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美丽乡村·望乡

洋坑茶灯戏走进校园觅传人——

古戏新唱,声腔渐隆

  本报见习记者 吕苏娟

  区委报道组 胡小飞 郑星星

  “正月采茶是新年,今年小姐点茶园,点得茶园十二亩,当官劝姐还茶钱……”如今,每逢周三,衢州市衢江区实验小学4楼的活动室内便会传来一阵阵悠扬的戏曲声。孩子们正在排练的,是一度面临失传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衢江洋坑村茶灯戏。

  洋坑茶灯戏,既是宋代茶文化流传至今的活标本,也是民间歌舞向民间小戏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形态。它大多反映民众生活,有着浓厚的地方色彩和人情味,舞蹈动作一般是以模拟采茶劳动中的动作为主,多为喜剧、闹剧,富于乡土气息,深受民众喜爱。

  如今,它正在一群戏剧爱好者的努力下,从乡村戏台走入菁菁校园,吸引着更多新生力量的加入。流传百年的古老戏剧形式,在这略显稚气的演绎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茶与戏的幸福碰撞

  双脚迈开,身体前倾,手形似波浪,伸出、轻捡、收回……活动室中,14名年龄在10岁上下的小姑娘呈“八”字排开,一面作“采茶”状一面唱歌,好似一个个茶中精灵,飞舞于田园间。

  茶灯戏演出不同于长袖善舞,更似短波涟漪。表演中,孩子们细嫩白皙的双手带动着身体舞动,伴随着口中欢快的音乐,让幸福欢乐的气氛洋溢在整间活动室。

  “能被选中出演茶灯戏,真的好幸运!”衢江区实验小学3年级学生余思琦说,家中老人一直有看茶灯戏的传统,几个月前,听说学校要招茶灯戏演员的消息后,她马上就报名了。经过层层筛选后,她与其余13个小伙伴一起脱颖而出,成为衢江区实验小学首批茶灯戏演员。

  洋坑村地处衢江区举村乡海拔750余米的山区,低山丘陵密布,以出产手工揉制的高山云雾茶闻名。收获时节,茶农们在忙碌一整天后,总是习惯从自家搬上一条小板凳,聚集到广场前,喝喝茶,话话丰收,唠唠家常。当相聚的欢乐已不再仅止于言语时,戏曲的出现,为溢满胸口的幸福找到了“出口”。品茶、赏戏、庆祝、期盼,就这样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茶灯戏。

  据洋坑村朱姓家谱记载,洋坑村的茶灯戏,最早是由朱熹后人于清朝顺治十五年从江西婺源传入,至今已350多年历史。“每逢冬闲、春节、庙会,四面八方的村民都会赶来,共同庆祝丰收。”洋坑村支部书记吕锡富介绍,茶灯戏最盛时,表演队伍的足迹曾遍布龙游、江山、遂昌等地,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

  至今,洋坑村还种植了300余亩茶园。绣有福、禄、寿的古老三星桌以及演出用的服装、公子帽等道具,都保留完好。2007年,洋坑村茶灯戏被确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舞与曲的巧妙融合

  推开朱氏祠堂那扇沉重的大门,今年83岁的茶灯戏传承人吕大兴仿佛又回到了11岁那年。

  上妆,换衣,戴帽,一副小大人模样。待勾筒、唢呐、锣、鼓、钹和笛子等各路人马集合完毕,演出队伍出发前往农家,进行“上灯”,唱一曲茶灯戏,打个叉意寓“恭喜发财”。然后,队伍回到戏台,锣鼓响起,福、禄、寿三星上演“小八仙”,讨个彩头,各村村长将准备好的红包送上台后,演出才正式开始。

  “家住举村洋坑,年年整修茶山,没说生意虽小……”吕大兴手拿扇子,从舞台右边缓步走来。舞台左边,一个同龄的小姑娘手拿篮子,和着节拍,踩着舞步走来,两人一唱一和,小大人模样的表演甚是喜人。

  那是吕大兴第一次登台,而这一登就是几十年。在洋坑村,茶灯戏的表演通常为1男1女,或1男2女,多以小孩为主,大型歌舞剧较少。其音乐唱腔属于曲牌体,以茶腔和灯腔为主,兼有路腔和杂调,俗称“三腔一调”。吕大兴已经记不清自己是第几代传人了,只知道前人们的脚步曾经踏穿始建于明朝末年的朱氏祠堂,留下了深深浅浅的“坑”。

  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唱戏的人越来越老,越来越少,吕大兴的心也越来越凉了。2007年,当10位农村妇女上门请求拜师时,吕大兴简直欣喜若狂。他暗自庆幸,茶灯戏没有断在自己手上。

  唱戏,需要剧本。吕大兴和村里的另两位最为年长的传承人一起,仅用半个月时间,就写出了《开茶园》剧本。之后,《卖花线》、《走广东》、《黄婆骂鸡》等12个剧本也陆续“出炉”。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洋坑村的茶灯戏渐渐“复活”了。

  新与旧的代代传承

  同为洋坑村村民的汪珍花是吕大兴的传人,接棒时已年近40。

  当村民生活日渐殷实,开始热切盼望精神生活的富裕时,汪珍花等10人自发组成表演队伍,向吕大兴拜师学艺。每天吃完早饭后,她们就聚集在朱氏祠堂前,背剧本、学表演、对戏,整整130个日夜,终于让茶灯戏融入了她们的“血液”。

  四面八方的人开始再次蜂拥而至,赏戏聊情忆往昔。一场接着一场的表演,让汪珍花充满成就感。但2009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却让她看到了“隐患”。

  大病初愈的汪珍花,记忆大不如前,而他们这一批的传人,也都纷纷步入中年。今后的表演路还有多长,无人知晓答案。她开始意识到,民间艺术的传承,是一项永续的工作,需要更多年轻人来参与。

  为此,汪珍花开始积极联系乡里的举村小学,以学生为对象,积极培养接班人。洋坑村政府也介入其中,为孩子们准备场地,配置戏服,并组织他们外出表演。在汪珍花的细心培养下,仅半个月时间,10名孩子就顺利出师了。

  去年,汪珍花携孩子们一起参加了第九届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暨2014年“浙江好腔调”传统戏剧展演,获颁为“浙江好腔调”,赢得了满堂彩。今年,在举村小学合并至衢江区实验小学后,更多的孩子参与了进来,汪珍花等人也开始定期教导孩子。

  除了孩子,汪珍花也教导大人。因为经常到龙游表演,当地很多人都认识汪珍花,也纷纷请求拜师。为此,汪珍花特意抽出了一个月的时间,为龙游溪口毛连岭培养了10个“接班人”,现在,这些接班人已在当地小有名气,经常获邀在当地进行表演。

  流水洗不尽粉墨铅华,铅华盖不住苍劲声腔。茶灯戏正日渐隆盛。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望乡 00020 古戏新唱,声腔渐隆 2015-11-03 浙江日报2015-11-0300011 2 2015年11月03日 星期二