台湾采访,认为海峡两岸要在各个领域特别是经贸方面加强交流合作,促进两岸和平发展。
10时许,刚刚从马来西亚柔福州首府新山赶来的记者团一行13人,行色匆匆赶到位于酒店四楼的新闻中心,办理采访手续。对于此次“习马会”,他们纷纷表示“非常期待”。
“毕竟是两岸领导人66年来第一次会面,这是全球关注的焦点,我们又怎么能错过?”马来西亚星洲日报记者杨秀丽说。
“我们报纸已经连续好几天关注这件大事了。”马来西亚南洋商报记者王秉彬说,“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东南亚地区的和平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希望“习马会”能有新的突破。他还拿出了当天的自家报纸,《战火一别66年,相逢不恨晚,习马会今隆重登场》硕大的标题赫然在目。
临近中午,记者在现场偶遇台湾中天电视台女主播卢秀芳。她长期关注海峡两岸的交流合作,曾在大陆电视节目中多次亮相,为大陆观众熟知。“‘习马会’是历史性时刻,将开辟两岸和平发展的新前景。”她说,“两岸领导人直接对话机制的建立,是非常好的事情。‘习马会’是一次‘搭桥渡河’的过程,希望这个桥搭好后,能落实、巩固和推动两岸和平发展基础,继续往前走。”
“今天你忙坏了吧?”记者问。“这不大家都这样吗?起早摸黑的。” 卢秀芳脸上看不出一丝疲倦。这样的大场面,仍然给这位“久经沙场”的同行带来了不一样的兴奋感。
感慨:
血浓于水的一家人
午饭时间,现场人流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记者同行们,几乎没有人离开这里去吃午餐。一袋面包、一个汉堡或者一片三明治,就着一瓶矿泉水,大家潦草对付了早已饿得咕咕叫的肚子,继续“战斗”,仿佛不知疲倦为何物。
一些心急的记者,或坐或蹲或跪,已经开始在电脑上“噼里啪啦”码字发稿。
12时30分,安检工作开始。队伍有序地缓慢移动。记者有点激动,也有点紧张,不停地对照手机和手表的时间,心中默默地倒计时。
时间一分一秒地走过,下午2时许,几乎所有现场记者都已经赶到酒店“岛屿宴会厅”,静候这一历史时刻。
2时30分,2时45分,2时50分……现场不时有记者互相提醒着时间,一些电视台记者已经开始倒计时连线的直播。
倒计时5分钟、3分钟、2分钟、1分钟……下午3时,“习马会”两位主角准时登场,现场快门声响成一片。“习先生”和“马先生”相向而行,直到两只手紧紧握在一起。
两位领导人一边握着手,一边同时向媒体点头微笑致意。“挥一下手好吗?”不知谁喊了一声,在记者们的热情要求下,习近平和马英九笑着向大家挥手。现场又是闪光灯与快门声连成一片。
80秒,凝聚了66年的光阴,短暂而漫长。现场的记者铆足了劲,摄像机、相机、手机各显神通,记录下这历史瞬间。
接下来是双方的闭门会谈,场外的记者们来不及松口气,纷纷打开电脑和智能手机,继续干活。
记者走到酒店大堂休息时,碰到了一位老乡——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被称为“两岸民间架桥使者”的这位老艺术家激动地告诉记者,大陆和台湾同根同源,本来就是一家人。两岸不通则痛,痛了才知通的重要性,这就是血浓于水。“‘习马会’后,兄弟更加和睦,两岸间的文化交流将更加通畅。”
祖籍湖北的谢成钢和盛飞,各自带着夫人在酒店守候了一天。记者碰到他们的时候,他们挥舞着小国旗,脸上洋溢着喜悦。“终于等到这一刻了!”谢成钢说,大陆和台湾就像两兄弟,今天闭门谈自家事,以后会更好地一起往前走。
这时,记者收到了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大陆留学生宋思颖的微信:在这里上学,班上也有很多台湾同学,我们总是相处得特别愉快,大家一起做课题,一起讨论,完成报告。意见不统一时我们也从不争吵,而是一起想办法,找到一个更好的方法解决问题。我想我们课堂上的友好关系就是大陆和台湾兄弟情谊的一个缩影吧。我们虽然只是学生,但也十分愿意为两岸的交流作一份贡献。
期待:
携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下午4时11分,记者吹风会开始。“66年没有见面,看来双方都有太多心里话说不完。”现场一位记者打趣道。
由于时间所限,一到提问时间,现场就有上百只手齐刷刷举起,希望能够得到一个提问机会。当然,多数人还得继续再举一次手。一个多小时里,现场气氛持续地热烈着。
发布会结束后,很多记者还不愿意离开现场,纷纷留影纪念。
凤凰卫视著名评论员石齐平见证过1993年“汪辜会谈”,这次又现场见证“习马会”,心情自然不一般。同样是在新加坡,同样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性时刻。“这一次,‘习马会’开启了一个全新阶段,可以说是一个‘新纪元’开始了。”
新加坡知名华商黄山忠先生说,新加坡的华商和海峡两岸的商界关系都很密切。现在两岸要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真是越看越安心!作为海外华商的一分子,也要为这件大事尽一份绵薄之力。”
新加坡浙商协会秘书长张能感慨万千。“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件大事,不管走到哪里,我们都有一颗中国心。浙商协会不仅要把新老浙商团结起来,推动浙商在当地的发展,还要联合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海外浙商,回报生我养我的祖国。”
夜幕逐渐降临。晚上8时,新加坡的街头,华灯初上。街头巷尾的人们还在回味着刚刚发生在这块土地上的历史一刻。正如“习先生”说的,今天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日子,两岸领导人见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历史将会记住今天。
“‘习马会’是顺应天时、地利尤其人和的历史时刻。”马来西亚总理前政治秘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际研究院高级研究学者胡逸山告诉记者,两岸领导人有勇气走出这一步,放下分歧、搁置争议,面对面坐到一起,这是非常不容易的,真正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会面。“可以预见,‘习马会’为两岸进一步和平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这一步后,我们也在期待第二步、第三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